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成效的学习方法:康奈尔大学最受欢迎的学习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 怎样形成联结性的学习

“形成联结”或者“联结的形成”,是指一个联结的强度从无或很小到强的增加过程。如果是联结强度从一定的强度向更大的强度增加时,我们称之为“增强联结”或“联结的增强”。当然,它们并没有不同的意义。

有人认为,“联结”就是一个特定反应跟随一个特定情境而发生的概率。我认为这是错误的,如若不然,就可以用一些诸如“结合”“连接”“关系”等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词语来代替“联结”这一词语。而真正的“联结”除了指一个反应跟随一个情境而发生的概率之外,还应包括与之相平行的生理事件、条件,或者构成联结的生理事件、条件。这样,“联结”这个词才显得没有偏见。

学习,是由情境与反应之间的强度变化、新反应的获得以及对于情境与反应之间变化的敏感性和注意力所构成的。这些强度变化对于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到现在为止,我对学习所做出的解释是非常简单和肤浅的。很多人会提出以下异议:首先,在一个情境之下,应该包含很多的刺激或者外部情形,除了一个特定的S1之外还有哪些刺激跟这个人有关?很显然,“64的立方根是什么”“7×9等于多少”只是这个人所接触到的很小一部分而已。其次,这个人当时做出的那些反应占据他全部行为反应的分量是多少?他当时除了“我不知道”“4”之外,肯定还有其他的行为反应,比如呼吸、看着发问的人等。再次,一定的情境引发相应的反应,那么是情境S中的哪一部分或者哪些因素引发了R这个特定的反应呢?毕竟在现实条件下,全部的情境和反应之间是非常复杂的。最后,情境S在什么时候停止,而相应反应在什么时候发生呢?

这些问题和其他一些更加细致的问题、限制都是合理的,我们应该在适当的时候为之做出讨论与解释,但是,现在我觉得没有讨论与解释的必要。虽然情境、反应、联结和联结强度这些术语简单和浅显,但对于我所描述的关于学习的事实和理论确实是非常方便和有帮助的。现在,我不想对这些术语进行区别与处理,直到需要的时候,我才会做出处理。

经过对这些问题的调查,我们得出了这样一个事实,这是我们首先予以考虑的:当一个人连续多次面临同一个情境时,会发生什么状况?现在假设这个情境保持不变,然后将这个情境重复多次,比如重复1000次,再要这个人做出反应,那么将会发生什么呢?这就是我们现在希望确定的事情。这个问题就是说当所有因素都不改变的情况下重复这个情境所产生的结果。

我们可以进行一个实验,大家可以想象测试者是你自己:


现在这里有一张桌子,桌子上面有一个笔记本、一支铅笔。现在要求你坐在桌子前面闭上双眼,快速地画出一根4英寸的直线。于是,你闭着双眼一次又一次地在笔记本上快速地画着直线,意图将每条直线都画成4英寸,你就这样一直画下去,日复一日,直到画完3000条为止,而且自始至终你都闭着眼睛。这个实验的情境几乎相同,你对这个重复出现的情境做出了相应的反应——快速地在笔记本上画4英寸的直线,并且重复了3000次。


表1-2-1就是这个实验的结果。从中可以得出两条原理:(1)多重原理或者叫多样性原理;(2)简单重复情境没有引起学习的原理。

第一次实验所得出的反应,即从4.5英寸变化到了6.2英寸;第二次所得出的反应,即从4.1英寸变化到了5.5英寸;第三次实验所得出的反应,即从4.0英寸变化到了5.4英寸。后面的实验都类似。在此实验中,直线的变化范围一直处于3.7英寸到6.2英寸之间。面对这种我们基本能掌握的几乎相同的实验情境以及完全由我们控制的、条件几乎相同的测试者所做出的反应,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种结论:这种反应是多样的。而在另一个实验中,测试者被要求拼写实验者发出的由三个无意义音节组成的一系列单词中的e的长音,比如“kaca-eed'-aud, weece'-ol-eet, kawl-awteez'”。测试者所做出的反应也是多样的,有时写出e,有时却写成了ee,甚至写出了ei或i。导致测试者反应多重性或多样性的原因是在不同的时刻,测试者的大脑、神经、肌肉活动存在细微的差异。

表1-2-1 测试者T每次坐着闭眼画4英寸直线的反应情况

(续表)

表1-2-2 表1-2-1中反向的反应数据统计

(续表)

通过这一实验,我们可以知道,即使这一情境重复了3000次,也没有引起测试者学习行为的发生。因为测试者第11、12次画的直线与第1、2次画的没有区别。表1-2-2则表明了反向实验的结果。然而,如果人们不了解这一特点,就会认为这一现象是学习的结果,甚至很多心理学专家也会这样认为。

过去,有人认为简单、多次地重复某种情境能够引起学习行为,而对于“如何学习”始终搞不懂。甚至在一个著名的理论中,将“学习”解释为S→R联结强度由低频率向高频率增加的倾向。在我们进行的“闭着眼画4英寸直线”的人类学习实验中,测试者第一次画的直线里面频率最高的是5.0、5.1、5.2、5.3,它们出现的次数为106次,而其他直线出现的频率比较低,如果根据上述理论推测,那么在第二次实验以及后面的实验中这四种长度出现的频率将得到增加。

然而,这种推测并没有在后面的实验中发生。5.0、5.1、5.2、5.3四种反应出现的频率并没有比4.5或4.7出现的频率高多少。在“拼读长音e和其他声音”的实验中,也出现了类似现象。比如,我们知道,在单词中发声为“s”的字母中,直接由“s”发声的频率比由“c”或者“ss”发声的频率高得多,在我们的实验中,由“s”发声的频率是其他字母发声频率的12倍。但是,随着情境的简单重复,这个频率没有得到增加。这个s长发音依然是其他发音的12倍,并没有因为情境的重复而变成13倍、14倍。在其他字母发声实验中,比如“拼读长音‘o'”和“拼读长音‘a'”的实验,其结果也是一样的。可见,这些联结频率并没有得到增强而在其他频率中脱颖而出。在我们实验前,这些联结频率的比值为41(2064516),而实验之后,这个比例没有改变,依然是41(202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