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中国高校创建特色大学的历史考察
1.3.1 历史的回溯
中国高等教育与大学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殷商时期的“右学”、“辟雍”,或汉代的“太学”,其培养目标是有学识的官吏;也有学者认为,应追溯到宋代的“书院”,其培养目标是德智兼备的通才型儒生。不管是殷商时期,还是汉代或宋代,那时的大学教育封闭于社会经济,所培养的高级人才是单一的、未分化的,还根本谈不上人才的培养规格。
1.现代高等教育的诞生
近现代严格意义上的中国高等教育,始于1898年京师大学堂的建立。从此西方的高等教育理念、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被全面引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有所联系,然而,从本质上来说,京师大学堂还是一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书院式学堂”。按照现代教育的分类标准,那时的大学只是培养人文学科领域的研究型人才。
1904年1月颁布的《癸卯学制》,作为近代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被付诸实行的学制,从制度上规定了大学除了培养人文学科领域的研究型人才外,也要培养近代中国走“强兵富国”的工业化道路所急需的各类应用型人才。如《奏定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规定,“高等工业学堂招收普通中学毕业生,授以高等工业学理和技术,使之将来可经理公私工业事务及各局厂工程师或充当各中等工业学堂教员和管理员为宗旨”。
1911年辛亥革命的胜利,推动了高等教育改革。在1912年至1927年的民国北洋政府期间,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先学日本、后学美国的改革运动。1912年10月,由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的《大学令》规定:“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分文、理、法、商、医、农、工七种。以文、理两科为主,须文理两科并设;或文科兼法商二科,或理科兼医农二科,方称大学。”中国大学的职能除了科学研究外,开始注重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但是,当时凡是称得上大学的,其类型主要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2.国民党统治时期的高等教育
1927年至1949年国民党统治期间,中国大学全面推行美国模式。1929年7月颁布的《大学组织法》规定,大学的教育宗旨是“研究高深学术,培养专门人才”;高等教育机关分为大学、独立学院、专科学校和研究院四种。大学分文、理、法、教育、农、工、商、医各学院,必须具备三个学院以上者,才能称为大学;大学的设立分为国立大学、省立大学(或市立大学)和私立大学。由于旧中国的社会经济与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尽管在此历史时期中国办出了一批高水平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如清华大学和交通大学等,但是从总体上来说,大学教育与社会经济的互动是有限的,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地方性特色大学尚未形成。
3.新中国成立后的高等教育发展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对于各类高级人才的需要,也由于受当时的政治及意识形态的影响,中国的高等教育开始抛弃美国模式,改学苏联模式。1952年教育部根据“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的方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工作。调整后的大学类型主要分为综合大学(设文理学科)和专门学院(按工、农、医、师范、财经、政法、艺术、语言、体育等学科分别设置)两种。
“院系调整”后的高校办学模式适应了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使有限的教育资源的利用更加集中,各类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更为明确。然而,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办学缺乏自主权,高校服务于社会经济的方式是被动的,因而,在整个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的大学谈不上具有办学特色。即便个别重点大学因为拥有优势学科而存在一定的特色,这些特色也是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或行业管理部门塑造形成的,而不是由于大学主动服务于社会经济,经过自身的努力,积极创建和凝练形成的。
4.改革开放与高等教育的新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期,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中国的高等教育开始全面改革。高教模式在总体上从苏联模式复归美国模式,并吸取世界各发达国家的长处,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积极进行跨地区、跨部门的联合办学;调整专业设置,大力发展应用性学科;建立教学、科研和生产联合体(后称“产学研合作”)等改革,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大学的办学面貌,使教育主动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理念得以确立。
至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一步加快了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1993年推出“211工程”计划,即面向21世纪集中力量办好100所左右的重点大学。1998年5月,中国又推出“985工程”计划,以期为迎接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学。然而,这些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举措仅仅与“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的理念与现实相适应。担负起面向区域经济培养大量应用型人才的许多地方性大学,由于游离于“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外,其发展得到抑制,不能满足经济建设的需求。
1.3.2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阶段
当跨入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地发展到“大众化教育”阶段,一大批地方性大学在政府支持与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大规模扩展办学外延。然而,不少地方性大学不适当地把定位目标也瞄准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在与“211工程”和“985工程”大学同台竞争中,由于其办学模式缺乏特色,发展遇到瓶颈。
为了解决中国大学发展到“大众化教育”阶段所遇到的新问题,在政府层面和学校层面上出现了一些对策,如实施高校教育评估,在一级指标“办学指导思想”和“特色项目”指标中引导各高校创建特色大学;各大学通过制定发展定位规划,确立创建特色大学的理念与目标,并在实践中落实各种可行措施。这些对策有助于特色大学的形成。
客观上来说,在高等教育尚处于“精英教育”阶段,中国已经诞生了一些特色大学,我们不妨称为“传统特色大学”,它们是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淀凝成的。我们认为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通过积极创建将形成一批“现代化特色大学”,这些大学有别于“传统特色大学”。我们认为,作为一种高等教育宏观调控战略,发展一批与“211工程”和“985工程”相对应的“现代化特色大学”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