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自主可控不能拒绝开放创新[5]
我国一直有一种舆论:要实现CPU等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就不能与外国公司合作,不能走开放创新的道路。针对这种观点,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4月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在强调“最关键最核心的技术要立足自主创新、自立自强”的同时,还明确指出:“我们强调自主创新,不是关起门来搞研发,一定要坚持开放创新,只有跟高手过招才知道差距,不能夜郎自大。”
“中兴事件”以后,媒体上怀疑甚至反对开放创新的声音又多了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5月28日两院院士大会的报告中再次强调:“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不拒众流,方为江海。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要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主动布局和积极利用国际创新资源。”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正确理解自主可控和开放创新指明了方向。1978年,党中央确立了“改革开放”基本国策,这是我国经济40年高速发展的根本保证。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改革开放”基本国策也绝不能改变。
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些关键的技术和产品还需要外国提供是历史造成的。要解决受制于人的问题,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条是另起炉灶,争取基本上用自己的技术实现自给;另一条是与国外合作,走引进消化再创新的路。另起炉灶的安全性、可控性较高,但生态环境要重新培育,一开始性能可能不如国外主流产品,因此要努力打造自主的生态环境,尽快提高产品性能。走引进消化再创新的路,一开始可借用国外的生态系统,起点会高一些,但安全可控性较差,要下大力气排除可能的后门和安全隐患,争取获得发展的自主权。不管走哪条路,最终目标是一样的,都是要自己真正掌握核心技术和发展的主动权。
另起炉灶和引进消化再创新是互为补充的两条道路,国家都应该支持。发展产业有两个基本要求:一个是安全可控,另一个是用户体验。我们既要做到安全可控,又要争取实现与主流产业生态兼容,这是两个维度的要求,不能以“越兼容就越不安全”的极端思想排斥引进消化再创新的发展道路。军方和民口对这两方面要求的重点不一样,因此要两条腿都发力,同步前进。对于安全性要求很高的产品,应该先考虑走另起炉灶之路,龙芯CPU等自主开发的产品这几年在国防应用上已取得长足进展,说明这条路走得通。高铁和大飞机等民口领域走引进消化再创新的道路也取得了巨大成功,说明后一条路也走得通。不能因为高铁的运行控制信息系统现在还是引进的,大家担心不安全就不坐高铁。更不能因为目前C919 80%以上的原材料、零部件是进口的,就放弃自己造大飞机。
现在我国99%以上的PC和服务器是用Intel的CPU,整个生态环境都建立在x86芯片基础上,不能要求老百姓都放弃已经熟悉的用户体验,因此在民口发展基于x86架构的PC和服务器是市场的正确选择。最近我国在开放创新上有一个成功的案例:海光公司购买了美国AMD最先进的服务器CPU核的永久生产权和修改权,自主设计了安全模块,成功开发了与x86服务器CPU并驾齐驱的CPU芯片,已开始在国内批量销售,实现了我国服务器CPU的跨越式发展。再经过若干年努力,海光公司有望解决我国服务器CPU设计受制于人的问题。
引进消化是为了自主掌握技术。后进入者都是以掌握低于当时最先进水平的技术为开端的,能够站住脚并开始成长的最关键的因素,不是进入时的技术水平,而是对技术能力的掌握。自主创新和依赖引进之间的本质区别不在于是否需要引进技术,而在于能否以及如何掌握外来技术。技术不是可以在各个主体之间自由移动的物品,消化、吸收并掌握引进的技术需要能力,而技术能力只能在自主开发的实践中生成和成长,不会是引进的直接结果。
技术是可以交易的,如果能抓住机遇,有些核心技术也可以买到。真正买不到的是消化引进技术、创造新技术和判断技术发展趋势的能力。引进技术只是提高自主研发的起点。无论引进的技术水平多高,也不能放弃自主开发。在判断一个团队应不应得到国家支持时,不应以是否引进技术为界线,而要看是否真正在做自主研发,是否真心实意要解决安全可控问题,是否真正走市场化的道路,而不是以争取国家经费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