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邻避问题的提出及主要影响因素
1.1 邻避事件的兴起
近年来,因危险设施选址问题而形成的邻避型群体性事件呈现高发趋势,邻避冲突愈演愈烈,发生数量不断增多,抗争范围不断扩大,冲突矛盾不断升级,已成为我国公共冲突治理的一大难题。邻避冲突,又称“不要在我家后院”(Not-in-my-backyard,简称NIMBY),是指地方民众由于担心邻避设施(NIMBY facilities,如垃圾焚烧厂、变电站等)建设所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而进行的反对行为(Dear,1992),如垃圾场、污水处理厂、殡仪馆、精神病院、PX厂、PC厂、电厂等,可能对周边居民自身健康、居住环境和自有资产价值等带来负面影响,从而产生嫌恶情绪,并发起的强烈的、坚决的、高度情绪化的社会反抗行为。这些项目都是与居民意愿相悖的,有时也被称为LULU(Locally Unwanted Land Use)。其发生率和激化率是评判地方政府管理能力与水平的重要指标(赵定东,谢攀科,2015)。
邻避冲突不仅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而且对于我国政府的治理能力构成极大挑战。邻避事件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从积极方面来看,有助于倒逼政府严格环境监管程序和信息公开,推动环境法治建设;但是,如果处理不当,则会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削弱政府的执政能力,影响公共服务的供给,甚至引发新的社会矛盾(李佐军、陈健鹏、杜倩倩,2016)。
邻避事件缘起于19世纪的美国,一名纽约曼哈顿区的女士将房子临时借用给有犯罪经历的人以保护他们,然而此举遭到了周围邻居的反对,该女士发起了反对运动以作斗争。邻避事件形成一定规模是在19世纪70年代中期,由垃圾处理设施选址引发的一系列邻避冲突在美国愈发增多。由于担心居住环境、生活品质、生活安全甚至是房屋价值受到影响,居民们反对政府或者开发商在自家附近兴建垃圾填埋场、焚化炉、机场、监狱、收容所、精神康复中心、戒毒服务中心等。公共房屋甚至也成为备受争议的对象。尽管大家都认为邻避设施对城市发展不可或缺,却希望能够远离自己,落址它处。这种观念,一度成为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大众政治哲学”。用《纽约时报》的话来说,那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邻避时代”。同时期,有关核废料的储存选址问题,在英国、瑞典、荷兰等欧洲国家逐渐成为公众议题,并不同程度地受到了选址地方的邻避抗议和更广义的环境运动的挑战。进入20世纪90年代,邻避事件开始在日本、韩国、我国台湾地区等各地出现(娄胜华、姜姗姗,2012)。
在我国,随着近十年来城市化进程加速和公民权利意识的兴起,邻避冲突也正在成为一个突出现象,备受关注的有云南怒江水电站项目、厦门PX事件、北京和广州建立垃圾焚烧厂项目以及大连PX项目等。集体抗议常常发生在这些由居民邻里发起和参与的、以环境公平为诉求的非政治性的日常生活领域,构成当前中国社会领域突发事件的经常形式。
可见,由选址问题引发的邻避事件并非一个转瞬即逝的地方现象,它在世界各地频繁发生,成为越来越普遍的城市冲突形式之一。中国式的邻避事件由于受到社会文化、民族特征、政治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除了具有邻避事件普遍的特征之外,还具有自身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