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氏中医皮肤病性病效方图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节 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

一、寻常疣

概述

寻常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2、4、7型)所引起的表皮良性赘生物;为2~10mm半球形丘疹,表面角化粗糙,坚硬,呈灰黄、污黄或污褐色;呈乳头瘤样增生。主要病理组织学改变为皮肤角化过度及角化不全,棘层上部及颗粒层细胞有空泡化。

病因病机

中医学称寻常疣为“千日疮”。其是由于风热毒邪搏于肌肤,引起气血凝滞,筋脉失养,肝虚血燥,血不养筋,筋气不荣所成。也有因外伤染毒而引起。

临床表现

1.多见于儿童和青年。

2.好发于手背、手指,亦可见于头面部。生于头皮、手指或足趾间者,或多个堆在一起,尖端呈角质状,称指状疣;生于足跖或足跖间者,表面粗糙,中央稍凹,外固有稍带黄色高起角质环,称跖疣;生于眼睑、颈项者,呈褐色细软突起,并不断增生,称丝状疣。局部皮损为隆起赘生物,小如粟米,大如黄豆,突出表面,色呈灰白或污黄,表面蓬松枯槁,状如花蕊,少则一二处,多则数十处,有时可呈群聚状。有的生在指甲边缘者,可向甲下蔓延,增大时可将指甲顶起。大多数无自觉症状,用两手指轻挤之则有疼痛,碰撞或摩擦后易于出血。

3.本病原发母疣治疗后,其周围继发的子疣可自行消失或脱落。发于头皮的损害为单个或多个堆在一起的呈指状突起,尖端呈角质样,常因搔抓、梳头破伤而易出血。

治疗经验

(一)中医内治法

1.肝经郁热证

[症状] 皮疹初起,疣体较小,大便干结,心烦胁痛,口干口苦。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 清肝泻火,活血消疣。

[方药] 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栀子、黄芩、泽泻、木通、柴胡各10g,生地黄、大青叶各12g,甘草6g。

2.气滞血瘀证

[症状] 皮疹日久,疣体较大,数目较多,表面粗糙灰暗,质硬坚固。舌红或暗红,有瘀点或瘀斑,苔白,脉弦或涩。

[治法] 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方药] 桃红四物汤加减:红花3g,桃仁、当归、川芎、生地黄、赤芍、板蓝根各10g,甘草6g。

(二)中医外治法

1.挑刺法。用消毒针将疣顶端挑破,清理干净内容物,然后用牛黄晶点涂患处,1次即愈。寻常疣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治疗中避免对皮肤的摩擦和撞击,防止出血与继发感染。

2.取木贼草、香附、生牡蛎、露蜂房各20g,煎水1000mL擦洗患处,每次30分钟,每日1次。

3.青黛6g,冰片3g,硼砂5g,海螵蛸6g,鸦胆子15粒,共研细粉,每次取0.5g药粉调陈醋敷于患处,每日1次。

4.清凉油外涂患处,每日1~2次。

5.鼠妇虫5只,捣烂敷患处,每日1次。

防护措施

1.防止外伤,体力劳动者或易受伤工作群体,应注意劳动保护,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2.局部忌涂含激素的霜剂或软膏。

3.皮疹区避免搔抓,以防传染。

病案与图谱

患者,女,16岁。左足背部生长多个丘疹半年,丘疹不断长大、增多,无痛痒感。饮食、二便正常。月经来迟、色黑,舌暗红有瘀点,脉弦涩。检查:左足背部有10几个绿豆至花生大小半球形丘疹,质硬,表面光滑呈肤色,轻压痛。根据外观及症状表现,基本可以确诊(未做病理切片)。西医诊断:寻常疣;中医诊断:千日疮(气滞血瘀证)。治法: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予以桃红四物汤加减:红花3g,桃仁、当归、川芎、生地黄、赤芍、板蓝根各10g,甘草6g。4剂,水煎内服。外治法:小个疣体用消毒针将疣体顶端挑破,然后用牛黄晶点涂患处,直至局部变白。然后外涂牛黄灭疣灵膏。大个疣体须先用消毒刀片切除上层疣体,并快速点涂牛黄晶,凝固血管防止出血。3天后患处结痂,2周后结痂脱落,留有淡色印痕,4个月后患处皮肤平整光滑无留痕。图1-9、图1-10为本案患者治疗前后的图谱。

◆图1-9 寻常疣治疗前

◆图1-10 寻常疣治愈后

二、扁平疣

概述

扁平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与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失调相关。传播途径主要是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好发于颜面、手背等处。

病因病机

扁平疣,中医学称之为“扁瘊”。此病多因人体正气虚损,气血失和,腠理不密,邪毒之气感染所致;或肝胆郁热,筋气不荣,热毒之邪搏于肌肤而成。

临床表现

1.多见于青年人,尤以青春期前后的女性多见。

2.好发于颜面部和手背。

3.皮损为表面光滑的扁平丘疹,如针头、米粒至黄豆大小,呈淡红、褐色或正常皮肤颜色。数目很多,散在分布或簇聚成群,有的互相融合,有时由于搔抓,新的损害沿着表皮剥蚀处发生,形成一串。一般无自觉症状,成批出现时偶有瘙痒感,有时皮疹可自行消失,但易复发。

治疗经验

(一)中医内治法

1.肝气郁结证

[症状] 疣体初发,数目较少,呈浅褐色或灰褐色,微痒,伴咽干心烦,便结尿黄。舌淡红,苔薄黄,脉弦。

[治法] 疏肝解郁,清热解毒。

[方药] 丹栀逍遥散加减:柴胡、枳壳、白芍、郁金、栀子、牡丹皮、青皮、野菊花、大青叶、板蓝根、薏苡仁各10g,甘草6g。

2.正虚邪盛证

[症状] 皮疹数目较多,病程长,或微痒,伴气短乏力,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 扶正祛邪,清热解毒。

[方药] 四君子汤合金银花败毒汤加减:黄芪、白术、茯苓、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大青叶、土茯苓、板蓝根、薏苡仁各10g,甘草6g。

(二)中医外治法

1.治疣牛黄晶:牛黄、当归、牡丹皮、血竭、川芎、赤芍、活血藤各10g。将诸药研极细粉,用白醋浸泡2周,过滤去渣或煎熬浓缩取汁,制成外用药液。用法:患处局部以75%酒精消毒,左手拇指与食指中指绷紧患处皮肤,右手持特制治疗棒,沾少许药物多次点涂于扁平疣体上,可见疣体逐渐缩小枯萎,直至整颗扁平疣消失变平。大约3天结薄痂,2周左右扁平疣处掉痂,全程皮肤无创伤出血。治疗时间为3天~3个月不等,患处皮肤突然发红发痒,局部肿胀,二三日后扁平疣处皮肤变得平整光滑,暂时性色素沉着也迅速退去,恢复正常肤色。

2.鼠妇虫数个,洗净碾汁,外涂患处,每日1次。

3.清凉油外涂扁平疣,每日早晚各1次。

4.苦参、白鲜皮、木贼、薏苡仁各50g,加水500mL,煮沸30分钟,倾出药液,再加水500mL煎煮,2次汤药混合待用。将药液加热至40℃左右,用纱布沾药液擦洗患处,直至患处发红,每2日外洗1次。

5.薄荷叶5g,木蝴蝶15g,打碎浸入75%酒精120mL中密封,1周后备用,外涂患处,每日2次。

防护措施

1.多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保持心情愉快,防止外伤,在体力劳动或易受伤的工作人群中注意劳动保护。

2.忌心情郁闷,宜开心舒畅;忌搔抓破皮,宜减少刺激;忌用激素与强刺激类药膏,药物宜平和;忌滥用激光、电灼、冷冻等创伤性治疗方法。

病案与图谱

患者,男,27岁。面部生长扁平丘疹半年,不断增多,微痒感。伴口苦,咽干,心烦,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检查:从额至两颊面部均有大片散在针头、米粒大小暗褐色扁平丘疹,质中,表面光滑。西医诊断:扁平疣;中医诊断:扁瘊(肝气郁结证)。治法:疏肝解郁,清热排毒。予以丹栀逍遥散加减:柴胡、郁金、栀子、牡丹皮、青皮、黄芩各10g,野菊花、大青叶、板蓝根各15g,甘草6g。10剂,水煎内服。配合治疣牛黄晶外治。治疗10天后,患者面部扁平疣突然出现红肿瘙痒,嘱其保持情绪稳定,此为皮肤产生抗体、向痊愈转归的表现。几日后扁平疣患处皮肤变平,色素沉着消退,恢复正常肤色。图1-11~图1-13为本案患者治疗前后的图谱。

◆图1-11 扁平疣治疗前

◆图1-12 治疗后产生抗体发红

◆图1-13 扁平疣治愈后

附:牛黄晶

蓝教授在四十余年治疗扁平疣的临床实践中研制出了疗效显著的外治中药——牛黄晶(国家发明专利号:ZL00510121058.2),介绍如下。

1.扁平疣以人体免疫功能低下的正气虚弱证居多

《素问》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观察众多扁平疣患者,发现其中不乏青少年,为什么元气旺盛的青少年也会患扁平疣呢?主要是人体内没有激活对抗疣病毒的免疫功能,即人体正气虚弱,不能御邪而致病。只要正气旺盛,人体免疫功能激活了,就不会被外邪所感染,并能消除体内病邪而病愈。

2.“中药诺贝尔抗体疗法”

2005年获得诺贝尔奖的3位外国科学家发现了人体内的一种泛素抗体,一旦被激活便会对人体内每一个细胞进行亲吻似的接触检查,发现凡是带有病毒的细胞,便打上标记,随后消灭它。科学家把这种抗体与病毒之间的亲密接触戏称为“死亡之吻”。中药牛黄晶即是根据该原理创制的具有激活人体免疫功能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经过本方治疗后,许多患者会出现局部潮红、皮疹肿胀瘙痒的症状,几天后扁平疣全部消失,且皮肤恢复平整光滑,不留瘢痕,故称“中药诺贝尔抗体疗法”。

3.巧妙利用皮肤基底膜带层的屏障保护作用

西医学认为任何一种治疗方法超过真皮层这一深度,将造成永久性瘢痕。因为真皮乳头层以下的组织、毛囊、血管和神经无再生修复能力。所以人体表皮与真皮之间的真皮乳头层成为皮肤的安全分界线(图1-14)。真皮乳头基底膜带层有一个重要的生理特性,即它能够阻止分子量大于40000的破坏性物质向下渗透通过,起到保护皮肤的屏障作用,从而使深层的毛囊、血管、神经组织不受损伤。如硫酸、盐酸等破坏性物质,其分子量均小于40000,故能轻易穿透保护屏障,破坏真皮下组织而形成瘢痕;激光、冷冻、电灼等治疗方法,因不能精确掌握治疗深度,也容易造成真皮层损伤留下瘢痕。人体真皮乳头层的组织结构很特别,像乳头一样呈高低不平排列。激光、电灼等治疗是水平面一刀切的烧灼方式,乳头高处的真皮组织全部烧灼损伤,低凹处的扁平疣组织又得不到治疗,容易复发。牛黄晶的特点是,药物沿弯曲的真皮乳头层向下渗透达到扁平疣根部,高处和低处的扁平疣均可得到彻底治疗。因其分子量大不会穿透基底膜的保护层,真皮层不受损伤,所以不会遗留瘢痕。

4.分子量大的最佳中药配方——牛黄晶

要选择一种既能治好扁平疣,又不会破坏真皮组织的纯中药外用制剂,必须具备2个条件是:①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经的作用;②分子量大于40000且不能透过真皮层保护屏障的药物。如此才可既能治好扁平疣,又不会损伤皮肤形成瘢痕。经过精心研制的中药牛黄晶(原名牛黄皮炎灵)即是比较符合条件的理想药物。

5.定期检查,彻底消灭疣体,快速产生抗体,防止复发

扁平疣患者一定要做全面检查,因为扁平疣病毒能在全身各个部位生长,除重点检查面颈部和四肢以外,头皮、腋窝、胸腹及下身等处也要注意检查。一般扁平疣在治疗后1~3个月应进行定期复查,检查是否有遗漏的扁平疣。患者发现类似痣一样的疣体应及时告诉医师,以便进行鉴别。只有将所有扁平疣,特别是较大的母疣消除干净后,才能较快地产生抗体,疣体才不会复发。只有将全身的扁平疣治疗干净,体内才会迅速产生抗体,使人体免疫力增强,从而达到根治的目的,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图1-14 牛黄晶治疗扁平疣产生抗体示意图

三、丝状疣

概述

丝状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疣病毒感染,生长在皮肤浅表的良性赘生物,多见于颈项、腋下及眼睑等处,呈细软丝状突起。

病因病机

中医学称丝状疣为“线瘊”。疣多生于颈部眼睑,细软如丝线。中医学认为,丝状疣系阴血不足,肝失荣养,气血不和,血枯生燥,邪气外发于肌肤;或风毒之邪侵袭,阻于经络,凝聚肌肤而成。

临床表现

1.丝状疣在中年妇女中较多见。

2.好发于颈项、腋下、眼睑等处。为单个细软的丝状突起,呈褐色或淡红色,似小钉倒立在皮面上,可自行脱落,不久又可长出新的皮损。

3.一般无自觉症状。

治疗经验

(一)中医内治法

蓝教授认为,丝状疣一般不需内服药物。如因正气虚弱、免疫力下降,症见疣疹日久,逐年增多,体虚神差,面色不华,舌淡,脉细等正虚邪盛者,可服四君子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处方:黄芪、白术、茯苓、白芍、当归、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土茯苓、薏苡仁各10g,甘草6g。5~10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方中黄芪味甘,主入脾经,补气升阳固表、托毒生肌。白术苦温,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茯苓甘淡,健脾渗湿,苓术相配,则健脾祛湿之功益著。白芍性味苦、酸,微寒,趋于沉降,归肝、脾两经,养血柔肝,缓中止痛,平抑肝阳。当归补血活血。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土茯苓清热解毒。薏苡仁利水消肿,健脾补中。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全方扶助正气,祛除邪气,疣体自消。

(二)中医外治法

1.患处用2%碘酒消毒后,用治疣牛黄晶点涂患处至疣体变白,3天结痂,2周内疣体脱落,一般一次性治愈。

2.外用推疣法或鸡肫皮擦之。推疣法适用于较小的疣体。在疣体根部用棉花棒或刮匙与皮肤成30°,向前推之,疣体推除后,创面应压迫止血,并用消毒纱布盖贴固定。

3.鸦胆子仁20个,捣烂后取少量贴患处,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4.大青叶、木贼、白鲜皮、薏苡仁各50g,加水500mL,煮沸30分钟,倾出药液,再加水500mL煎煮,两次汤药混匀待用。将药液加热至40℃左右,用纱布沾药液擦洗患处,每2日外洗1次。

5.板蓝根、苦参、木蝴蝶、薄荷叶各10g,打碎浸入75%酒精200mL中,密封1周后备用,每日外涂患处2次。

防护措施

1.多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保持心情愉快。

2.防止外伤,在体力劳动或易受伤的工作人群中注意劳动保护。

病案与图谱

患者,男,61岁。颈部、胸部和腋窝等处肉刺样丘疹5年,丘疹由小变大逐渐增多。无明显痛痒感。曾在外院诊为丝状疣,用激光治疗3次,不久又复发,长出更多。伴精神萎靡,咽干,小便色黄,饮食尚好,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检查:颈部、胸部及两腋窝有大量暗褐色丝状突起有蒂丘疹,大如黄豆,小如针头粟米,质地柔软。西医诊断:丝状疣;中医诊断:线瘊(正虚邪盛证)。治法:扶正祛邪。予以四君子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黄芪、白术、茯苓、当归、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土茯苓、大青叶、薏苡仁各10g,甘草6g。5剂,水煎内服。配合牛黄晶外治。治疗2周后,丝状疣全部脱落,2个月后,患处色素沉着斑消退,皮肤恢复正常。图1-15、图1-16为本案患者治疗前后的图谱。

◆图1-15 丝状疣治疗前

◆图1-16 丝状疣治愈后

四、跖疣

概述

跖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所引起,发生在足底部的寻常疣。常因异物刺伤或摩擦后,皮肤完整性受破坏,局部抵抗力下降,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病毒乘虚侵入而发病。

病因病机

中医学称跖疣为“足瘊”。本病多因筋脉不荣,气血失和,复感毒邪,凝聚肌肤,而发生本病。治宜清热解毒,行气活血。多以外治方法为主。

临床表现

1.跖疣多见于足跖部位。

2.好发于足跖前后受压处及趾部,足部多汗者易患病。

3.皮损为圆形灰黄色角化斑块,中央凹陷,较软,表面粗糙无皮纹,外周角化环,易见出血点,数目可较多,挤捏时疼痛明显。皮损初起为小的发亮丘疹,渐增大,表面粗糙角化,灰黄或污灰色,圆形,中央稍凹,周围绕以增厚的角质环。因足底受压,皮损常不高出皮面,除去角质层后可见疏松的白色乳状角质物,边缘可见散在小的、紫黑色出血点,数目从几个至几十个不等。有明显的压痛。

治疗经验

(一)中医内治法

蓝教授认为,跖疣一般不需内服药物。若因正气虚弱,免疫力下降可用八珍汤合金银花清毒汤加减治疗。处方:党参、白术、茯苓、生地黄、当归、赤芍、金银花、紫花地丁、赤茯苓、连翘、川连、夏枯草各10g,甘草6g。5剂,每日1剂,水煎服。八珍汤合金银花清毒汤扶正祛邪,可达标本兼治的目的。

(二)中医外治法

1.牛黄皮炎灵外治。患处常规消毒后,用刀片削去表面角质层,其下有疏松角质软芯,可见毛细血管破裂外渗凝固而形成的小黑点。外用牛黄皮炎灵涂点患处,直至疣体发白萎缩下陷,15天左右疣体自然脱落。

2.取乌梅肉100g用盐水浸泡1天,捣为泥状备用。每次取药少许敷贴患处,2天换药1次。

3.消疣浸泡液:乌梅50g,山楂50g,加水2000mL,煎30分钟,加白醋250mL,趁热浸泡患足,每剂浸泡2~3次,每次30分钟。每日1次,15天为1个疗程。

4.大青叶、乌梅各30g,山楂、白鲜皮、板蓝根各15g,白矾10g(后下,溶化),陈醋250mL。将上药煎水3000mL,水温保持42~43℃泡足30分钟,每日1次。

5.取鸦胆子15粒,冰片1g,硼砂3g,共研细粉,每次取0.5g药粉调陈醋敷于患处,外盖伤湿膏,每日换药1次。

经蓝教授多年临床实践显示,外用牛黄皮炎灵、消疣浸泡液外治跖疣,治愈快,疗效好。但在治疗中需要注意:药液温度必须保持在43~45℃,每次浸泡时间至少30分钟。一般2~3个疗程可治愈。对于疣发数量多者,有时无需全数涂药,选取最早生出的母疣治疗,待母疣脱落,其他子疣也会相继消失治愈,这是体内产生抗体,起到了免疫的作用。

防护措施

1.多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保持心情愉快。

2.防止外伤,在体力劳动或易受伤的工作人群中注意劳动保护。

病案与图谱

患者,男,15岁。右足底皮肤多个丘疹,行走压痛感2年。精神气色、饮食二便如常。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检查:右足底前有多个2~8mm圆形灰黄色表面粗糙角化丘疹,质硬,有压痛。西医诊断:跖疣;中医诊断:足瘊。考虑该患者年轻,无明显气虚之象,遂以牛黄皮炎灵、消疣浸泡液外治,连续治疗15天,疣体全部脱落,3个月后,足底皮肤光滑变平完全治愈。图1-17、图1-18为本案患者治疗前后的图谱。

◆图1-17 跖疣治疗前

◆图1-18 跖疣治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