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儒家文化与近代会党
更新时间:2025-04-24 20:22:29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会党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是社会史研究中既具历史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一个重大问题,本书对从晚清至民国时期会党与儒家文化之间的关系作了深入考察,依次论述了儒家家庭道德规范对近代会党组织规范的影响、儒家重义轻利的道德规范对会党处理义利关系的影响、儒家忠君观对近代会党忠君观的影响、儒家政治道德规范对近代会党政权的影响,还以近代洪门为例,论述了儒家民本思想和“仁爱”规范对近代会党组织性质的影响。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9-09-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先秦至清伯夷叔齐传说的意义考辨
伯夷叔齐的传说从产生以来,各个不同阶层的人,各个不同领域的人对其评价各不相同,但是都建立在同一事件的基础之上,经过了岁月的淘洗,其中所蕴含的意蕴因为角度不同而更加丰富,故事所展现的价值观也在众多的阐释与演绎中呈现多元化。本书通过对文献资料的阅读,对众说纷纭的观点进行考辨,理清其渊源和相互的承传关系。追本溯源、尽可能细节化地考辨、梳理清楚各家观点中相互抵牾的部分,参考各家研究方法和角度,无论是学科的文化22.3万字 - 会员
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研究
本书包含对于丝绸之路及其交通路线的研究,丝路沿线古代城址、关隘的调查考证,丝路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敦煌文化研究几部分。书中对于丝绸之路研究中若干学理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通过多年来持续地在丝路沿线的实地考察,对于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的交通路线、丝绸路上遗存的一批古代城址、关隘驿站的位置及其历史变迁等做了必要的探讨,摸清了其历史面貌;同时对于丝路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特点、作用和价值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考察,文化27.4万字 - 会员
鲍德温文学之宗教研究
詹姆斯·鲍德温是美国20世纪黑人文坛上与理查德·赖特、拉尔夫·埃利森齐名的重量级作家。他皈依基督教又背离上帝的传奇人生为其文学创作着上了浓厚的宗教底色,彰显了鲜明的世俗宗教倾向。本书将鲍德温的小说、戏剧、杂文、诗歌等均纳入观照视野,以宗教哲学、存在主义、境遇伦理学、神话原型批评等理论为指导,勾勒出鲍德温曲折离奇的宗教心路历程,探讨了其宗教思想对基督教的创造性传承与改写,揭示了其旨在释放生命本真的世文化23.2万字 - 会员
民族文献遗产隐性信息保护研究
本书以民族文献遗产中的隐性信息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隐性信息的表现特征,在对其保存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探讨制约其保存的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从隐性信息提取方式、语言文字传承人的培养、内容存储再现形式、活态原生性传承保护的社会环境保障、显性化传播途径的创新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全面的综合探索。本书可供政府部门、文化遗产机构、民族古籍文献保护机构从事文化遗产管理的工作人员,尤其是文献遗产保护机构从事遗产保护、文化18.2万字 - 会员
《意义的逻辑》与卡罗尔的胡话文学
本书为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卡罗尔的胡话文学与德勒兹《意义的逻辑》”研究成果之一,它试图较为全面深入地探究德勒兹的哲学著作《意义的逻辑》与儿童文学作家卡罗尔的“胡话”作品之间的密切关系,揭示前者独到的理论视角和后者作品中深刻的哲学内涵。本书阐释了德勒兹如何以斯多葛派哲学家的思想和概念为理论基础,借用卡罗尔的诸多悖论和“无意义”来建构他的意义理论,也探索了德勒兹如何运用后来被他摒弃和批判的精神分析文化20.6万字 - 会员
多面折射的文化光影:中国文艺批评家、作家访谈录
1995年至2010年是时代转型与文化艺术格局急剧嬗变的历史时期,围绕文化全球化、文化地球村的历史语境,形成了种种文化思潮热点、文学艺术焦点与学术研究的亮点。作者沉浮于时代的波峰浪谷,选取30位有代表性的文艺批评家、作家进行访淡,内容涉及社会转型视阈下文学艺术的生态与选择、消费主义语境下当代文化思潮的流变、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共融与互仿、全球化语境下的诺贝尔文学奖、同学热与读经现象、“非遗”保护文化25.9万字 - 会员
《白鹿原》的文化透视
本书是一部透视白鹿原的文化价值与意义的著作。全书共分八章:第一章文化寻根与价值重建,主要探讨陈忠实与文学寻根;中国文化中的两条根——学为好人与创世事。第二章中国乡土社会的肉身崇拜与阉割。主要探套中国乡土社会的肉身崇拜;羞涩、遮蔽与阉割。第三章共在中的自我与他人。主要探讨存在就是我和他人共在,共在中的成德者——鹿性“好人”;共在中的狼性“恶人”。第四章为历史而烦。主要探讨乡土人生为“历史”而生;乡土文化17.4万字 - 会员
牧野地理
本书是“牧野文化研究丛书”中的一本,主要介绍牧野地区的地理概况。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牧野的地理区位与历史沿革,主要介绍了牧野所处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地理位置和所辖政区的历史演变;第二部分为牧野自然地理,生动地描述了牧野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自然资源等自然环境与自然条件;第三部分为牧野经济地理,系统阐述了牧野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历史、发展、结构与地域文化22.6万字 - 会员
瞿秋白文化思想研究
瞿秋白短暂的一生为中国文化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做出了突出贡献,留下了宝贵的文化思想遗产。本书追寻阐释了瞿秋白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进路,即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结合所依循的传播、选择、融合、创新路径;恢复呈现了瞿秋白心目中无产阶级新文化的系统结构内涵,即从瞿秋白文化观衍生出的文化体系所涉及的表达符号、活动实践、价值意义各个层面的新文化建设方案;探讨评析了瞿秋白文化思想的特点、贡献、不文化21.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