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区域文化研究(第二辑)
卜宪群主编更新时间:2022-04-08 18:18:01
最新章节:内容简介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区域文化不同于地域文化,地域文化往往只着眼于对一地之文化的认识,而区域文化则包含了对一个国家或民族整体文化的深切关怀。《中国区域文化研究》主要刊登与中国区域文化的理论和创意研究相关前沿成果,包括笔谈、理论反思、专题研究、文化创意、特色史料等栏目,从理论到实践、从研究到梳理、从史实到史料,全方位地观照中国区域文化研究的各个面向,以期为中国区域文化的研究者提供尽可能全方位的高端发文和交流平台。
上架时间:2020-11-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卜宪群主编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人神之间:湘黔桂界邻地区飞山公信仰研究
本书作者深入湘黔桂界邻侗苗等族群聚居的田野,从共时性与历时性的视角,综合考察了飞山公杨再思从“杨氏祖先”演变为“土著”神明,并跨越地域、族群等界限成为一位重要的区域性神明的历史过程及当下民众多元化的信仰实践。自宋至清历代中央王朝都曾致力推行的神明“标准化”“正统化”,只是该区域社会中信仰演变的一种可能趋向,而不同时期特定区域社会空间中,人们基于客观条件与主观需要展开的飞山公信仰实践,则再现了这一信文化21.4万字 - 会员
儒家文化与近代会党
会党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是社会史研究中既具历史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一个重大问题,本书对从晚清至民国时期会党与儒家文化之间的关系作了深入考察,依次论述了儒家家庭道德规范对近代会党组织规范的影响、儒家重义轻利的道德规范对会党处理义利关系的影响、儒家忠君观对近代会党忠君观的影响、儒家政治道德规范对近代会党政权的影响,还以近代洪门为例,论述了儒家民本思想和“仁爱”规范对近代会党组织性质的影响。文化22.3万字 - 会员
多面折射的文化光影:中国文艺批评家、作家访谈录
1995年至2010年是时代转型与文化艺术格局急剧嬗变的历史时期,围绕文化全球化、文化地球村的历史语境,形成了种种文化思潮热点、文学艺术焦点与学术研究的亮点。作者沉浮于时代的波峰浪谷,选取30位有代表性的文艺批评家、作家进行访淡,内容涉及社会转型视阈下文学艺术的生态与选择、消费主义语境下当代文化思潮的流变、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共融与互仿、全球化语境下的诺贝尔文学奖、同学热与读经现象、“非遗”保护文化25.9万字 - 会员
民俗学视域下的鲁迅与传统文化研究
本书从鲁迅所置身的民俗文化场域入手,以辩证的视角对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予以认真、系统地考察。着重从鬼文化意象、宗谱文化意象和水文化意象探讨鲁迅怎样借助民俗文化意象实现对个人感情和文化思想的表达;同时通过对鲁迅作品中与女性相关的民俗事象描写的梳理,探讨其文化批判、女性塑造和民俗文化三者之间的秘密贯通和彼此照应;其次通过对鲁迅笔下文化英雄形象中积极民俗文化因子的挖掘,揭示鲁迅文学世界中诗意的想文化18.3万字 - 会员
中国越学(第七辑)
《中国越学》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绍兴文理学院越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定期出版物。主要研究领域是江南及两浙文化、越地文化。本辑是第七辑。大致由中国戏曲史视野中的江南暨越地戏曲研究、越地先贤研究、越地文化史研究三个板块构成,对越文化进行了深入探究。文化37.4万字 - 会员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
当前中国的崛起正处在关键时期,必须树立“文化立国”新理念,使文化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根据中央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系列重要文件精神和国家新近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要求,结合当前各地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形势,要全面增强中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活力,营造文化经济的发展优势,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管理方式,本书即以此为研究背景,从唯物主义历史观与马克思社会文化18.6万字 - 会员
《智慧珍宝》翻译、注释与研究(全2册)
《智慧珍宝》是伊斯兰教苏非主义的集大成者、“最伟大的精神导师”——伊本·阿拉比(1165~1240)的代表作,被奉为理论苏非学或理论灵知学最核心的经典文献。本书在参考多种权威注释本、译本及相关研究著作的基础上,着力从语言、义理、术语等方面对《智慧珍宝》进行了翻译、注释和解读,以期读者能更深入地了解伊斯兰思想和文化。文化39.1万字 - 会员
唐代朝野政治与文化研究
本书主要探讨唐代朝野政治与文化发展。全书分上、下编。上编涉及初唐时代重要人物尉迟敬德、武则天与狄仁杰、姚崇事迹,以及唐朝与武周政权交替时期朝野政治演变,永泰公主与懿德太子关联问题,新出土的武氏家族后裔石刻墓志探讨等。下编首先考察唐代饮食与官场政治,涉及唐代仕宦的饮食观、唐代的献食、政事堂食、廊下食、公厨、道教徒的养生饮食,相信对当今社会会有所启示。其次论考唐代帝王巡幸文化、唐代都市佛教文化的交融与文化27.1万字 - 会员
扶箕迷信的研究
《扶箕迷信的研究》是许地山所著的一本关于扶箕这一活动的研究书籍。书中通过收集中国古代文献(多为笔记小说)中的132则故事,详尽记述了扶箕的起源、形式以及古人借此想达到的目的。扶箕起源于唐代的“紫姑神”,古人在特定时间于厕间或猪栏边迎紫姑神以卜问未来之事。其形式多样,降笔的箕仙来源复杂,包括道教仙人、古代忠烈官臣、文人墨士等,箕仙会预告诸如试题、功名、生死、国事等事情,还能与人酬唱(如遣兴、唱和、猜文化6.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