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世界瓷业中心的城市与遗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言

文化自信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关键词,建立这种自信的基础是对我们自己文化的全面、深入的认识。作为文化基本的一部分,城市与建筑在一个民族的文化中举足轻重,它既是历史与传统,又孕育着一个民族文化的未来。

近代以来,中西文化的碰撞为中国人和西方人审视中国文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中国近代的启蒙主义者严复看到了落后的清王朝体制,通过介绍西方的新思想,倡导变法维新,他对《天演论》表达的进化论的推崇,表达了那时中国知识分子和进步人士对传统文化的糟粕的否定,五四运动的口号“打倒孔家店”就是对这一潮流的概括。

与此同时,还有一批学者在思考着自己的文化。在哲学界,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研究代表了这种努力。在建筑界,以梁思成为代表的前辈做了很多认识中国建筑文化的基础性工作。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那个大时代背景下,这种研究很多都浸透着西方现代的思维方法。这难免造成认识上的盲点。

李约瑟是对中国科学技术哲学与文化有较系统观察的汉学家,他敏锐地观察到风水术在中国建成环境被普遍应用,这为中国传统建筑与城市的研究指出了一个方向。今天我们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有了更开阔的理论视角。

人类学研究表明,文化是一个群体或民族通过日常的习俗与实践形成的,是一个价值和符号系统。在文化体系中,每个个体的行为与每个事物都含有基于群体共识的意义。对文化的理解需要“整体观”,它涉及文化传承与实践的社会法则。礼制可以视为中国古代最综合的法则,它贯穿于古代中国的方方面面,它的产生与发展是与我们民族长期赖以生存的环境分不开的。中华文明与黄河、长江关系密切,长期的大河治理促进了古人超大空间的实践与认知,形成了大一统的思维方式。复杂多变的环境与气候、地方习俗使我们的先民很早就意识到“因地制宜”的重要性,并将其融入礼制体系。《礼记正义》曰:“礼从宜”。“宜”即指特定地方所具有的自然和社会特征。

如何从“礼”文化角度、历史地认识中国古代的建成环境及其背后的规律与含义,已成为今天致力于中国传统空间文化研究的学者关注的重要议题。一方面,礼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长时段的视角以观察中国古代建成环境中相对稳定的东西;而历史的角度则使我们解读不同历史时期建成空间的具体形式与变化过程成为可能。

自20世纪90年代初始,我和研究生们就一直对中国古代的城市、村落、园林、陵墓、建筑群中的一些规律性的现象进行观察与归纳。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整个文化遗产领域的蓬勃发展,这种研究开始向更加综合和广阔的领域进军。

近30年来,尤其是近十几年来,我和我的研究生开始从文化人类学、历史地理学、考古学、城市与建筑类型学等多角度,系统研究中国不同类型的历史城市,探索其内在规律和文化含义。2012年,经过5年多的写作,我出版了《中国古代空间文化溯源》,其中一些基本结论以及相关分析方法等已在相关领域产生广泛影响,如城邑与聚落的山川定位等。

近年来,城市历史景观成为文化遗产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在长期关注中国历史城市与聚落,并探索其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中国城市历史景观与西方的文化差别,不仅表现在物质构成和一般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更体现在物质形态背后深层次的文化观念上。比如,超大尺度的空间观念使中国古代城邑、聚落在功能、管理、设计等方面与区域建立起广泛的联系,这也成为我提出遗产网络概念的基础。2014年至2017年,我和团队先后通过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对作为城市历史景观的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开展了研究;其中一个要思考的理论问题,就是中国古代城市文化景观的生成机制问题。该课题选取济南泉城古城区、景德镇古城区、泉州古城区为研究案例,试图从生态、产业、礼俗信仰3个基本方面进行研究,寻找答案。一个基本结论是,纯粹从功能上不能完全解释这些文化景观类型,在这些案例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潜在内生动力,那就是以一贯之的古代空间文化与实践。

贺鼎跟我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全程参加了这个自然基金资助项目,主要负责景德镇案例的研究,同时他还参加了景德镇相关的一些遗产保护工作。景德镇作为驰名中外的瓷都,在陶瓷考古、历史文献等方面资料非常丰富,但对于它的城市与建筑历史的研究却显得非常薄弱。经过深入的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课题对景德镇千年以来的瓷业发展时空脉络进行了梳理,第一次系统地挖掘了瓷业体系与古城结构、历史街巷、建筑类型、山水环境秩序与社会组织的内在关系等,为进一步认识景德镇这个世界上产业传承时间最长的城市之一的价值,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在这一过程中,贺鼎博士对景德镇进行了多次深入调研,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博士论文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被清华大学评为2017年优秀博士论文。

今天,我非常高兴贺鼎博士的博士论文主要内容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不仅是景德镇文化遗产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而且也对我国历史城市遗产的价值挖掘,以及中国遗产学的学科建构有重要意义。我也希望能有更多年轻的学者从中国文化的深层视角去研究中国的历史城市与乡村,为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自信做出自己的贡献。

张 杰

2020年夏末于荷清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