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继母后改造全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4章 退堂鼓

天色渐暗,韩宇找了个小镇,准备投宿。

镇上只有一家客栈,已经住满了人。掌柜的看他们一家老小,好心让出了自己的房间。

“多谢掌柜的,”柳芸道谢,“不知道能不能再买些干粮?”

掌柜的搓着手,一脸为难:“客官,这几天赶考的人多,粮食都涨价了。要不是看你们一家不容易,我都不敢收你们住店。”

柳芸叹了口气,从怀里掏出几个铜钱:“有什么卖什么吧。”

铜钱在她手心里发烫,那是他们所剩不多的盘缠了。

掌柜的接过钱,给她拿了几个馒头和一些咸菜。

柳芸看着这点食物,心中一阵发苦。

夜深了,客栈里渐渐安静下来。

柳芸躺在床上,听着韩宇均匀的呼吸声,却怎么也睡不着。

她想起了家乡的村子,想起了那片熟悉的田地。也不知道现在村子里怎么样了?粮食涨价,村里的人会不会挨饿?还有韩大叔他们......

窗外传来虫鸣声,断断续续。

柳芸翻了个身,月光从窗缝中漏进来,在地上画出一道银白的痕迹。她想起临行前,村里人的议论。

有人说他们是疯了,有人说他们是在做梦。

可是,除了这条路,他们还能怎么办?难道就这样一辈子在地里刨食?看着孩子们像他们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

不,她不甘心。即便前路艰难,她也要试一试。

就在这时,隔壁房间传来读书声。

是韩顺,这孩子又在熬夜读书了。

柳芸轻轻叹了口气,起身披上外衣,推开门走了出去。

“韩顺,”她轻声说,“该休息了。”

韩顺抬起头,眼睛有些发红:“秦姐,我再看一会儿。”柳芸走过去,看着烛光下的书页:“你已经很努力了。”

韩顺摇摇头:“不够,还远远不够。”他的声音有些哽咽,“我怕...我怕考不上...”

柳芸坐在他身边,轻轻拍着他的背:“害怕是正常的。但是,你要相信自己。”

韩顺低下头,肩膀微微颤抖:“秦姐,我不想让你们失望。”

“你已经让我们很骄傲了。”柳芸柔声说,“无论结果如何,你都是我们的骄傲。”

韩顺终于抬起头,眼中泛着泪光:“谢谢你,秦姐。”

柳芸笑了笑:“好了,快去休息吧。明天还要赶路呢。”

回到房间,柳芸躺在床上,听着外面的虫鸣声。

她知道,前路依然艰难,但是她不会放弃。因为,这是她选择的路。

黎明前的天空最是黑暗。

柳芸站在客栈门口,看着渐渐亮起的天际。

马车再次启程,向着府城的方向驶去。

路边的野花在晨风中摇曳,远处的山峦在朝阳中渐渐清晰。

远处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清晨的露水打湿了路边的野草。马车轱辘碾过泥泞的道路,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

管前路如何,她都会坚持走下去。

柳芸看着眼前这个垂头丧气的男人,不禁摇了摇头。

夕阳的余晖透过草棚的缝隙洒落进来,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

空气中飘着淡淡的面汤香气,却驱散不了这人身上萦绕的低沉情绪。

“你这是中暑了?”她故意问道,语气里带着几分揶揄。

韩宇没有说话,只是坐在一旁的木凳上,眼神里满是失落。

他的目光落在远处的官道上,那里不时有富贵人家的马车经过,车帘随风飘动,隐约可见车内锦衣华服的应试者。

“你想回去?”她淡淡问道,目光落在韩宇微微颤抖的手指上。

柳芸轻笑一声,径直走到炉子前,开始照看锅里的面条。

韩宇低着头,不敢与她对视,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我、我就是觉得...咱们可能考不过那些大户人家的孩子...”他的声音越来越小,像是被风吹散的蒲公英。

热气腾腾的水汽中,她的声音带着几分调侃:“你要是觉得自己比不上那些富贵人家,不如现在就打道回府?反正回去种地也能活。”

“哼。”柳芸冷笑一声,转身从锅里舀了一勺面条,放进碗里。面条上飘着几片青菜,热气腾腾。

韩宇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慌乱,脸上的表情像是被人当面打了一巴掌。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嘴唇动了动,却说不出一个字来。

草棚外,暑气渐消,傍晚的凉风吹动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

远处传来商贩的吆喝声,马蹄声,还有过往行人的谈笑声,一切都显得那么热闹而遥远。“我...”他终于开口,声音却比蚊子还小,“我不是那个意思。”

柳芸专注地看着锅里的面条,用筷子轻轻拨动,确保每根面条都煮得均匀。

她的语气依旧平淡:“你知道吗?从这里到府城,再往北是承天府,往南是景天府。那里的富商权贵,随便一个下人都比你见过的世面大。”

面条已经煮得恰到好处,她示意大郎几个拿出碗来。

热腾腾的面条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孩子们早就饿了,闻到香味都忍不住咽口水。

“阿爹。”四娘端着碗走到韩宇面前,眼睛亮晶晶的,充满期待。

韩宇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亲自上手弄了碗热面,却迟迟不动筷子。他的目光落在碗里,仿佛那不是一碗普通的阳春面,而是什么难以下咽的东西。

柳芸端着锅,一边吃一边说:“生在哪里不是我们能选的,但往哪里去,却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她的筷子在碗里轻轻搅动,面条上飘着几片青翠的葱花,“你现在想认命了?”

“可是...”韩宇苦笑,眼角的皱纹里写满了无奈,“我拿什么和那些人比?他们从小就读最好的书,请最好的先生,住最好的宅子...”

柳芸放下碗,掰着手指头算起来,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让我算算,赎身三十八两,学堂学费五两,这一年多的吃穿用度十两,再加上利息...”

韩宇脸色骤变,像是被人捏住了命门:“娘子!我不是那个意思!”

“六十两整。”柳芸淡淡道,目光如刀,“给得起就回家去,给不起...”她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就别在这里说丧气话。”

大郎几个都停下了筷子,空气仿佛凝固了,连虫鸣声都显得格外刺耳。

她递给韩宇:“吃吧,吃饱了才有力气赶回去的路。”他的动作笨拙而急切,像个饿坏了的孩子。柳芸看着他的样子,心中又是好笑又是无奈。

韩宇连忙站起身接过碗,差点打翻了碗:“娘子息怒!是我想差了。我这就快些吃完,咱们赶紧启程!”

说罢,他小心翼翼地看了柳芸一眼。见她神色如常,这才松了口气,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他三五下吃完面,手忙脚乱地收拾碗筷,连四娘和三郎没吃完的也一并端走了。动作之快,仿佛身后有恶鬼追赶。

“阿爹!”四娘气鼓鼓地追了上去,小脸涨得通红,“我还没吃完呢!”

三郎也跟着跑:“等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