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1—2016年的6年里,笔者非常荣幸地参与了清华大学张杰教授主持的江西省重大课题“景德镇基于遗产资源的文化创意街区和城市休闲功能区建设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作为城市历史景观的历史街区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而且深度参与了一系列景德镇老城区保护和更新的规划设计实践。在此过程中,笔者多次赴景德镇进行田野调查,在那里断断续续生活了5年,这期间连续3年作为景德镇老城保护利用办公室的助理研究员开展研究设计工作。这些经历,以及与当地文化学者和老城区居民的共同生活体验,让笔者深感景德镇瓷业遗产的价值之深厚和现状之堪忧。目前,景德镇正在实施一系列瓷业遗产的保护和发展项目,并且正在进行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准备工作。如何阐释瓷业文化遗产的重大价值,并保护好瓷业文化遗产,使之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资本和城市经济社会转型的推动力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书以历史城区的瓷业遗产体系为题,开展遗产内涵与保护策略的基础性研究,期待为景德镇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提供参考。
瓷业遗产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特殊类型,近年开展了一系列的相关研究,但是集中于陶瓷考古、对核心生产设备的保护及区域性瓷业遗产体系的构建,聚焦于历史城区的瓷业遗产系统性研究是目前较为缺乏的。景德镇有着世界知名的瓷业历史和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是首批2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以瓷业著称的城市。本书对景德镇历史城区范围内的瓷业相关遗产进行系统化的要素梳理和价值阐释,探索瓷业遗产的深层功能结构和文化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本书采用了文化地理学、文化人类学、口述历史学等方法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在收集古地图、志书、瓷业文献等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结合5年里陆续进行的田野踏勘和文献调查,深入阐释了景德镇瓷业遗产的系统性价值和单元形态结构。
笔者认为,可以从5个角度认识瓷业城市遗产的系统性。第一,从自然环境角度,瓷业聚落的选址、迁徙、空间布局和建筑朝向有特定模式。第二,从基础设施角度,由于瓷业废料对城市环境的重大影响,以及瓷业生产安全性与便利性的要求,会形成发达的排水防涝、军事防御、水陆交通等基础设施体系。第三,从土地利用角度,不同瓷业功能聚集于城市的不同区位,形成类型鲜明的土地利用和建筑组合模式。第四,在陶瓷产业链条视角下,细分行业的规模大小、空间分布和建筑类型,会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特征。第五,在信仰礼俗视角下,陶瓷产业孕育出独特的产业崇拜习俗及其相关的会馆、公所、祠庙系统,其建筑特色鲜明,节庆活动呈现出特定的时空特征。
以瓷业系统性分析为基础,本书进一步讨论了三大类、八小类瓷业遗产单元的功能结构、空间形态与相应的保护对策。对御窑厂单元的研究侧重于历史格局演变的分析和建筑形制的复原研究。对生产型单元和商贸物流型单元,着重研究了单元内部的功能结构、用地模式和建筑类型。最后,在借鉴国内外保护展示理论、方法和案例的基础上,针对瓷业遗产的系统和单元划定了保护范围,讨论了相关保护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