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大客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妇人

苟文明对许问真的切齿之恨并没有与他产生量子纠缠,此刻他正高高兴兴地跟闺女、前妻坐在楼下的“小郡肝串串”店里,惬意地享受着周末的时光。

旁边一个母亲正在认真地、大声地训斥一个13、4岁的小姑娘,他没怎么在意。他进店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吵,所有人都比赛似的加大音量,既怕自己的声音被别人盖住,又想盖住别人的声音。他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人的交流都建立在高声喧哗的基础上。从小孩开始,只要到了公共场合,就理直气壮地哭闹、尖叫、跑跳,大人往往是不管的,似乎这是一种宣言,向世界证明自己居然也能生孩子;

及至长大,好像火锅店、中餐馆这种地方就是喧嚣的许可证:吹牛逼的、揭露吹牛逼的、被揭露后用更大的牛逼证明的,不管文化高低,都只认一个道理:音量大就是硬道理。

女儿上学养成的习惯,周末必须吃一顿爽口的,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在外面吃。按闺女的说法:必须要有仪式感。只要有空,她妈妈也都会过来陪他们一起。

此刻,她妈妈正在问她:“这周又有什么特别的?”这几乎是她们之间的每周一问。

闺女低头想了一下,说:“没什么特别的。”然后把小脑袋凑近妈妈的耳朵开始说悄悄话。

许问真竖着耳朵,运起元神偷听了一点信息,似乎是说有个男生本来喜欢自己,被自己拒绝后又喜欢上另一个女生,还让自己给那个女生递纸条,闺女怀疑那个男生是故意做给自己看的,让她妈妈给出出主意。

他不禁骇然,孩儿们的江湖都这么险恶了吗?自己要是穿越回去还能活着回来吗?

他知道这种话题自己插不上话,闺女也不想让他知道这些小秘密,便起身去拿菜。却发现那位妇人还在那孜孜不倦、勤勤恳恳地训斥女儿,听那意思好像她们家请亲戚一家吃串串,自己的女儿非但没照顾好亲戚的孩子,还故意不理会人家。

这都是屁大点事儿,13、4岁的孩子懂得什么叫照顾人吗?这妇人用无限不循环的夸张表情重复着无限循环的语言,好像也在敲打周围的人:“我这儿训孩子呢,你们都学着点。”

他拿了一大把牛肉串,有芹菜的、香菜的、折耳根的,又拿了几串卤肉、平菇、豆腐皮,看见闺女喜欢吃的鹌鹑蛋、毛肚、她妈妈爱吃的鸭血,又分别各拿了一碗,装了满满一托盘。

往回走的时候,闻着锅里飘出来的香味,他觉得很奇怪,附近还有几家其他的串串店,可就是没有他们家这种香味。串串其实比火锅更考验功夫,火锅的功夫主要在锅底,而串串不仅锅底功夫要好,菜品因为要码料,也考验店家的功力。

走到桌旁,那妇人居然还在那训斥,小姑娘已经从开始的不在乎变得有点恐慌了,估计她以为自己的母亲就像范进中举一样,有点癫狂了;孩子的父亲应该是习惯性怕老婆,讪讪地站在旁边,想劝又不敢走近,只能用欲言又止表达自己模棱两可的态度。远处一桌人尴尬地坐在桌旁,没人动筷子,应该就是她们家亲戚,也没人过来劝,估计这妇人在家族也是灭绝师太一样的存在。

周围几桌客人终于被敲打醒了,都奇怪地看着这对母女。那孩子愈加局促不安了,这个年纪的小姑娘正是虚荣、好面子的时候。

许问真于心不忍,把盘子放在桌子上,走到那妇人旁边,说:“你们亲戚那桌有人准备买单要走了,你还不过去。”

仿佛一口痰在脑子里被顺下去了,那妇人从亢奋中清醒过来,带着孩子走了。

他便坐下来开始煮菜,闺女一脸同情地说:“那个小妹妹好可怜哦,被当众训斥了那么久。”

许问真赶紧安慰她:“没事,没事,她们只是在聊天。”

闺女突然叹了一口气,忧郁地问他:“你要是再婚,她会不会也这样训我?”

他心里一疼,鼻子发酸,眼泪差点流出来,忙凑近她耳朵,小声说:“放心,爸爸不会再找其他人了,爸爸这辈子只爱你一个。”

闺女这才放心地笑了,便跟他拉钩,然后又小声问他:“你跟妈妈为什么不能在一起?”

这个话题她几乎每次都要问,许问真每次都争取给她不一样的回答,尽量让她感觉美好一些。想了一下,他便说道:“爸爸妈妈在一起,老天才会把你当礼物送给我们。现在我们得到礼物了,就要忙自己的事去了。我跟你妈妈虽然不在一起了,但你永远都是我们最珍贵的礼物啊!我们都好感恩你做我们的女儿!”

正好她妈妈上洗手间回来,他们就结束了这个话题。许问真就跟她聊了一些工作和日常的闲话。他们两个都是知书达理的人,虽然离婚了,但在孩子面前从不说对方的不好,而是让孩子相信,对方是最爱她的爸爸妈妈。

眼看闺女吃得差不多了,想到她的小脑瓜里烦心事儿也不少,许问真便笑着问:“闺女,爸爸给你写的诗看到了吗?。“

“什么诗?“闺女一脸茫然。

许问真哭笑不得,又是自娱自乐了,便说到:“嗯,‘江湖易逝,射雕难中’那首啊!”

又是周一,许问真忙得不可开交,上午跟自己团队开完会,中午和几个同事在楼下匆匆吃了碗面条,又上楼到小会议室,准备1:30苏文娜的会议。

还有半个小时,他得把思路整理一下:

今天应该比较好过关,有上周发给老板的Gap Plan垫底儿,再加上自己搞到第一个云计算的需求线索。苏文娜应该不会难为自己,所以自己今天汇报的思路大体是:

承诺的数字还是不能涨,因为这个太要命了,完不成任务可以找借口:任务太重、生意不好、支持不够、市场出了状况等等。但承诺兑现不了却没法找借口,因为承诺是自己判断的,如果兑现不了,只能说明你不会管理生意,或者你不了解生意,总之这是一个业务能力问题。所以今天主要谈计划,要支持,等到下个月初再调整一次承诺的数字。

他比较担心的还是小江那张重油化工的单子,现在已经有风险了。上午开会的时候小江汇报说废标了,要重新招标。要不要先预警出来呢?许问真搓着腮帮子费劲地思考着。

算了,今天先不说吧,再观察一下。其他大单进展还算顺利,先别把自己搞得风声鹤唳。这两周先去兄弟们的地盘标记气味儿,看看情况再说。

1:30,会议准时开始,果然,这次苏文娜一改先前的风格,没有一味地逼大家承诺。而是让大家基于各自的Gap Plan进行陈述。这招挺高明,既让节奏张弛有度,也借这个机会熟悉、了解各区的业务以及每个大区经理的管理风格。不过估计到下周就不会这么轻松了,因为下周就是本季度的第二个月了。

四个大区讲完,苏文娜讲话了:“大家计划做得都很不错,条理都很清晰,我对大家完成这个季度的任务还是有信心的。”

上次是狼,这次是娘。许问真心里暗笑,却听苏文娜话风一转:“本季度第一个月马上结束了,大家要开始关注我们的完成进度,你不能承诺1000万,第一个月完成率是零吧。”

这个他倒不紧张,这明显不是说自己。而且她关注这个,说明这姐姐虽然还不太懂业务,却还是懂管理的,知道什么时间点该关注什么事。

苏文娜接下来的话就让他没那么轻松了。

“下周就是第二个月了,我们承诺的数字不能再这么不温不火了。你们也不要跟我打太极,我也没时间跟你们扯淡,下周每个人的承诺,必须达到本季度任务的90%以上,没有商量。”没人比我更懂管理!她心里想。

层层递进,图穷匕见。这是后娘吧!哪有这么管理的,屈打成招啊!硬塞啊!那还叫承诺吗?怪不得一开始不要我们承诺,原来在这儿等着呐!

不过话说回来,站在苏文娜的角度,这还真是一个高招:反正我还不太清楚生意的规律,我也不知道你们以前是怎么玩的,那我就抛开所有障眼的东西,直奔我想要的结果。我就要这个数字,而且我还告诉你:这是你自己承诺的,服不!

最好的武功是无招胜有招;最好的兵法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那最好的管理是什么呢?应该就是这种——只要我想,就管你要。

看着吧,从今往后这就是惯例了,承诺规则也将由手动挡升级为自动挡!

谁说女人头发长见识短,那是说的李依依,这姐姐这智商完全可以跟林智渊过招了。

还在胡思乱想,苏文娜却一下把话题扯到自己身上了:“这周我要表扬问真同学哈。”苏文娜的声音突然变得有点妩媚,许问真有点接受不了。

“问真同学执行力很强、动作很快,已经发掘到一个云计算的项目线索,而且已经运作到一定程度了,我上周跟他聊了一下,他对云计算的理解,对项目的敏感,对客户需求的把握都是一流的。问真,按照我们上周的约定,你给大家分享一下。“

“好的,老板。”许问真赶紧收摄心神,非常专注地把项目的经过跟大家介绍了一遍。讲完后线上却一片沉默,他便开玩笑地说到:“咦,我又掉线了吗?”

大家才一片声地笑起来,赖斯理最先打破沉默:

“兄弟,你把大家震住了,这个项目很经典啊,但是你是怎么从一块硬盘的需求去发掘到客户的云计算需求的呢?这里面总有个什么道理吧!”作为产品经理,赖斯理当然想找到一些方法论的东西,能够帮助大家打开思路,从而打开云计算的局面。

这个问题搔到了许问真的痒处,他当然有自己的套路,于是说到:“是的,这其实是一个客户需求模型的问题,当客户为我们陈述一个需求时,往往是一个基于产品的需求,比如一块硬盘、一台服务器、一个手持机等等,这就是客户需求模型的第一个层次:产品需求。

但客户当然不是为了买硬盘而买硬盘,他买硬盘的目的一定是要解决一个技术问题,这就是他们的技术需求。技术需求就是客户需求模型的第二个层次。在我这个案例里,客户的技术需求就是要增加存储容量。

然而,增加存储容量也不是他们的终极需求,技术需求一定是为了解决他们某个业务的需求。而业务需求才是驱动客户产生购买动力的原始需求,是客户最准确,最真实的需求,是我们需求模型的第三层。这个案例里,客户的业务需求就是如何为广电集团的新业务提供高效的存储服务。

所以,如果我们掌握了客户的需求模型,每当我们接到客户一个产品需求的时候,就习惯性地去挖掘他们的技术需求和业务需求,就一定能把客户最真实的需求挖掘出来,就不会浪费机会。

在信息办这个项目里,客户其实还有一个隐藏很深的需求,那就是基于创新的政治需求,这个需求也是驱动项目前进的巨大动力。

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网上搜一个故事‘卖李子’,然后用前面的理论去分析故事里老太太的需求模型,就可以很好地掌握需求模型的知识了。“

许问真用一个玩笑结束了自己的分享。却听苏文娜迅速把话题接了过去:“每个大区,包括西区啊,组织你们的团队用问真的方式学习这个故事,我要抽查的。”

老板的执行力也很强啊!不过自己的团队早就学过了。

苏文娜又说:“问真,你的套路还真多,以后多给大家分享啊!”

“老板过奖了。不过套路只是手段,重要的是加强自身的修养:懂专业、懂行业、懂客户。咱们做客户,吃喝嫖赌、溜须拍马、拉关系、托门子当然都是手段,但最核心的还是要争取跟客户达成最佳角色关系,那就是成为客户的专家、顾问、甚至智囊,才能取得客户的充分信任。“

顿了一下,又说道:“我这都是老生常谈,相信大家都有各自的高招。“

“不要小看老生常谈,多少人自以为是却成不了事,就是因为忘了老生常谈,多少人志大才疏、眼高手低却一事无成,就是因为瞧不起老生常谈。我们只要每天把老生常谈的事做好,日积月累,就是了不起的成就。”赖斯理在线上大发感慨。

这一瞬间,许问真觉得赖斯理可以引为知己。却听他又说道:“兄弟,这个项目有什么需要我效劳的吗?”

“当然有,兄弟,按照客户目前的安排,他们会花一到两周的时间进行考察论证,然后就需要我们提供详细的方案,包括实施细节,还有相对准确的预算,他们就准备走报批流程了。“这是上午开会时,李依依转述的刘利东的话。

“所以下一次去跟客户交流,你要是能跟我一起去当然就最好了。我们前面的工作还是以需求培育为主,下次就要锁定需求了。所以我需要你提供一些精准制导的武器。”

“哈,没有问题,公司全力支持。”苏文娜首先打了包票,只要一兴奋,不管是高兴还是愤怒,她都以“哈”开头,准能起到吓对方一跳的作用。

“那当然全力支持咯,什么时候去,需要准备什么东西你只管告诉我。”赖斯理也一口答应。

会议结束,许问真走出会议室,在门口伸欠着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心里嘀咕着:江湖已逝,道义全无,要换个方式过日子啰!

一眼看见李依依从面前晃过,她今天很兴奋啊!满面春风,走路都是飘的,应该是跟齐凯和好了吧。

李依依当然高兴,她最终还是决定跟着感觉走,周末已经跟苏睿聊上了,约好今晚在一家音乐酒吧见面。所以一看见许问真,赶紧跑过来,一脸讨好地问道:

“老大,晚上没安排吧。”

“这么高兴,智商充值啦?”

李依依知道他在调侃自己上周五的表现,急忙说“哎呀,老大,我当天就明白过来了,你不去演戏可惜了。哎呀,晚上有没有事嘛?”

“干什么,又有约会啊,不行啊,晚上要组织学习。”许问真一看表,才4点不到,就故意逗她。

李依依的脸一下就拉下来了,沮丧地问:“学到几点啊?“

许问真一看她这么不识逗,反而不好意思了,就说:“来,问你几个问题,答对了,晚上准你请假。“

李依依这才明白过来是在逗自己,高兴地跟他进了会议室。

许问真问的第一个问题却是:“上周五下午你是几点去的信息办?“

李依依老老实实回答:“四点过吧,那天有点头疼,就睡了会儿午觉。“

“猪!“许问真心里骂了一句,接着又说:“那也就是说,刘处告诉你的信息,应该是他们讨论过的,或者是林主任交代他的,而不是他自己想象的,对吧?“

李依依这才明白他问这个问题的意思,忙说:“应该是。”

“那你分析一下这个项目的现状。”许问真想考考她。

“经过老林这番整治,先秦数通应该不是障碍了,只要主任他们把需求报告申请上去,需求就正式成立了。不过我们还面临两大障碍:

1,硬件,包括服务器和硬盘,这个应该是信息办采购。主任肯定会支持我们,但这是政府采购,得招标,我们怎么赢?

2,云平台的软件应该是先秦数通来买了,苟文明愿不愿意买我们的东西?“

许问真听她说得有道理,便夸奖了一句:“不错,头头是道,爱情的力量吧?”

李依依吓了一跳,他怎么会知道自己跟苏睿的事。半天才反应过来,他说的是她跟齐凯。

却听许问真又说到:“我帮了苟文明那么大一个忙,他是心知肚明的,他应该会有所触动吧,老王都向我表示致敬了嘛”他回忆起老王那天温馨地拍自己肩膀的情形。

李依依却不以为然,凭直觉,他觉得苟文明不是那种容易被感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