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青春期自我认知的发展
第一节 你也在思考“我是谁”吗?
——认识自我同一性
“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是否也曾想过这些问题?
如果你暂时还没有答案,请不要着急和担心,这是我们成长路上必经的探索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将来想从事的职业,以及想要达到的人生高度。
在探索过程中,你是否也希望找到一些方法来帮助自己去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呢?认识和了解什么是自我同一性也许正是你所需要的。
案例呈现
今天,班主任在班会课上宣布了高考选科的事宜,同学们都在兴致勃勃地讨论要选的科目,以后想读哪个专业。
静静说道:“我就听父母的,打算报考法律专业,将来成为一名体面的律师。”她眼中有些无奈。
东东眼神坚定,说:“我从小就想当个记者,为百姓报道事实真相是我的理想。我希望通过媒体传递正能量,让社会变得更美好。”
大家转头看向小波,小波迷茫地说道:“我不知道该怎么选。父母要求我大学学理工类的专业,但是我并不喜欢,可我也不知道以后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想做些什么,其实想这些问题让我挺烦躁的,我总是想不清楚。”
静静看着小波的迷茫表情,关切地说道:“小波,思考这些的确挺烦的,我以前也这样,后来我觉得听爸妈的也挺好的。不过,这个问题还是挺重要的,有时候你不想思考也得思考啊。”
小波说道:“是啊,但我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从小到大,身边的人包括老师都要我做一个乖孩子,所以我一直都很听父母的话,好像没有出过什么错,我要不也跟你一样,听父母的建议得了。”
东东听了有些着急:“父母确实比我们有经验,但他们也代表不了我们,我觉得这事儿还是得自己好好思考一下。”
小波继续说:“那如果要我自己想的话,我好像一直在作文竞赛中得奖,也许有一些写作天赋,选语言类的专业可能相对容易一些。但是读这些专业后,我也不知道以后要做什么,我怕选错。”说完小波叹了口气。
案例分析
当我们像小波一样,开始思考自己喜欢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未来想走怎样的路而暂时找不到答案时,这就表明我们正在进行自我同一性的探索。
自我同一性是指我们对于自己的身份、角色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理解和认同,包括对自己是谁、想做什么及自己的目标等方面的清晰认知。根据心理学家詹姆斯·马西娅的理论,自我同一性可分为四种状态:同一性获得、同一性延缓、同一性早闭和同一性扩散。
案例中的小波处于同一性延缓的状态,其特点是无法明确自己的身份和职业目标,缺乏对未来的明确规划和方向。小波在高考选科的问题上感到困惑和迷茫,他不确定自己喜欢什么,过去一直听从父母的话,这显示出他对个人身份和兴趣的探索较晚,还没有形成明确的个人特点或目标,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思考自己的兴趣和职业方向。
相比之下,东东展现了同一性获得的特征。东东从小就有明确的职业理想,希望成为一名记者,通过媒体传递正能量,为社会做贡献,职业目标和价值观清晰明确,已经达成了自我同一性。
而静静则表现出了同一性早闭的特征。静静听从父母的建议,决定成为一名律师,她的职业规划也挺明确,但更多的是受到他人的影响,自己似乎没有更多的思考和选择,缺乏对自己兴趣和个性的深入思考。这种早期确定的自我同一性可能会限制她在其他领域的开放性探索和发展。
最后一种状态——自我同一性扩散描述的是,一个人没有明确的方向,也不去积极探索,得过且过。处于这种状态的人是自我同一性发展最不成熟的,他们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生活,随波逐流。
看完上述分析,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觉得自己属于哪一种状态呢?我相信多数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像东东一样有很明确的自我认识和定位。值得一提的是,实现自我同一性达成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受到家庭、社会、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需要不断地思考自己的兴趣和职业目标,并根据自己的认知和探索做决策,才能逐步达到自我同一性达成的最终目标。
可能影响自我同一性达成的因素
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静静想成为一名律师便是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家长和社会对法律行业从业人员的认可的影响。小波想听从父母的要求选理工类的专业也是类似情况。这些家庭和社会环境中的观念和期望会在无形中影响我们的认知和选择。
受教育过程中的影响:小波提到老师和家长都希望他做一个乖孩子,这种教育氛围有可能会让他的兴趣和个性得不到发展,导致他对自己的认识不够深刻。
个体自身的认知和探索:东东从小就确定自己想做记者,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他对自己的兴趣和职业目标有了探索和明确的认知后得出的结果,因此他的自我同一性达成相对较早。
自我成长方向
青春期的我们正处于自我同一性探索的关键阶段,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在这个阶段,我们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的身份认同和价值观,探索真正的兴趣所在。这个阶段会伴随着一定程度的迷茫、不安或无法确定自己真正想追求的方向的困扰,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这种困扰并不意味着错误或失败,相反,它是成长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我们才能够了解自己的优势、兴趣,从而更好地塑造自己的个性和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
有助于我们探索自我同一性的方法
自我反思和审视:我们在探索自我同一性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自我反思和审视。通过问自己一些问题来发现自己内心的兴趣爱好和人生目标。小波可以问自己“我从哪些活动中能感受到乐趣?”“我对哪些话题或领域特别感兴趣?”“我对什么事情有热情和动力?”,通过这些问题,小波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兴趣和内心想法。
尝试新的挑战:我们可以通过主动参与不同的活动来拓宽视野,探索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比如,小波可以主动参加不同的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与各行各业的人交流和互动,以获得更多的经验和启发。通过积极探索,小波将有机会发现新的兴趣点和方向。
倾听内心的声音:在探索自我同一性的过程中,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很重要。通过跟自己对话,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真实需求和期望。寻找一个安静的环境,沉静下来感受自己的内心,练习冥想、写日记,与信任的朋友分享内心的感受等,都是我们与自己的内心对话的方式。
忍耐和调整:探索自我同一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我们需要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尝试不同的可能性,也要有能力处理在探索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困惑和挫折。在探索的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心态,做好需要调整和变换探索方向的心理准备,并相信自己最终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这将有助于像小波这样正探索自我的人一步步走向自己想要的未来。
寻求支持和指导:我们可以寻求家人、老师或朋友的支持和指导。他们可以提供不同的观点和经验,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与此同时,还可以寻求专业的职业规划师或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通过专业的辅导和测试,了解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和发展方向。
青春期的迷茫其实是成长的机会,通过面对困惑和挑战,我们将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和价值观。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也需要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最终,我们会找到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并建立起自信和自我认同,充满力量地朝着目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