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超市回三国,匡扶汉室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6章 邓芝访吴

“孟获……”

刘备默念了一下这个名字,心中有些复杂。

“历史”上南中虽然发生叛乱,但是孟家族人后续在北伐中也出了不小的力。

现在孟获并未叛乱,贸然起兵,只会失去南中人心。

想了一阵,刘备终究还是心软了,“派使者前往南中,携带钱粮赏赐孟获,以安其心。”

人家为了匡扶汉室出粮出人,他不能不讲义气啊,虽然那是曾经的“历史”。

诸葛亮还想说些什么,他认为孟获不会轻易臣服。

这是他根据历史信息,然后分析出来的。

“七擒孟获”的故事诸葛亮这个“当事人”是不相信的,不过南中经常发生一些小叛乱倒是真的。

想要解决,很难啊。

诸葛亮正沉思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的时候。

刘备又道:“丞相,伯苗此去武昌,能说服孙权与我大汉重新结盟吗?”

若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两国重新结盟本应该是在他去世之后。

可现在不一样了,孙权疑心病本来就重,恐怕很难相信大汉的诚意。

诸葛亮对此倒是不担心。

“陛下,邓伯苗此去必能成功,根据历史,伪魏即将派遣上军大将军曹真进攻江陵,孙权若知晓陛下病情好转,为避免两线作战,孙权定然同意。”

刘备听了恍然大悟,随即冷哼一声,“碧眼儿当真是能屈能伸,也难怪吴国国祚长久啊。”

一想到孙权的吴国是最后亡的,刘备心里总有些不爽,却又不得不忍。

……

一只小船自江水顺流而下。

船上一人,手持节杖立于船头,于青山碧水间穿梭而过。

作为这次出使东吴的使臣,邓芝心里还是很忐忑的。

不过为了大汉,他做好了一切准备。

船夫撑着竹篙左右摇摆,待前方隐隐出现一个渡口,提醒道:“先生,前面便是武昌城了。”

消息很快禀报到了孙权那里。

吴王府。

一名男子跪坐在长廊之外的亭院,手捧着一卷竹简仔细研读。

“蜀人使者?”

听到刘备又派使者前来,孙权的脸上闪过一丝错愕,不过很快恢复正常。

“先请使者驿馆歇息,然后去把伯言请来。”

孙权缓缓闭上眼睛,卷起竹简敲击了一下自己的头,疲惫的叹了口气,“蜀人此来目的为何?”

少时,但见回廊出现一道身影徐徐而来。

那人年约四旬,身长八尺,肤如凝脂。

一袭墨色儒服,头插玉簪,腰环玉带,举手投足间散发着一股儒雅的气质。

“参见至尊。”

孙权见了来人,面上露出几分喜色,连忙起身握住对方的手。

“伯言何须如此多礼,孤与汝虽名为君臣,实为至亲,又是知心的好友,私下何须这些繁文缛节。”

这一席话听的陆逊受宠若惊,心中感动之余,却还是谦逊的说道:“至尊命臣前来可有要事?”

“来,先坐下再说。”孙权笑着,让陆逊坐到自己的旁边。

然后又亲自为其倒上一杯茶,这才缓缓开口道:“方才得报,蜀人又遣使者来武昌,伯言可知是何目的?”

话音刚落,陆逊不加思索脱口而出道:“必是为求和而来。”

“孤也正有此意。”孙权点点头,随后眼中流露出几分担忧,“就怕蜀人求和之心不诚,据闻刘备在白帝城病入膏肓,已不久于人世,贸然与之结盟,只怕曹丕又要兴兵犯吴。”

陆逊笑着安慰道:“魏军若来,自有臣为至尊挡之,蜀人遣使者前来必是有求于东吴,至尊不妨见上一面再做决定。”

孙权听完眼中满是感激的看向对方,“有伯言在,孤何忧哉,蜀人既然有求于孤,且让其多候片刻,挫其锐气。”

且说邓芝在驿馆等了许久,便明白了孙权这是要给他一个下马威。

“先生,这该如何是好?”随行的侍从有些不知所措。

邓芝不急不躁,从怀里拿出一封书信笑道:“此事丞相早有预料,汝去将此信送给吴王。”

使者接了信匆匆而去。

很快又转交到了孙权的手上。

看到信上的内容,孙权面色一惊:“刘备竟还活着,且病情好转回了成都,正在厉兵秣马欲举兵攻吴。”

陆逊皱了皱眉,从孙权手中拿过信件,十分平静的说道:“夷陵一战,蜀军大败,蜀国国力大损,已无力再攻打江东,此为刘备虚张声势耳。”

“只是至尊先前数次戏耍魏主曹丕,曹丕盛怒之下,定会大军伐吴。”

话音刚落,一名卫士脚步匆匆而来。

“启禀至尊,江陵传来急报!”

孙权瞪大眼睛,立即拿来信件阅览,随后瞬间惊出一身冷汗。

“魏将曹真率军十万进攻江陵,义封(朱然)麾下此刻不足万人,士卒多染病,情势危急!”

陆逊依旧面如止水,冷静分析道:“若我军与魏军对峙,蜀军只怕会卷土重来,我军会陷入两面作战的不利境地,主公不妨先召见使者与蜀言和,再派遣大军支援征北将军。”

孙权不再犹豫,“请使者!”

这是邓芝第一次看清这位传闻中十八岁继位,统领江东文武江东之主的样子。

但见一名披赤色袍服男子阔步而来,腰间悬着一柄名为“白虹”的宝剑。

孙权果然如传闻中的样貌一样。

碧眼紫髯,目有精光,方颐大口,容貌异于常人。

行走之间,如狼行、似虎步。

“参见至尊!”

分列两行的东吴文武齐齐行礼,气势如虹。

孙权端坐主位,直接开门见山道:“汝此来是汝主求和乎?”

邓芝笑道:“非也,外臣此来是为吴国存亡而来。”

孙权冷笑:“汝主在夷陵损兵折将,不向孤求和,难道还与孤战吗?”

虽然知道情势危急,孙权依旧想在外交上邓芝一头。

邓芝亦是冷笑回怼,“那大王是想向伪魏称臣吗?”

孙权闻言脸上的笑容突然变得僵硬。

却听邓芝又说道:“吾主与丞相已经料定,此刻伪魏已派遣曹真为大将,率军十万攻打江陵。”

“大汉虽然兵败夷陵,但吾主此刻正在成都整顿军马,国中仍有数万大军。”

“若吾主趁大王与魏军相持,吾主率军顺流而下,大王该如何应对?”

此刻空气中突然多了一丝尴尬,孙权看向邓芝的眼神不由闪躲了一下。

陆逊却是第一次露出惊讶,暗道:诸葛孔明莫非真神人也,竟如此料事如神。

“额……哈哈哈……先生误会了。”

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孙权变换脸色的速度很快,马上换了一副和颜悦色的表情。

“孤与玄德本是亲家,先前之事都是误会,孤这就亲书一封,烦劳先生转交玄德,孤愿与大汉永结盟好,共抗曹贼。”

邓芝依旧不为所动,问道:“大王如何保证?”

孙权愣了愣,随后起身,拔出腰间宝剑,“孤若背盟,有如此案!”

但见一道寒芒划过,桌案一角被削去一块。

邓芝虽然知道孙权只是装腔作势,不过已经为大汉争取了恢复国力的时间,也是见好就收了。

朝议结束后,孙权长出一口气,又单独召见了陆逊。

“伯言,刘备还活着,虽然他能暂时忍受仇恨与孤结盟,但难保不会背约。”

陆逊摸着下巴,认真思索一番后,给出了建议。

“至尊既然担心蜀军,吾倒有一计,既可拖住蜀军,又可试探蜀军实力,蜀军若实力犹在,至尊可再决定与刘备结盟与否。”

孙权大喜:“伯言计将按出!”

“至尊,不如遣人入南中,煽动蛮族作乱。”

孙权面露了然之色,点了点头,“过去曹贼多次煽动山越作乱,致使我东吴国中动荡,这其中也未必没有蜀人的支持,好,那便遣使者带重金前往南中,试探试探蜀人究竟还有没有实力与我们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