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钟情故土,勇攀精神高地——散文集《乌鸦锅庄》序
彭晓玲
初识春林时,是在一个春意盎然的春天,但见他如玉树临风,言谈举止率性磊落,那个春天因此更为生动饱满。我知道,春林极富才情,又极爱文字,诗歌、散文、小说乃至评论,都写得恣意汪洋,独具个性,笔力老辣。
春林多年来一直执着地写着,并且一直很勤奋地写着。他那么年轻,却有《白虎郢都》《活火》等10多部作品出版,真是后生可畏。文字带给他的是对生活清醒的认识和灵魂的慰藉,是一种触摸生命的悲凉与疼痛。这个社会过于喧嚣与浮躁,在某些时候更是极具蛊惑力,想要静心地坚守自己的理想,其实不易。但或许正是从锅庄那样的穷乡僻壤走了出来,从而涌生出一种洞明世事的力量,这种力量令春林如此从容与淡定。
因我自己主要写散文,也曾认真读过他即将出版的《乌鸦锅庄》,下面就主要谈谈我对他散文创作的认识吧:
春林的散文以乡村散文为主,我认为他散文最大的特色便是独具匠心,视角独特,质朴感人。
一是抓住人物命运来写。文学就是人学,春林深谙这一点,写散文总是抓住人物来写,写出了人物个性及人物命运,这点是很难得的。
正如沈从文的湘西系列小说写故乡人的生活状况,写普通人物的人性,这种种人性,都是为了将人性的闪光部分展现在人们面前。“闪光”不等于完美,而是表示其“特殊”,或可赞美,或可批判,或可拯救,或可给人启示。春林的《乌鸦锅庄》写了众多锅庄人,着眼于普通人物的人性来写,不同人性从不同的人物身上折射出来,人物形象摇曳多姿,个性鲜明,各具风采。最为难得的是,春林在写人物时,并不是一味赞美,而是用睿智的目光,写出了故乡的芸芸众生,以小社会来折射大社会的共性、时代发展的共性。由此,故乡锅庄人的共同命运也呼之欲出:故乡锅庄在一步步沉沦,锅庄人生活在尴尬之中,无法回头,回头故乡已面目模糊;前行呢,却是未知的命运在等候。从这点来说,这未尝不是众多乡村人物命运的缩影。
二是用一种特别的方式书写乡愁。写乡村散文,势必要写到乡愁,春林的乡村散文散发着浓郁于故乡的怀想与牵挂、担忧。他以人物为中心,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写出了锅庄人的悲欢离合,写出了锅庄人的无奈命运,写锅庄人的艰难抗争,更写锅庄人外出打拼,却落得满身伤痕。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下,偏远的锅庄即将走到历史的尽头,但在锅庄发生过的一切让锅庄人,让所有人如此刻骨铭心,这也许就是春林书写的终极目的。
离开故乡的人,总是怀想故乡。柳宗元曾写道:“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读着春林的散文,我真切地感受到,他依然热爱那片偏僻而贫穷的土地。他从锅庄走出来,能直面锅庄的落后与愚昧,直接地谴责其间的世态炎凉。也就是说,他以批判的眼光来抒写故乡。在他笔下,故乡并不是永远那么美好,他也没有一味地赞美故乡。恨铁不成钢的谴责里其实是饱含一种深情——于故乡的怀念、于故乡的包容、于故乡的热爱。
有人说,以鲁迅为代表的乡土文学写出了农村的闭塞落后,意在揭出病痛,引起疗救者的注意。我想,春林努力描写锅庄特定的生活和世态,与当前众多抒写田园如世外桃源般的文字来说,更有开拓与批判精神,或者说,是新的革命精神。
三是质朴感人的文字。春林的文字,大多是信手拈来,自然而然。他的文字如粒粒在乡间随便可见的小石子,粗粝而率性,或许依然棱角分明,或许已然圆润,皆洋溢着质朴的气息。此种率性、不事雕琢的风格,同样感人至深。当那些文字涌入你的心坎,便会敲击着你给你一种特殊的痛感,为他文字里的人物及世态而痛。
我相信,春林在今后文学的道路上,一定会走得更远更稳,因为他良好的天分,因为他的坚守与勤奋,因为他对这个世界的悲悯,更因为他从锅庄走出来时携带着一种力量。
祝福春林从故乡出发,坚持自己的创作特色,往深处开掘,多出精品!
作者简介:彭晓玲,湖南浏阳人。浏阳谭嗣同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十四届高研班学员,湖南省作协全委会委员,湖南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湖南散文学会副会长、东莞文学艺术院签约作家、浏阳市文联副主席。曾出版散文集《红石头的舞蹈》《挂在城市上空的忧伤》《苍茫潇湘》,长篇纪事《空巢:乡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启示》,长篇小说《谭嗣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