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最美极客:一个强迫症患者的自我救赎之路
(美)梅丽莎·博伊尔更新时间:2023-12-29 14:46:51
最新章节:注释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主人公梅丽莎·博伊尔因为患上强迫症和恐呕症,人生一度处于最低潮阶段。那时,她经常饥肠辘辘,只因为害怕呕吐。为了让自己不感染病菌,她尽量不出门。患病使她虚弱不堪,找不到活下去的出路,连她自己都认为自己无药可救了。但她并没有就此放弃,通过治疗和其他方法,最终她“冲破黑暗”,找到了一种让自己精神更健康的方法,寻找到自己热爱的职业,并为自己创造了美好的未来。本书讲述了梅丽莎是如何理解自己的强迫症和恐呕症的,最重要的是,如何从这些症状中恢复过来的。通过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她希望可以帮助更多人发现自我,勇敢地创造美好的明天。
译者:闻俊杰
上架时间:2020-10-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美)梅丽莎·博伊尔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写给中国人的心理科普书(共五册)
那些被压抑的不良情绪需要合适的出口,强求完美只会让自己更焦虑。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打破枷锁,过不内耗的人生。三甲医院医生写给中国人的心理科普书,从临床案例展开,摆脱强迫症、抑郁症、妄想症、讨好型人格……心理29.1万字 - 会员
关系的重建
这是一本写给为人际关系困惑的人们的情感关系导航指南。22篇情感暖言,总有一篇会让你看到自己与父母、朋友、同事、爱人等相处模式。书籍从“好好爱自己”“与人舒服相处”“持续优于昨天”“接纳现实模样”四个方面,给予希望寻求良好关系或想要改善自己与他人关系现状的读者幸福生活的方法论,帮助读者探寻舒适的相处模式,重建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心理6.7万字 - 会员
原生家庭创伤和疗愈
本书围绕如何为自己的孩子建造一个功能完善的原生家庭这个核心,从原生家庭对人的深远影响、亲子矛盾、拯救自我、挽救原生家庭以及人们对原生家庭的认知和重新认知等几个方面,对原生家庭问题行了全面解读和重新建构,以使人们对健康和不健康的原生家庭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原生家庭问题形成的原因有所了解和领悟,会使目标读者能够更容易理解自己的父母和自己有问题的原生家庭,有助于为自己的孩子构建一个更加健康、更有利于孩子心理13.7万字 - 会员
美人鱼去看心理医生:自我觉醒的心旅行
每位女性都应该是一条美人鱼,畅游在蔚蓝的大海里,唱着美妙的歌。在旁人眼中,易晴的生活趋近完美:丈夫爱她,女儿乖巧,领导赏识,同事友善……然而,只有她自己知道,她这条美人鱼,发不出声音:两点一线的生活让她倍感疲惫与压抑。为了顾家,她默默放弃了外派升职机会,眼睁睁看着别人取而代之,大放异彩。易晴不知道:为何自己的内心有那么多冲突?如何才能兼顾好个人与家庭?怎么活,才能活出完整的自己,唱出美妙的歌?在心心理10.5万字 - 会员
心灵书写:让写作通往疗愈
“心灵书写”也叫“疗愈书写”,让人们通过写作,揭开潜意识隐藏的真相,看到自己真实的需要、纯粹的情绪,以及被隐藏多年的内在小孩。本书的重点不在于理论,而在于练习:书中的练习具有心理咨询的意味,展示了心理咨询的部分功能——宣泄、外化、反复面质、循环提问、自由联想等,让读者通过一个个练习,逐步深入自己的内心与感受,最后找到疗愈方法,于字里行间找到强大生命力。心理14.3万字 - 会员
轻疗愈:敲除疼痛
从释放情绪开始,缓解身体疼痛,创造健康、丰盛、快乐的生活。作者提供了一种令人震撼的疼痛缓解方法和步骤详细的敲击方案,手把手地教你通过敲击9个部位,释放被压抑、被隐藏的情绪,有效缓解慢性疼痛。作者将帮助你从表面的疼痛,逐步深入探究疼痛产生的原因,努力挖掘出疼痛背后每一层面的情绪。你将学会许多疼痛疗愈技巧,例如:释怀过去、处理愤怒、建立个人边界、正视医生诊断结果等。跟随本书练习,不仅能够有效处理短时和心理12.8万字 - 会员
请你千万次拯救自己(全2册)
《请你千万次拯救自己》上册为“抑郁家庭家长与孩子的真实故事”,下册为“青少年抑郁症家长行为指导手册”。上册的真实故事分为8个对照组,是家长视角与孩子视角的对照。家长视角的8位讲述人有爸爸也有妈妈,故事中每个孩子的遭遇、症状和每个家庭的创伤、走出来的过程都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是,这些故事中的爸爸妈妈都获得了宝贵的成长,并获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孩子视角由8个孩子亲身讲述自己的抗郁经历(还有1个抑郁症心理17.1万字 - 会员
心理治疗艺术之治疗师培训手册
书中4个核心主张,10个暖身训练,50个培训练习,聚焦于运用体验式方法来开发治疗师的潜能,是治疗师一辈子都需要钻研精进的“成功秘籍”。《心理治疗艺术之治疗师培训手册》的精华在于深刻体验,而不是知识理论。萨德老师坚信,“心理治疗不是把理论套到个人身上,而是为个人量身打造适合的疗愈”。书中的练习有助于每个治疗师找到自己的独特风格,为不同的来访者打造不同的疗愈。心理11.3万字 - 会员
好的心理治愈只需一次:《了凡四训》的心理学解读
中国传统文化从来就不缺好的故事,缺的是好的解读。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了凡四训》,拨开了生命重建的重重迷雾——袁学海信命、认命,最后躺平,“澹然无求矣”,其实是陷入了心理学上的“习得性无助”。他心如死灰,“终日静坐,不阅文字”,感受不到活着的意义,恰恰是抑郁症的表现。在栖霞山中,云谷禅师与袁学海那场惊心动魄的对话,活脱脱就是无与伦比的心理治疗,仅仅通过一次,就让他获得了治愈。之后,袁学海改名袁了凡,心理9.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