
1.1.2 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要求数字经济更快发展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但2020年5月国际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推出的报告《快进中国:新冠肺炎疫情如何加快五大经济趋势》却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最大的变化是“数字化——数字化工具越来越普及,从B2C延伸到B2B领域”。麦肯锡公司敏锐地察觉到新冠肺炎疫情按下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加速键。
数字经济的定义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中给出了数字经济的完整定义:“数字经济,是指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量,以现代化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经济社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研究,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总量已达39.2万亿元,占当年GDP的比重已高达38.6%。我国数字经济的增速一直是当年GDP增速的2倍以上。从世界范围来看,数字经济也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经济主流。统计数据显示,美国、英国、德国的数字经济比重甚至超过了GDP的60%。
数字经济“四化模型”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中进一步把数字经济分为四部分,分别是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和数据价值化。
(1)数字产业化:为数字经济提供数字技术、装备和基础设施,包括基础电信、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及服务、互联网四个细分行业,基本上属于原来“信息产业”所涵盖的内容。
(2)产业数字化:应用“数字产业化”提供的数字技术、装备和基础设施,改造传统经济的三大门类,即第一产业农牧业、第二产业制造业、第三产业服务业。这是数字经济的重头戏,也是数字经济想象空间最大的部分。目前,这部分的发展非常迅猛,第三产业中数字经济的渗透率已经达到了40.7%,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中数字经济的渗透率也提高得很快。
(3)数字化治理:即各级政府利用数字技术,提高社会治理和服务的效率及效果,降低社会治理和服务的各项成本。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不断推广“循数治理”的理念,大力推进数字化,在提高治理效能和服务效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数字化治理的建设热点主要集中在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两个领域,这两个领域的超级巨单也是频频出现。
(4)数据价值化:着重解决如何实现数据价值回报的问题,这也是数字经济中最有魅力的地方。实体资产经数字化后会产生“数据资产”,“数据资产”拥有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变现。当然,变现的方法和途径必须合法。
【案例1-1:数据价值化】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全国各地迅速使用健康码进行防疫管理。但由于各地各自开发本地健康码管理系统,出现了万“码”奔腾的混乱局面。为了加强疫情管控,方便全省居民出行,南方某省卫健委与本省一家电信运营商合作,建设并运营维护全省统一的个人健康码管理平台。该平台为全省卫生防疫部门有效管控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方便了全省居民的工作、生活和出行。同时,系统承建商——该省某电信运营商在拓展政企业务时发现,很多政企客户也有数字化防疫的迫切需求。在征得省卫健委同意后,该电信运营商开发了全省统一个人健康码平台的API接口,政企客户数字化系统通过API接口对接该平台,通过系统后台程序就可以实时查验本单位员工、顾客、合作伙伴员工等人员的健康码状况。这大大提高了实际防疫工作中查验健康码环节的效率和准确率,得到了政企客户的好评。该电信运营商也凭借这一独特的产品,赢得了不少政企客户的ICT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