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里的真理
如果家庭是一间房子,那么,当幼年子女打开窗户,窗户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便决定了他们所看到的世界。我们可以这么说,家庭成员间的大小事,以及为了方便互动所制定的规范,成为家人判断是非与形成价值观的重要参考,诠释了这个世界。
于是,家庭认为重要的,才是真正重要的,好像被家人肯定,才有意义。所以,如果我们感觉幼年时并没有被父母好好对待,我们便会穷尽毕生之力,渴望得到父母的肯定,或者向他们证明,我们的重要性高过他们的认定。好像只有这样,我们的存在才有意义,我们长年的缺憾才能得以弥补。
家庭中的互动,有其可辨认的潜规则,平常我们不见得讨论,但在发生冲突的时候,问题会更多地浮出水面。比如:谁选择外出吃饭的地点?家人在客厅中常坐的位置?不同家庭成员说话时,谁该第一个回应及用什么态度回应?教导孩子功课时,如何分工?谁该请假照顾生病的子女?面对长辈的时候,各自该扮演何种角色?
我认识一对夫妇,相处数十年,丈夫只要生气就不说话,这时家庭会像电脑死机,很多事不能处理。大小事要以丈夫的喜好为优先,丈夫所使用的各项产品,总是全家最先进的。这个家庭的故事很典型,爸爸像皇帝,一切要听从他的指挥,否则就是不以家庭为重,没把尊长看在眼里。
另一对年轻夫妇刚好相反,家庭生活以太太的喜好为优先,太太的位子总是最方便看电视的;太太想要出门,孩子感冒也得陪着去,吹风远行;太太一生气,全家就等着受气;太太叫人时都叫全名,也常用命令句。好像女王一上座,众臣只能听命,抗命就是对家庭不付出。
潜规则是全体家庭成员共同参演的剧本,大家都在同一个舞台上粉墨登场。同样的戏码,一演再演就成惯性,惯性通常会抗拒家庭重组、转型(比如家有青少年或太太重病),因为这样的戏码所有成员最熟悉,尽管不见得最受欢迎。这时,家庭成员需要各自拿起剧本,共同修正对白,各自调整走位与肢体动作,才能让剧情重新流畅。
如果家庭能够简要且完整地描述这个世界,解释其原因,预测将来的可能性,通过控制与调整行为来顺应变局,那么,当家庭成员们面对各式各样的挑战时,大家便能够相对有自信,通过家庭会议积极迎接挑战、各自贡献力量。
有的家庭则害怕外在世界,能逃避就不面对,能间接就不直接,家庭成员间难以沟通。他们忽略了必须所有成员持有共同的信念,才可以抵御危险与威胁。
家庭里的真理,是成员的共识
以举办婚宴为例,这在华人社会是家庭大事,我曾经听过两个家庭各自面对婚宴的故事。
有一个家庭,半年前即开始筹划。长辈尽管阅历丰富,仍多方询问古礼。晚辈尽管工作繁忙,却不忘多次跟长辈讨论,彼此分工。最后,简化了古礼但有诚意,婚宴精致而且温馨,宾主尽欢。婚宴开支与礼金打平,预算控制适宜。
另一个家庭,仓促催嫁。女儿不想嫁,但妈妈赶鸭子上架。新郎新娘互不熟悉,妈妈想省钱又不想过于失礼,所以各种事一概求助亲戚,又常出自己的主意。所以婚礼像是赶戏,场面冷清,台上的新人表情一点也不欢喜。家里的哥哥不管事,照样维持自己的作息;妈妈也不以为意,从头到尾,好像哥哥在看戏。最后钱没少花,大家又不满意。
为什么女儿不愿意,妈妈仍有办法逼着她同意?
因为妈妈的性格强势,面对外人看似和气,但在家里常一意孤行。如果爸爸提出异议,最惨烈的结果,是妈妈会以死相逼,所以爸爸也无力对抗、争取。妈妈重男轻女,所以哥哥是家里的大老爷,也许在妈妈眼里,哥哥甚至比爸爸的地位还高一级。至于妹妹,从小就要听从妈妈的命令,即便在情绪上有困扰,也都是自己的问题。妈妈待人处事没有足够的能力,所以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不同的家庭,各自看到不同的世界。到底家庭里的哪种信念才是真理,其实都不一定,要看是不是所有成员都同意,而且要看能不能放在所处的文化与社会中运行。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家庭成员都会找出各种理由去解释,为什么家庭生活明明不如意,却还要长年不变地继续?这样的家庭,如果无法打破惯性,又找不到新的可能性,那么家人就像迷航的水手,疲惫地划着桨,却看不清幸福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