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寻找制高点
1.1 挖掘地域性特色产品
金典大酒店(山东头一锅前身),位于山东省菏泽市单县,面积约2 000平方米。2012年开始装修时,投资人看好当时高端消费的大环境,从店面设计到店内布局,一切都按照高标准推进。
不料酒店开业后,餐饮形势发生了变化,生意一天不如一天,每天的销售额甚至降到三四千元,而且还是投资人自己宴请客户和家人朋友到店捧场,真正进店消费的人几乎没有。
眼看着刚建好的酒楼直接沦为“死店”,董事长姬玉梅找到了我们的团队,她感慨道:“两年时间,我一麻袋钱没有了。”
我们的团队开始对金典大酒店的经营环境进行调研,有一些问题让我们压力很大:一、周边几个酒楼普遍生意平平,说明金典大酒店所处的商圈消费能力明显不足;二、单县地处鲁西南地区,既没有铁路,也没有高速公路,交通条件不够便利,客商往来较少;三、单县属于农业县,人均收入不高。餐饮是一个“寄生”产业,必须要依附有能力的消费者,面对这样的商圈和顾客群,我们该如何走活这盘棋?
当然,也有一些优势条件便于我们施展手脚。首先,姬玉梅董事长十分坚定。她愿意全力配合,和我们一起做“最后的尝试”。其次,装修不用做大改动。原来的装修设计比较规范,基本上保持原样就能够满足顾客需要。
经过反复思考,我们决定对金典大酒店的运营管理砍下“三板斧”,做彻底的转型。
第一斧:锁定标签性产品,对酒楼进行更名
原有“金典大酒店”这个名字,虽显得很高级,但容易让顾客产生距离感,并不适合日常朋友宴请。在最近十年左右时间,以“大酒店”为餐厅命名的企业,生意几乎都陷入亏损。除此之外,找到一个真正“亲民”的“代言”产品对此时的姬董事长很重要。
在单县调研时我们发现,单县在全国知名度最高的产品“单县羊肉汤”竟然缺少代表品牌。现有的几家主打单县羊肉汤的企业,其运营理念和方法与现代顾客需求差距甚远,无法形成真正的竞争能力。其他众多小型羊肉汤经营店,主要采用家庭作坊式加工生产,卫生状况和产品品质得不到真正保证。
鉴于单县羊肉汤自身的优势——成熟稳定的加工技术,远近闻名的传统美食,绝无仅有的单县代表,我们锁定了它,并决定将其作为酒楼的招牌。我们把这个想法告诉姬玉梅董事长后,她也很兴奋,连说“好啊好啊,那就主打单县羊肉汤”。
但金典大酒店如何改名却让我们颇为踌躇。经营酒楼,名字是大事中的大事。闷了几天后,我突然想起来一个情节:每天晚上和姬总分手的时候,姬总总会叮嘱我们一声,“明天早点起来,我们去喝头一锅的羊肉汤,头一锅的羊肉汤,汤厚味纯。”我突然灵感一现,如果改名为“头一锅”怎么样?头一锅单县羊肉汤酒楼,是不是显得传统经典、个性鲜明?
姬总听后,很快便拍板决定更名为“头一锅单县羊肉汤酒楼”。企业愿景规划顺理成章:专心制作中国单县羊肉汤。广告词也有了:单县羊肉汤,只喝头一锅。为了避免其他企业跟风“头一锅”,我向姬总建议:将企业名称重新注册为“山东头一锅餐饮服务有限公司”,通过字号保护头一锅在山东省行政范围内的合法权益,同时到当地商标事务所办理“头一锅”的商标注册,在这些工作没有落地之前,千万不能暴露企业的名字和品类。
事实上,在全国百姓的心里,单县是和羊肉汤连在一起的,有了羊肉汤才有了单县,而不是有了单县才有了羊肉汤。而极品的单县羊肉汤,则以每餐头一锅为首选,味道醇厚,香气劲猛,颇受老乡们青睐。二汤、三汤的汤汁就淡了,色香味差了不少。
我们抓住独有的美食文化亮点,也做出长远规划:样板店成型后,加快头一锅的开店速度,扩大单县羊肉汤的行业知名度,让单县羊肉汤成为中华美食中的娇艳奇葩。

山东省单县原金典大酒店的店面。

调整后的“头一锅单县羊肉汤”的店面。将红字改为白字红边,重点突出“单县羊肉汤”,使品类起到引领顾客到店消费的作用。
头一锅的招牌菜有了,就等于核心产品有了着落。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增加了两个“影子产品”——烧鸡和猪蹄,以提高头一锅现场体验的性价比,让中高端消费顾客同样可以在头一锅满足自己的需要。
第二斧:改变分配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
如何让员工焕发工作激情,是金典大酒店更名头一锅之后的首要工作。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餐饮企业员工管理,仅仅依赖号召员工发扬奉献精神已经失去效用,而员工本身具备的防备心理和自我尊重感,应该成为提振士气优先考虑的问题。
所以,改变分配机制的核心,就是将以往的固定工资更改为计件工资、承包工资和提成工资,逐步推行有限控股方式,让员工从“让我干”调整到“我要干”的状态上来。
比如,头一锅推行全员营销方法,为所有的员工制作了岗位名片,规定任何员工谈成的宴会预订订单,都可以得到销售收入3%的提成。
对服务员确定服务客人数量的考核指标,超过的当月纳入绩效,多服务多得,并且上不封顶。
这样就极大地改善了员工的服务意识,提高了工作积极性,比单纯说教的效果要好得多。
第三斧:借名人营销,传播企业正面信息
2014年10月1日,头一锅单县羊肉汤酒楼正式开业。开业当天,恰逢十一假期,回单县探亲访友者特别多,头一锅生意火爆,包房和大厅所有台面全满。
而黄金假期之后,应该如何做品牌传播呢?
有一天,我偶尔向姬总询问哪位名人喝过单县羊肉汤,姬总告诉我,刚来的厨师时红升给国家领导人做过羊肉汤。和时红升确认之后,我兴奋不已,并向姬总建议,最好给时红升一个承诺,一年给他开一百万元的年薪。
姬总瞪大眼睛,说:“不行啊,我哪里有钱给他开一百万?”
我笑了:“如果时红升给你一年赚了三百万元,你可以给他一百万吗?”
姬总说:“可以啊。”
我问时红升:“你们按照这个条件签一份合同,你愿意吗?”
时红升同意。
于是,他们签了一份简单的工作合同,约定了年薪一百万元的条件和支付方法。
而这个决定,不仅让厨师时红升的工资翻了十倍,也为头一锅做了一次大范围的有效宣传。
而后,头一锅的销售额直接窜到每天3.5万元以上,春节前后更是达到每天六七万元。2015年,头一锅连续开设了三家店,扭亏为盈,并在当地打开了一定的知名度。
头一锅之所以能起死回生,最大的原因应该是创始人的决心。只有创始人坚定了改革的决心,企业才能如此彻底地改头换面。很多餐饮老板,想改却不敢改,或者不敢从大处着手,只是小打小闹,这样的话,改进会非常慢,且不容易见效。而我们团队在给这家酒楼改名字的时候,也发现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原来以为聚焦到一个品类单县羊肉汤,就相当成功了,结果还能闪出“头一锅”的灵感,并最终将头一锅的美食文化演绎出来,实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