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扫六国之与秦始皇的恋爱征战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勇敢纤仟不怕困难

青铜门轰然洞开,晨光斜斜地切过丹墀,将朝堂分割成明暗两半。

当值的谒者尖着嗓子宣读完早朝议程。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突然颤巍巍地跨出班列,象牙笏板重重叩击青砖,发出清脆的声响。

“王上!一个女子在朝堂上指手画脚,成何体统!她分明是想惑乱朝纲!”

苍老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惊起梁间几只栖息的寒鸦。

老臣浑浊的眼中满是激愤,皱纹里仿佛都写满了对纤纤的不满。

他身后,几个大臣对视一眼,也纷纷出列附和,一时间,指责声此起彼伏。

嬴政原本平静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他猛地抽出身旁寒光凛冽的秦王剑,剑身出鞘的声响如同龙吟,震慑全场。

“住口!”

他的怒吼震得殿内的青铜灯盏都微微晃动。

“若无纤纤,大秦能渡过此次难关?她为大秦立下大功,岂容你等污蔑!”

嬴政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过群臣,剑身上倒映着众人惊恐的面容。

大臣们脸色瞬间变得煞白,纷纷“扑通”一声跪下,额头紧贴地面,浑身颤抖着异口同声地求饶:

“大王息怒!大王息怒!”

整个朝堂鸦雀无声,只听得见此起彼伏的喘息声和衣料摩擦的窸窣声。

半刻钟后,退朝的钟声终于响起。

大臣们如蒙大赦,争先恐后地冲出大殿,仿佛晚一步就会招来杀身之祸。

他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眼神中既有劫后余生的庆幸,又有对纤纤的嫉恨。

尽管嬴政力保纤纤,但流言蜚语还是像瘟疫一般迅速蔓延开来。

街头巷尾,人们窃窃私语,有人说她是妖女,用邪术迷惑了秦王。

有人说她野心勃勃,妄图干预朝政。

这些恶意的揣测如同一把把利刃,刺得纤纤心痛不已。

她感到压力巨大,深知在这个男尊女卑的时代,自己必须更加谨慎,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

这天夜里,月色如水,洒在巍峨的秦王宫上。

一名暗卫如鬼魅般出现在纤纤的住所前,低声传达了嬴政的召见。

踏入嬴政的书房,烛火在夜风里摇晃,将嬴政批阅奏折的身影拉得很长。

“委屈你了。”

嬴政头也不抬,却突然开口,声音里难得露出温柔的一面。

“这些流言蜚语,你不必放在心上。”

纤纤心中一暖,感动不已:

“民女不委屈。只要能为大秦效力,再苦再难也值得。”

她的眼神坚定而真诚,仿佛能穿透黑暗。

嬴政终于放下手中的竹简,目光灼灼地看着她:

“为何如此尽心尽力?”

他的眼神深邃如幽潭,似乎想探寻纤纤内心最深处的答案。

纤纤心跳加速,脸颊微微发烫,轻声说:

“因为...因为民女希望看到一个强大的大秦,一个百姓安居乐业的大秦。”

这句话,是她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也是支撑她在这个陌生时代坚持下去的动力。

嬴政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好!有你相助,寡人定能一统天下!”

两人相视而笑,这一刻,仿佛时间都静止了,只有烛火在轻轻摇曳,诉说着无声的默契。

然而,这份温馨并未持续太久。

嬴政批阅奏折的动作突然顿住,案头的密报上。

墨迹未干的字迹刺得他眉心发疼——楚国正往秦楚边境增派三万兵力。

同时与秦国陇西郡守暗中书信往来。

“传蒙恬!”

嬴政将竹简重重拍在案上,青铜灯盏里的火苗剧烈跳动,仿佛也感受到了他的怒火。

纤纤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

但她知道此时不宜多言,只能静静地站在一旁,与嬴政一同等待蒙恬的到来。

不多时,蒙恬匆匆赶来,甲胄未卸,额头上还挂着汗珠。

他刚踏入书房,正撞见嬴政握着佩剑来回踱步的身影,旁边还站着神色凝重的纤纤姑娘。

“王上,可是边境有变?”

蒙恬单膝跪地,语气中充满警惕。

“何止边境!”

嬴政将密报甩过去。

“楚国狼子野心,竟想勾结我大秦内臣!”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愤怒和不甘,同时,白天朝堂上老臣对纤纤的弹劾之词。

此刻与密报上的字迹重叠,令他心头警铃大作。

自瘟疫平息后,纤纤便提议在各郡县设立医馆,却遭到太医令的强烈反对,难道这一切都早有预谋?

“王上,我先回去医馆处理好事情。”

纤纤看出嬴政的烦躁,想替他分担一些压力。

“好。”

嬴政恢复了往常的冷峻脸色,挥了挥手。

纤纤驾驶马车连夜回到郊城外的医馆。

夜色深沉,万籁俱寂,只有药碾子碾过药材的声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

她不死心,又重新找到老太医,希望能说服他支持设立医馆的事。

“女子怎可行医?这不合祖制!”

老太医满脸不悦,拂袖而去。

熟悉的拒绝再次传来,纤纤站在原地,满心疲惫与无奈。

她麻木地处理着药材,不知过了多久,窗外的天空终于泛起了鱼肚白。

“姑娘,王上有请。”

暗卫的声音惊破夜色。

赶到咸阳宫时,纤纤被眼前景象惊住了。

满殿的文臣武将神色凝重,窃窃私语,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蒙恬手中的密报隐约可见“陇西”二字,她下意识看向嬴政。

却见他目光冰冷如霜,仿佛又回到初见时那个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秦王。

“纤纤,你可知陇西郡守与楚国私通?”

嬴政的声音不带一丝温度,仿佛在审问一个犯人。

纤纤心头一颤,瞬间明白这是一场针对她的阴谋。

陇西郡守正是当日带头弹劾她的老臣之一,如今勾结外敌,分明是想将她一并拖下水。

“民女不知。但王上明察,此事定有蹊跷。”

她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镇定,眼神中充满了坚定。

“蹊跷?”

老臣中的领头者突然出列,眼中闪烁着恶意。

“自她入朝以来,事事违背祖制。如今陇西事发,难保她不是同谋!”

他的话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大臣们的附和声,大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纤纤攥紧拳头,指甲几乎掐进掌心,委屈和愤怒在心中翻涌。

她看向嬴政,却见他沉默不语,眼神晦暗不明,看不清他的想法。

“王上,民女愿前往陇西查明真相!”

她突然开口,声音清脆而坚定。

“若查出与我有关,甘愿以死谢罪!”

她的眼神中透露出破釜沉舟的决心,仿佛在向嬴政证明自己的清白。

嬴政猛地抬头,与她对视的瞬间,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动摇。

短暂的沉默后,他终于开口:

“准了。蒙恬,你率三千铁骑随她同去。若有异动...”

他顿了顿,语气冰冷如铁,“格杀勿论。”

殿外,寒风呼啸,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纤纤深知,此去陇西,前路艰险,但她别无选择。

唯有勇往直前,才能揭开真相,洗清自己的冤屈,也为大秦铲除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