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氏中医皮肤病性病效方图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节 甲癣

概述

甲癣,常因红色毛癣菌感染引起。甲癣病变始于甲远端、侧缘或甲褶部,表现为甲颜色和形态异常。指趾甲均可发病。皮肤癣菌感染灶炎症明显时发病,并随炎症消退而消退。甲癣有两种类型:一种表现为白甲,常先从甲根开始,甲板表面出现小白点,逐渐扩大,致甲板变软下陷。另一种损害先从甲游离缘和侧壁开始,使甲板出现小凹陷或甲横沟,逐渐发展至甲板增厚,变脆呈褐色。甲板表面粗糙凹凸不平无光泽。

病因病机

中医学称甲癣为“灰指甲”。此病多由手、足癣日久蔓延,导致血不荣爪而成。

临床表现

1.起病缓慢,皮损呈多形性,常对称分布。

2.初起甲旁发痒,继则指(趾)甲出现高低不平,逐渐增厚或蛀空而残缺不全;最后指(趾)甲变形,失去光泽而呈灰白色。有以下3种不同表现:①增厚型,甲缘增厚渐至整个指(趾)甲肥厚、高低不平;②萎缩型,甲板萎缩色白,甲板翘起,其下蛀空;③破损型,甲板部分增厚,边缘破损,略带草绿色,少数甲沟红肿,甲板高低不平。轻者仅有1~2个指(趾)甲受损,重者所有指(趾)甲皆可累及。一般无痛痒感,但指(趾)甲过厚,也可引起疼痛。

3.实验室检查:皮损真菌检查阳性;皮肤癣菌素试验阳性。

治疗经验

(一)中医内治法

1.血燥失养证

[症状] 手指、足趾甲板色泽不荣,增厚或翘起或呈蜂窝状。舌淡,少苔,脉细。

[治法] 养血润燥。

[方药] 四物汤加减:当归、川芎、熟地黄、白芍、蝉蜕、蛇床子、地肤子、白蒺藜各12g,何首乌15g,生甘草6g。

2.湿热蕴结证

[症状] 手指、足趾色泽不良,甲远端见黄白斑点,渐扩展至全甲,甲板变脆增厚,或甲板翘起,其下蛀空,或甲板色红,甲沟有脓疱红肿瘙痒刺痛。舌红,苔薄腻,脉滑数。

[治法] 清热利湿。

[方药] 萆薢渗湿汤加减:萆薢、黄柏、连翘、地肤子、蛇床子各15g,生薏苡仁、赤芍、泽泻、牡丹皮各20g,甘草6g。

(二)中医外治法

1.用刀片削刮除尽灰甲角质,用牛黄皮炎灵外涂患甲,每日2次。

2.白鲜皮30g,地肤子30g,蛇床子30g,百部15g,苦参20g,蝉蜕15g,冰片3g。煎水500mL,泡洗患甲。

3.外用白醋浸泡患甲,每次30分钟,每日2次。

4.白凤仙花、皂角刺、花椒各30g,白醋200mL浸泡7天,外用泡手、足甲癣,每晚临睡前泡20分钟,连续治疗7天。

5.土槿皮、大枫子各100g,上药打碎,用陈醋250mL浸泡1周后,外涂患甲,每日2次。

6.木槿皮100g,冰醋酸50mL,加纯净水50mL,上药浸泡1周后外涂患甲,每日2次。

防护措施

1.注意及时治疗,消灭传染源。

2.不共用浴盆、脚盆、脸盆等生活用品。

病案与图谱

患者,男,61岁。双手指甲及双足趾甲灰白增厚,变松变脆2年。患处无痛痒,面色不华(有贫血史),饮食、二便如常,舌淡红,苔白,脉沉细。检查:右手中指及小指甲前端甲板粗糙增厚,凹凸不平形成裂纹;双足十趾甲呈灰黄色,甲层肥厚无光泽,刮之松脆易落碎屑。实验室检查:病甲碎屑镜检发现菌丝。西医诊断:甲癣;中医诊断:灰指甲(血虚失养证)。治法:补血养甲。予以四物汤加减:当归、熟地黄、白芍、何首乌各15g,阿胶、白鲜皮、蛇床子、地肤子、白蒺藜各10g,川芎、生甘草各6g。7剂,水煎内服。外治法:①用刀片削刮除尽灰甲角质,予牛黄皮炎灵外涂患甲,每日2次。②外用药棉浸9%白醋敷包患甲,每日1次。治疗3个月以后,手指、足趾均逐渐长出新甲。图2-9~图2-12为本案患者手部、足部甲癣治疗前后的图谱。

◆图2-9 手部甲癣治疗前

◆图2-10 手部甲癣治愈后

◆图2-11 足部甲癣治疗前

◆图2-12 足部甲癣治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