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玄幻
  • 都市
  • 历史
  • 科幻
  • 轻小说
  • 文化
  • 中国文化
  • 文化史
  • 各国文化
  • 文化研究
  • 随笔
  • 文化评述
  • 民族文化
  • 理论
  • 神秘文化
  • 民俗文化
  • 地域文化
  • 非遗
  • 文化交流
  • 文化事业
  • 文化产业
  • 比较文化
  • 会员

    西南联大通识课(套装共6册)

    《西南联大文学通识课》是联大文学院的天才、鬼才、怪才、狂士们的渊博之识、神奇之思的精华。《西南联大历史通识课》一书按通览与专讲纵横史学。《西南联大逻辑通识课》是中国逻辑学开山宗师金岳霖教授与其得意门生殷海光教授二人教学与研究的结晶。《西南联大诗词通识课》分上、下两编及一堂附加课,上编“中国诗学七讲”,下编“中国特色之律诗研究”,附加课“一堂词的赏析课”。《西南联大艺术通识课》详细讲解中国美术、中国
    理论90万字
    3.2万人气
  • 会员

    北大国学课

    《北大国学课》是一本轻松、好玩、全面而又渊博的书,它带领你穿越时间的阻隔,走入中国文化的深处,领略她优美而深厚的人文风光;它带领你跨越地域的障碍,随时随地都能走入北大课堂,聆听国学大师们充满智慧的声音。史、儒、佛、道、法、兵、中医、易经、礼节、饮食等等,这里无所不包,等待你的探索。
    理论19.3万字
    3.1万人气
  • 会员

    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

    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拥有四五千年连续不断的文明发展史的国家,文化积累之丰富,传统价值观念之持久稳定,都是世界文明史上少见的。本书研究近代文化转型,即自晚清以来中国文化从中古的、与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相适应的文化,转变到近现代的、与基于人民自治的民主制度相适应的现代文化,这个过程至今仍在继续。书中比较清晰地描绘出近代文化转型的基本轨迹,揭示出此次转型的外在条件及其内在机制,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理论31万字
    3.1万人气
  • 会员

    S/Z

    《S/Z》是一本标志性的理论著作,它既是罗兰·巴特文学思想的一次发展,也是所谓的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转变的一个里程碑。而这所谓的标志性的里程碑,就是罗兰·巴特从过去那种单纯地运用符号学和结构主义叙事学的相关语言及文学理论,把文学作品当作一个完整的对象,当作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和总体性的精神现象来看待的指导思想,转变成了把文学作品看成是一种文本,一种文本的动态构形过程,更多地呈现为片断性、发散性和游
    理论22.2万字
    3.1万人气
  • 会员

    流行体系

    《流行体系》是贯穿巴特前后期思想、具有转折上独特地位的著作,而且从研究(1957—1963年)到出版(1967年)历时十年。它强调以符号学理论为背景的建构方法,把流行服装杂志作为一种书写的服装语言来分析,由此解答了流行体系既是不断变异又是永恒回归的双重个性,并且认为服装作为交流工具,我们的穿着方式是根据我们时代的惯例表达我们对于自己想要成为何种人所怀的希望。罗兰·巴特的《流行体系》,相当详尽地诠释
    理论19.5万字
    3.1万人气
  • 会员

    中国文化地理概述(第四版)

    本书是在《中国文化地理概述》(第三版)的基础上修订完成,本版修编的重点是加强建筑文化地理和园林文化地理两章。这两章涉及的内容是当前中国文化地理学科的生长点。全书共分十九章。分别讲述了文化的结构和价值、中华文化述要、中华文化区域差异的背景、语言、文学和艺术的区域差异、戏曲的分布与地域性、饮食文化的区域差异、建筑文化的地域差异、园林文化的地域差异、人才地理特征、区域文化和文化区划、华北文化、华东文化、
    理论22.6万字
    3.1万人气
  • 会员

    诸子言思:墨子 荀子 韩非子 管子

    本书为传统经典《墨子》《荀子》《韩非子》《管子》的现代和解本,内容结构包含原文、语译、和解三部分,原文甄选经典底本、再现古文风范,译文参考通行译本、白话流畅通达,和解遴选中外典籍、汇注思想源流,有助现代读者重读“我们的经典”,更好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理论16.7万字
    3.1万人气
  • 会员

    四书释义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是儒家的经典古籍,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钱穆先生所著《四书释义》分为《论语要略》《孟子要略》《大学中庸释义》三个部分,对“四书”作出阐释与发挥。其中《论》《孟》两书裁为要略,分门别类,提纲挈领,有助于读者把握两书要领;《学》《庸》则为其释义,备列全文,使学者体悟篇中宏旨。本书已经是经典著作,深受读者喜爱。
    理论16.6万字
    3.1万人气
  • 会员

    从《古事记》探究日本皇室起源的神话

    日本天皇文化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日本文化的谜题之一,日本天皇制自确立一千多年来没有发生过易姓革命,具有浓厚的政治文化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了解日本天皇制度,就无法把握日本历史文化。本书通过分析《古事记》中关于日本皇室起源的系列神话,探究日本天皇制的理论基础和发展脉络,为读者进一步了解日本历史文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界,以期加深中日两国历史文化的交流。
    理论29.1万字
    3.1万人气
  • 会员

    文明与地理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当前世界有近200个国家,它们之间各种复杂关系是代表几千年来各种文明兴衰与相互影响的结果。这种错综复杂、千头万绪的关系中是否存在着一定的因果联系,成为一个难解之谜。本讲想从文明与地理环境关系来探索其间的关系。在古代想从农业的起源来探索东西两半球的文明古国出现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到其后,为什么希腊、罗
    理论1.9万字
    3万人气
  • 会员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及其话语路径研究

    本书沿着“走近葛兰西、辨析葛兰西、走出葛兰西”的研究路径,在评析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延展,尝试性提出了“WWWH话语领导权”理论和“弹性边界三阶论”,并在当代国际政治交往语境中运用葛兰西思想分析比较了中国的“互不干涉内政”外交话语和瑞士的“中立”外交话语,是一种“西为中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尝试。
    理论21.8万字
    3万人气
  • 会员

    文人的情怀:中国文化演讲录

    书稿荟萃2013年以来,著名作家熊召政“中国文化”演讲文稿近20篇,通过解读中国历史人物和经典诗文,“珍珠”串线,阐释中国文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品格和情怀,内容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文人的忧患与焦虑、兴奋与冲动,文化竞争力与文化认同和张居正变法对当今的启示等主题。文字诙谐典雅,谈古论今,高屋建瓴,发人省思。
    理论12.4万字
    3万人气
  • 会员

    文化管理学导论

    本书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视角,对“文化管理”范畴进行了“三重”解读,并在对中国文化管理实践的现实关照下,形成了“四个层次十二章节”的布局框架,集中探讨了文化管理构成要素、文化管理模式、政府文化管理、文化企业管理、文化社会治理、文化产业集群管理、文化项目管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体制改革等当下文化建设领域的关键性主题,形成了对文化管理的系统解释。
    理论36.9万字
    3万人气
  • 会员

    国学大师谈国学

    《国学大师谈国学》由概览篇、明德篇、资政篇、修身篇、齐家篇、史鉴篇、艺文篇、问学篇、宗教篇、交流篇10篇构成,主要包括:邓实:古学复兴论;陈独秀:寸铁·国学;马瀛:国学名称之由来;李大钊:今与古;成仿吾:国学运动之我见;闻一多:论振兴国学;曹聚仁:春雷初动中之国故学(节选);蔡尚思:国学二字之解释;张岱年:说“国学”;袁行霈:国学究竟有什么用等。
    理论23.5万字
    3万人气
  • 翻译之镜:文字的辨认与寻绎

    镜子是人类认识世界、识别自我的重要工具,也是用以理解翻译的一个重要隐喻。理想的翻译带领读者进入“镜中世界”,由“镜”及“境”,不偏不隐,客观再现它所映照的对象;而理想的译者则如镜子一般,内敛虚静,尽可能忠实于原作。全书经由概念的重思,字词的寻绎,进入生活的译境,探讨何为翻译,翻译何为,多维视角下对文学翻译的理论和实践进行辨析与探索。文本旅行和变迁过程中的丰饶世界,将在这奇妙的镜中之旅中缓缓打开,召
    理论10.1万字
    3万人气
  • 会员

    十三经讲座

    本书是夏传才先生的课堂讲录,全面吸纳众家研究成果之长,综合评述十三部经典的来龙去脉、旨趣意涵,又不断吸收新资料,边讲边改,历经十七年成书,深受欢迎,将古奥艰深、卷帙浩繁的十三部经典讲解得清楚明白、意趣迭出,是了解“十三经”的基本入门书。
    理论29万字
    3万人气
  • 会员

    思想在文学现场

    终南山所在的秦岭山脉是中国历史地理的显著标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形成了一个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同时也塑造了一种独特的自然人文之美。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过程中,需要实地研究中国的生态环境和生态观念,尤其是中国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由此所产生的生态美学观念对于建设生态文明至关重要。本书以终南山生态美学研究为基础,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观念基础和现实路径。
    理论23.6万字
    3万人气
  • 会员

    从地中海到黄河:希腊化文明与丝绸之路(套装全六册)

    希腊化文明是在亚历山大帝国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兴文明,是希腊古典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文明碰撞、交流、融合的结果。丝绸之路是汉代张骞通西域之后沟通东西方文明之间交往的大动脉。通过丝绸之路,中国文明与以希腊化文明为代表的西域诸文明发生了直接的接触,希腊化文明的遗产由此进入中国,并最终融入了中华文化的传统之中。本书共6卷,由30多位国内外专家合作撰写,以“文明交流—互动”为基本写作思路,旨在研究中希两
    理论177万字
    3万人气
  • 会员

    文化现代性的视觉表达:观看、凝视与对视

    《文化现代性的视觉表达:观看、凝视与对视》内容简介:从视觉哲学、视觉历史、视觉社会学和视觉政治学等角度,融合了传播学、社会理论、文化史、性别研究、后殖民理论、政治经济学等学科框架,多方面探讨视觉文化与中国现代意识生成之间的关系,分析的对象包括摄影、印刷、电影、电视、互联网、产外广告、博览会、奥运会、大型景观等各类视觉媒介与视觉现象。笔者希望做一个当代视觉文化的“游荡者”,从看似不相关和琐碎的文化现
    理论18万字
    3万人气
  • 会员

    言之有范:指尖上的文化思考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文化与科技、文化与金融、文化与旅游等嫁接发展将文化产业带入了一个大融合的时代。新时期,文化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机遇和挑战,作者基于近十多年来对文化产业的研究,试图把脉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理清2015年甚至未来几年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机遇、新态势,为各地政府顶层设计建言献策,为文化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指导,为文化产
    理论19.8万字
    2.9万人气
上一页3/11下一页
客户端 | 触屏版 | 帮助 | 反馈 | 举报
达人推广合作:https://kol.yuewen.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B2-20090059 B2-20090028
沪ICP备14016804号-3

客服电话(24小时):010-59357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