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唐朝的医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穿越唐朝

江晚睁开眼时,映入眼帘的是雕花木梁和垂落的靛青帷幔,她猛地坐起身,头痛欲裂,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不过是在实验室熬了个通宵,怎么就莫名其妙穿越到了唐朝?她跌跌撞撞地走到铜镜前,镜中映出一张陌生的少女脸庞,清秀温婉。江晚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作为一名医学生,她告诉自己,既来之则安之,先想办法在这个时代生存下去。她推开雕花木门,踏入充满市井气息的街道。街道上,人来人往,叫卖声此起彼伏,货郎挑着担子穿梭其中,街边小贩的吆喝声不绝于耳。就在这时,一阵骚动传来,只见一个少年倒在血泊中,胸口插着一支箭矢,众人围在一旁,面露惊恐却束手无策。江晚下意识地冲了过去,蹲在少年身旁。她快速检查伤口,发现箭矢并未伤及要害,当务之急是止血并防止感染。她环顾四周,从路边摊扯下一块干净的布,迅速按住伤口,同时大声喊道:“谁有烈酒!快拿过来!”众人被她的举动惊得目瞪口呆,片刻后,一个老汉递上一壶酒。江晚接过酒,毫不犹豫地倒在伤口周围进行消毒,又用布条熟练地包扎起来。在她的努力下,少年的血渐渐止住了。这时,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的男子拨开人群,他身姿挺拔,剑眉星目,眼神中透着冷峻与威严。男子看向江晚,眼神中满是疑惑与警惕:“你是何人?为何在此救治他?”江晚抬头,直视着男子的眼睛:“我不过见死不救,路见不平而已。”男子盯着她看了许久,嘴角微微上扬:“有趣,跟我回府,本王倒要看看你还有何本事。”原来,男子是当今的秦王李世民,而她救治的少年是他的亲卫。在秦王府,江晚凭借着现代医学知识,救治了不少府中生病的下人,名声渐渐在府中传开。李世民也时常来找她,听她讲述那些闻所未闻的医学知识,两人之间的距离逐渐拉近。一个月圆之夜,李世民邀江晚在后花园饮酒。月光如水,洒在两人身上,李世民凝视着江晚,眼神温柔而炽热:“江晚,自那日初见,本王便被你独特的气质所吸引。与你相处的日子,本王甚是欢喜。不知你可愿留在本王身边?”江晚的心猛地一颤,看着眼前这个俊朗不凡的男子,心中泛起阵阵涟漪。在这个陌生的时代,是他给了她依靠,她又何尝不是早已倾心于他?她微微颔首,轻声说道:“我愿意。”此后,两人携手相伴,江晚用自己的医学知识帮助李世民,而李世民也给予她无尽的宠爱与呵护。他们的爱情,在这繁华的大唐盛世中,绽放出最美的花朵。

江晚望着铜镜中疲惫的面容,恍惚间竟看见母亲在实验室门口等她的模样。记忆如潮水般涌来——我穿越了,我母亲是中医院的主任医师,父亲是大学的历史教授,在她的成长中,家里总弥漫着中药香与古籍的墨香。父母虽工作繁忙,却从未缺席她的每一次重要时刻,高考填报志愿时,父亲指着墙上的《唐本草》残页说:“若是能穿越,你定是那济世良医。”没想到一语成谶。

次日踏入太医院,那陈旧的药香与竹简散发的气息,如同交织的时光丝线,悠悠地扑面而来。江晚缓步行至书架前,轻轻抚摸着那些斑驳的医典,指尖摩挲间,忽然触到一处凹陷。刹那间,记忆如潮水般翻涌,这凹陷让她不由自主地想起家中书房的旧书柜。往昔,父亲总爱在整理书籍时,哼着那韵味悠长的老戏曲,母亲则会笑意盈盈地把新采的艾草挂在柜角,用以驱虫。记忆深处,父亲曾捧着泛黄的《新唐书》,眼中满是神往,对她说:“玄武门之变改写了大唐命运,若能亲历,该是何等震撼。”可此刻,真真切切站在这历史洪流之中,她满心眷恋的,不过是回到父母身边,哪怕只是听他们唠叨两句家常。

“在想什么?”李世民那温润的声音,骤然惊散了她纷飞的思绪。只见他手中托着一个精致的漆木盒,打开盒盖,里面整齐码着几味药材。“这是西域进贡的血竭,你昨日说治瘀血有效。”李世民目光专注,声音轻柔,仿若怕惊扰了什么。江晚望着他这般认真的模样,眼眶陡然间发烫。这种被人时刻放在心上的感觉,竟与儿时生病时,母亲彻夜守在床头,无微不至的关怀那般相似,温暖得让人心酸。

然而,这平静祥和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三日之后,宫中陡然再次传来令人心悸的噩耗。一名小太监毫无征兆地浑身溃烂,皮肤之下,仿若有无数虫蚁在疯狂啃噬,痛苦不堪。太医院上下的医者们齐聚一堂,却皆是眉头紧锁,束手无策。江晚强忍着内心的不安,凑近仔细查看,一股浓烈刺鼻的腐臭瞬间直冲鼻腔,令她几欲作呕。她强忍着不适,脑海中突然闪过一道亮光,想起大二那年,跟随母亲参与的传染病研究项目。“这是……”她的声音不自觉发颤,“类似现代的麻风病,需隔离!快!”

消息如野火般迅速传开,谣言也随之甚嚣尘上。太子党羽们趁机四处煽风点火,恶意散播“妖女带来瘟疫”的传言,更有甚者,竟说江晚是被诅咒的灾星,所到之处,必生祸乱。深夜,王府外已然聚集了一群愤怒的百姓,熊熊燃烧的火把将半边天都映得通红。嘈杂的叫骂声中,“赶走妖女”的怒吼格外刺耳,声声震得人心惊胆战。

江晚独自站在王府高墙之后,听着墙外那喧嚣鼎沸的吵闹声,满心皆是无尽的绝望。恍惚之间,她仿佛又看见父亲戴着老花镜,坐在书房的旧藤椅上,专注地为她查阅资料;母亲身着白大褂,身姿干练,在实验室里一丝不苟地为她准备解剖标本。那些曾经温暖无比的画面,此刻与眼前混乱不堪的场景相互交织,强烈的对比让她的泪水再也不受控制,簌簌地滚落下来。

“别怕。”不知何时,李世民的声音从身后轻柔传来。他手中拿着一件披风,动作极为温柔地披在她肩上。“还记得你说过,你父亲教你遇事要像史书里的谋士般冷静?”他轻声说着,牵着她的手,缓缓走向书房。书房的案几上,摊开的竟是一幅长安城舆图。李世民指着舆图,目光坚定:“明日,我们便在城西设义诊棚,让百姓亲眼见证医术救人。”

义诊那日,骄阳似火,酷热难耐。江晚顶着炎炎烈日,不辞辛劳地为百姓诊治。当她用自制的草药膏,小心翼翼地治愈了一位孩童的烫伤时,人群中瞬间爆发出阵阵惊叹与欢呼。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颤颤巍巍地走上前来,拉住她的手,眼中满是感激与敬佩:“姑娘,你比菩萨还灵啊!”江晚看着老妇人布满皱纹的脸,心中猛地一揪,突然想起自己的外婆。曾经,外婆也是这般,用她那满是老茧却无比温暖的手,握着江晚的手,满含期许地说:“我们晚晚以后肯定是个好医生。”

随着治愈的百姓越来越多,那些恶意的谣言自然而然地不攻自破。可江晚心中对家人的思念,却如春日疯长的野草,愈发浓烈。她常常在夜深人静之时,独自一人对着高悬的月亮发呆,脑海中不断想象着父母是否也在同一轮月下,牵挂着远在千年之外的自己。李世民心思细腻,似乎敏锐地察觉到了她的心事。某日,他特意带回一位云游四方的道士。那道士谈吐不凡,竟能口吐莲花,栩栩如生地讲述千里之外的风土人情,仿若亲眼所见。

深夜,王府书房内静谧无声,唯有烛火轻轻摇曳。李世民于案前徐徐展开一卷兵书,却见江晚对着面前的竹简发起了呆。摇曳的烛火映照在她的面庞上,勾勒出一抹淡淡的哀愁。她轻声开启了话匣,讲起远在现代的家庭:“我母亲总念叨我,说我这性子太过倔强。当初学医的时候,为了深入观察病理,我在解剖室一待就是一整天,水米不进,把她心疼得不行。父亲呢,则心心念念要带我去看敦煌壁画,在他眼里,那可是盛唐文明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浪漫。”说到此处,她的声音不自觉地哽咽起来,眼眶微微泛红,“如今我莫名穿越至此,也不知他们是否正为我牵肠挂肚、忧心忡忡。”

李世民听闻,轻轻放下手中书卷,起身走到她身后,动作轻柔地将她拥入怀中,声音低沉却满含安抚:“待这天下太平,本王定当陪你踏遍大唐的每一寸山河,寻出那处与你家乡最为相像之地,让你稍解思乡之愁。”话还未说完,书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宁静。亲卫神色慌张,匆忙推门而入,单膝跪地禀报道:“殿下!太子派人送来密信,说是陛下突然咯血不止,情况危急,命您即刻入宫!”

江晚闻言,心头猛地一紧。作为一名医学生,她太清楚咯血症状背后潜藏的凶险了。当下,她毫不犹豫,随李世民一同匆匆入宫。踏入宫中,直奔皇帝寝宫,只见太医院的一众太医们正围在榻前,个个面色凝重,眉头紧蹙。地上已扔了七八张换过的药方,可皇帝的病情却丝毫不见好转。太子李建成站在一旁,目光冷冷扫过江晚,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阴阳怪气道:“秦王带回来的这山野女子,莫不是也想在太医院这般重地指手画脚?”

江晚仿若未闻,径直走到病榻前。只见皇帝面色如纸般苍白,呼吸急促而沉重,每一次咳嗽都伴随着血沫喷出,场面触目惊心。她强自镇定,脑海中迅速回想起在现代学习的心肺疾病知识。仔细观察间,她注意到皇帝脖颈处的静脉异常怒张,心中隐隐有了方向。“陛下这是……”她沉思片刻,转头看向一旁的太医,开口问道:“此前可是给陛下用过止血的寒凉之药?”得到太医肯定的答复后,江晚心中已然有了判断:定是此前滥用寒凉药物,导致皇帝体内阳气受损,气血运行不畅,瘀滞体内,如今当务之急,应以温阳活血之法来救治。

主意既定,江晚不假思索,提笔便要写下药方。然而,她的动作却被太医院院正伸手阻拦:“此等药方,从未在医家典籍中有所记载,万一用药有误,这责任谁来承担……”江晚的手微微颤抖起来,就在这时,李世民走上前,稳稳地握住她的手,目光坚定,毫无惧色地说道:“若出任何差错,一切后果,本王一人承担!”

半个时辰后,皇帝服下汤药。众人皆屏气敛息,紧张地注视着病榻上的皇帝。不多时,只见皇帝的咯血症状渐渐止住,呼吸也平稳了些许。李建成站在一旁,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脸色愈发阴沉得可怕。他突然发出一声冷笑,话中带刺道:“秦王果然是爱屋及乌,连这来历不明的女子也敢深信不疑。听闻江姑娘家中父母健在,不知是出自哪户高门大户啊?”

“或许这世间真有奇人能跨越时空传递消息。”李世民紧紧握着她的手,眼神中满是坚定与承诺,“待局势安稳,我便派人寻访天下奇士,说不定真能找到让你与家人‘对话’的法子。”江晚抬眸,望着他眼中坚定不移的光芒,心中豁然开朗。她忽然明白,在这个全然陌生的朝代,自己不仅收获了珍贵的爱情,更在李世民全心全意的守护中,渐渐拼凑出一个崭新的、充满温暖的“家”。

而远在现代,江晚的父母伫立在实验室中,望着女儿突然消失后,留在桌上的笔记。笔记上面,还画着未完成的唐本草研究草图,线条稚嫩却满含热忱。母亲伸出手,轻轻抚摸着纸张,仿若能触碰到女儿的温度,喃喃自语道:“我们的晚晚,说不定真去了大唐。”父亲则默默握紧妻子的手,目光坚定地望向窗外高悬的明月,沉声道:“若真是如此,她定会是最耀眼的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