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从洪文定出道,青梅是傻妞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2章 曾一,还没有铃花

临近国庆,机票不好订。

刘美娟在港岛订不到机票,只好先过罗湖回鹏城,最后订了十月三日中午的。

回到鹏城,时间来到了1994年,9月29日。

余欢也没想过,今年会那么忙,可以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拍了那么多电影,港岛的人卷,他也跟着一起卷了。

在鹏城的时候,他休息了一整天。

刘美娟心疼余欢,也不打扰余欢,很快度过了29日那天,时间到了9月30日。

距离国庆,还剩下一天。

休息了那么久,余欢终于满血复活。

在鹏城等飞机,还要等好几天,他们干脆在鹏城玩几天,同时又和余国华通电话,得知现在的余国华,已经到了涿州的唐城。

他们的拍摄进度,也挺快的。

30日夜晚。

刘美娟在南山区,找了一家音乐餐厅。

有点像在台省的民歌餐厅,但是形式又不一样,鹏城这里的餐厅,开在户外,搭建了一个小舞台,请了一个歌手在台上唱歌。

如果有客人想点歌,可以到舞台找歌手,就算有人想唱歌也没问题,前提是不怕唱得不好听被大家笑了。

九月底的鹏城,没有那么炎热了。

坐在户外,凉风吹过,带来了丝丝清凉。

刘美娟点完了餐,再看了看这个小舞台,道:“鹏城的音乐餐厅,氛围还不错。”

看到音乐舞台,她想起了歌词的事情,又道:“小欢给小畅那首歌,后来我的师姐和我说过,老师比较喜欢,她说歌词治愈又温暖。”

余欢说道:“老师喜欢,说明我们成功了。”

刘美娟说道:“应该要成功了,你那些歌词,以后打算怎么用?”

余欢想了想道:“我在港岛,又学到一个新的东西,我想让爸爸的公司,在拍完这部电影后,成立一个音乐部门,可以签约歌手、出唱片,就能把歌词用起来。”

这是余欢的下一步想法,本想在以后自己唱的,但又觉得在自己唱的同时,还可以签约歌星出唱片。

只要提前发掘那些,现在还没成名的歌星,把歌词给他们,签下他们,再发行唱片,歌曲的版权,还在自己手中。

不仅歌星,公司还会签明星。

华欢娱乐不会一直只是个皮包公司,未来一定可以发展起来。

在这个时期,数字音乐还没兴起。

唱片还是以磁带为主,不过再过几年就是光盘了,华语乐坛基本是那些大型唱片公司的天下,但小型唱片公司还是挺多的。

只要联系好工厂,有了生产渠道,打开销售渠道,还要有宣传渠道,小公司也可以出唱片,但能不能成功,就是另外一回事。

网络还没兴起的年代,歌手要宣传自己的歌,不外乎是电台、电视和杂志等,余欢认为这要看刘美娟的老师,或者朱姝他们给不给力了。

只要有关系,可以搭上电台,宣传途径就有了。

“小欢怎么又有那么多想法?”

刘美娟轻声道:“我们刚刚拍了电影,马上又要做音乐,你在港岛别的没学,专门学这些东西,对了学习怎么样?最近很少看书了。”

余欢说道:“学习保证没问题,二年级的期末考试,还能拿满分。”

至于接下来的唱片公司怎么做,余欢暂时没有和刘美娟说,回去了再和余国华聊一聊,让余国华去做。

刘美娟没有继续这个话题,和余欢聊起了学习。

刘美娟说了,如果拿不到满分,明年不给余欢出去拍戏,要留在学校里好好读书,和谢喵一样。

拍戏出名很重要,但学习同样重要。

余欢当然答应了,小学的学习,他暂时还不当一回事。

“前尘往事成云烟,消散在彼此眼前……”

这时,歌声从餐厅的音箱里传出。

这是张雪友去年发行的新歌,拿了台省年度金曲奖最佳年度歌曲,拍电影时,郝少文才会让林芝颍唱《吻别》。

听了这歌声,余欢抬了抬头,往那个小舞台上看去。

只见一个长着短发,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正在台上唱着张雪友的《吻别》,嗓音很有辨识度,让余欢听了似曾相识。

再看那个小伙的脸,也有点似曾相识。

“卧槽,鳳凰传奇,曾一!”

余欢看了好一会,认出来台上的歌手是谁了。

曾一居然在这里了,那么铃花呢?

看不到铃花。

“现在还没有鳳凰传奇。”

余欢努力地回忆着铃花的事情,她在这个时期,好像还在内蒙,没来鹏城,也还没遇上曾一,但他先遇上了。

刚才还在想着签约歌星的事情,余欢再看台上的曾一,这不就有未成名的歌星送上来了。

认识了曾一,再找到铃花。

鳳凰传奇就要在他的手上诞生了。

至于歌土?

这都不是什么问题。

能火起来,就足够了。

到了后来,鳳凰传奇的听众越来越年轻,越能证明他们的实力,以及歌曲有多好。

“小欢,你看着台上做什么?”

刘美娟说道:“吃饭了。”

余欢回过神来,道:“妈妈,那个哥哥唱得挺不错,要不我们等会去认识一下?”

刘美娟一听就明白,这个臭小子又有什么特别的想法,赞同道:“他的嗓音确实很好,比起民歌西餐厅里,芯菱的妈妈好多了。”

余欢说道:“我们去认识一下吧?”

“好好。”

刘美娟说道:“也要吃完饭再说。”

余欢道:“我现在就吃饭。”

刘美娟问道:“所以,你又想做什么?”

余欢想了想道:“如果爸爸的公司,真的要成立音乐部门,或者开唱片公司,我觉得台上的哥哥很合适,妈妈你要相信我的眼光。”

刘美娟说道:“没有名气的个人歌手要出唱片,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们要成立的小唱片公司,没有宣传和销售渠道,就算制作了唱片,也卖不出去。”

余欢看向刘美娟,很认真道:“可以试一试,让妈妈的老师帮忙,只要歌能上几次音乐电台,宣传就够了,销售渠道到时候再找商家谈。”

这个年代,收音机还是很多家庭的娱乐设备,电台的听众数量还是很大的。

刘美娟没想到,余欢还把主意打到自己老师身上,如果老师真的比较欣赏,也愿意帮忙了,要上电台问题确实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