帼国风潮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初入朝堂

大楚,承平二十三年,暮春时节,皇城的柳丝在微风中轻扬,金銮殿的琉璃瓦泛着温润的光,檐角的铜铃偶尔轻响,恍若岁月静好。然而殿内的空气却紧绷如弦,文武百官分立两班,衣袂间藏着各异的心思,今日朝会的议题——民生律法修订,已如巨石投入深潭,激荡起层层涟漪。

苏瑶立于殿角,素手轻攥裙裾,淡青色的襦裙上绣着几株兰草,简约而不失雅致。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心跳平复。作为苏府庶女,能踏入这金銮殿,本就是破天荒之事。满朝文武的目光如芒刺在背,有不屑,有疑惑,亦有隐隐的期待。她抬眸,望向殿上的皇帝,又扫过两旁的官员,暗自攥紧了袖中那卷密密麻麻记满字的竹简,那是她数月来走访大楚各州府的心血。

“陛下,臣以为民生律法万不可改!”右相王大人撩起官袍,跨前一步,声音洪亮却带着几分焦躁,“我大楚律法传承百年,岂能因一女子几句妄言便动摇?”他斜睨向苏瑶,花白的胡须微微颤动,“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朝堂之上,岂容妇人置喙?”

殿内顿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似潮水般漫开。苏瑶福身行礼,声音清脆如珠落玉盘:“右相大人,民生律法,系天下百姓存亡,岂分男女?若能解民生之困,小女子纵是才疏学浅,亦愿竭尽所能。今土地兼并日盛,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如此下去,民心何安?国本何固?”

“大胆!”王大人怒目圆睁,“你一小女子,读了几本书便以为通晓天下事?这律法岂是你能懂的?”

苏瑶并未退缩,向前半步,展开手中竹简:“大人,此乃小女子遍历大楚十三州所记。就说那云州李家庄,原本百户人家,如今半数沦为佃户,更有甚者,被驱离故土,流落街头。权贵占田无数,却仍不满足,如此下去,民怨积深,恐生大祸。”她抬眸,目光与王大人相撞,“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律法当护民,而非护权贵。”

“哼,说得轻巧!”左将军抚着腰间佩剑,上前一步,“修订律法,谈何容易?你有何良策?”

苏瑶福身:“回将军,依小女子之见,当重丈量土地,按人口授田,限权贵占田之数。如此,百姓有田可耕,方能安居乐业。且可设‘均田司’,专管此事,若有违规,按律严惩。”

“荒唐!”王大人重重一跺脚,“如此一来,权贵之利大损,岂会甘愿?恐生内乱!”

“大人,权贵之根基,亦在百姓。”苏瑶微微一笑,眼神坚定,“百姓安,则权贵安。若百姓皆成流民,揭竿而起,届时权贵又岂能独善其身?昔年前朝覆灭,便是因漠视民生,权贵贪得无厌。此等教训,不可不察。”

殿内陷入死寂,唯有铜铃轻响。皇帝微微皱眉,手轻抚御案:“苏氏,你说的虽有几分道理,但推行起来,怕阻力重重。”

苏瑶叩首:“陛下,万事开头难。但为了大楚百姓,为了江山社稷,纵有千难万险,亦当一试。小女子愿为前驱,若有差错,甘受惩处。”

这时,一直沉默的吏部尚书站出:“陛下,臣倒觉得苏氏所言可试行。如今民生艰难,若不革新,恐失民心。”

“臣附议。”又有几位官员相继出声。

皇帝思索良久,终于点头:“好,且按苏氏之议,先在云州、柳州试行。苏氏,此事便交予你督办,若有差池,唯你是问。”

“谢陛下!小女子定当竭尽全力。”苏瑶再次叩首,心潮澎湃。退朝后,她步出殿门,春风拂面,却难掩她心中的波澜。

“苏姑娘,好风采!”身后传来一道清朗的声音。苏瑶转身,见是一位青年公子,身着月白长袍,目若朗星。她微怔,福身:“不知公子是?”

“在下林羽,久闻苏姑娘才名,今日得见,果然不凡。”林羽微笑,“苏姑娘此举,乃大楚百姓之福。”

苏瑶赧然:“林公子谬赞,小女子不过做些力所能及之事。”

“话虽如此,但若非有胆有识,又岂敢在朝堂之上力排众议?”林羽眼中透着钦佩,“若有需要相助之处,苏姑娘但说无妨。”

苏瑶心中一动,福身谢过。望着林羽远去的背影,她深吸一口气,抬眼望向天际的流云。此刻,她深知,自己已踏上一条布满荆棘的路,可那又如何?为了心中的正义,为了天下女子能有昂首而立的一天,她定要在这男尊女卑的世界里,踏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回到苏府,已是黄昏。夕阳的余晖洒在庭院的回廊上,苏瑶刚进院门,便遇着嫡姐苏婉。苏婉身着锦绣华服,妆容精致,见了苏瑶,冷笑一声:“妹妹今日可出尽了风头,只是这朝堂之事,岂是你一个庶女能掺和的?莫要惹祸上身,连累苏府。”

苏瑶福身:“多谢姐姐关心,妹妹自有分寸。”

“哼,但愿如此。”苏婉甩袖而去。苏瑶望着她的背影,嘴角微扬。庶女又如何?她偏要让这世间之人明白,女子亦有擎天之力。

夜,深了。苏瑶在灯下展开竹简,再次核对数据。窗外,月光如水,洒在她专注的脸上。明日,便要启程前往云州,那将是更艰难的挑战。但她不怕,因为她知道,每一步的前行,都是在为心中的信念铺路,在这风起云涌的时代,她定要让女性的智慧与勇气,如国潮般,席卷大楚的每一寸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