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5章 45纳米制程攻克了?(三千大章求双倍月票)
新竹园区,华星联晶圆厂总裁办公室。
“敏姨,这几样东西的专利申请,一定要尽快在宏达电来开发布会之前完成,有需要帮忙的就找梁博士帮忙。”何栖远从封闭式敲代码开始,唯一主动见面的只有一个人,就是窦敏。“还有,那块地无论如何要拿下来。”
“七仔,你脸色很不好,还是要休息一下,”窦敏神色担忧地看着外甥充满血丝的双眼。
何栖远摇摇头,示意自己没事,多日来的肉体疲惫已经让他走向身体边缘,但明亮的双眸依旧表现出异于常人的亢奋感。
如此爽快做自己喜欢事的机会不多,相比前世,这具身体年轻有活力,没有怪病缠身,简直完美适配他的大脑。
如果不是之前不到一小时里连续几通电话打断了自己的话,本质是个技术宅的何栖远可以一直这样在办公室一个人住下去。
·····
第一个电话是华尔街塞恩资本的迈克尔打过来的。
距离前世时间线的关键节点已经过去大半个月,但是新世纪金融迟迟没有暴雷。
这让何栖远都开始也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穿越到了一个架空世界,与自己原本的世界时间线并不相通。
但是这次通电话过程中,他第一次让迈克尔发来最新数据,何栖远瞬间就看出了问题出在哪里。
“何!你知道吗!我现在是笑柄!华尔街最大的笑柄!本该两年前发生的事!现在还没有发生!”
当时国际电话那头已经蓬头垢面的迈克尔歇斯底里的嘶吼着,仿佛只有如此才能缓解自己的焦虑症状。
“迈克尔,不用担心,我大概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何栖远滑动鼠标翻看着数据,说话努力控制语速,尽量不刺激到自己这个敏感脆弱的异国朋友。
迈克尔沉默半晌,语气变得有些异样的平静感,缓缓说出来一句话:
“何,你知道的我跟高盛的对价保险协议还有一周就要到期吗?”
“我知道。”
“你的记忆力不错,那你还记得华尔街最高的楼是哪栋吗?”
“川铺大楼,282米。”
“那么朋友,我们还有一周的时间道别,下周我会在川普大楼的楼顶跟你通话。”
何栖远还没来及再说什么,对面就挂了电话。
就在他思考如何解决时,张国伟的电话打了进来。
这个长相敦厚发小只是问了一下麻吉在干什么,就没再说什么。
最后沉默一会,问候了一下何栖远的身体,让他多休息,如果有需要张家可以随时给他帮助,就挂了电话。
莫名其妙的突然关心让何栖远思考他那边发生了什么事。
迈克尔的事,已经让他意识到,自己这个小蝴蝶的到来,煽动的风已经逐渐影响到这个世界的进程。
张国伟不会无缘无故的来电话,记忆里几人的关系早就过了互相问候客套的阶段。
没事不联系,有事直接上,这才是他们友谊的真正底色。
就在他准备继续思考两件事时,电话又响了起来,有些哑然的何栖远看着手机上显示着妹妹的名字。
“哥!林伯父出事了!”还没等何栖远张嘴,电话那边的小丫头就已经开始讲述起林家的事。
“桑榆,这不怪你,回家照顾好柳姨,这事也不是她的责任,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回家,看好家里,只要家里不乱,就是对林伯父和我最大的帮助!”
就像林佳鸿觉得林家出事源头是自己一样,小猫何桑榆也是这样想的,如果那天自己没有去玩的话···
何栖远鼓励着电话里因为内疚自责已经有些哽咽的妹妹。
这个事情的难点何栖远一眼就能看出,就是真相不重要,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一旦进入自证陷阱,那就是彻底输了。
这很好理解,就像你无法让一个正常人证明自己不是疯子一样,但是舆论不会相信,股民不会相信。
按掉手机,何栖远揉着自己的太阳穴开始思索,事情汇聚到了一起,哪怕对他来说也有些棘手。
过了半晌,何栖远重新坐直身体,因为多日不见外面空气,显得愈发苍白的脸上眼神凛冽,轻按一下呼叫器:“小秦,通知窦总监来我这讨论一些事。”
说完,他拨通了一个自己早就该联系,但是一直没有联系过的人:“喂?刘波?我何栖远。”
·····
华星联研发实验室。
穿着无尘服的梁孟松亲自操作着设备,身边站着方迟协助并作记录。
谷晨峰刚巧这个班次值班,跟几个研发实验室的同事站在不远处围观着两个大佬的操作。
全公司所有工程师今天都没有按照轮岗制休息。
本该在家休息的工程师此刻也都出现在各自办公室工位上屏气凝息,仿佛不如此,就会影响到距离遥远隔着无数阻碍的实验室里,梁博士的操作一般。
赶上休息的工程师对正在轮值上班同事不无羡慕心思,因为他们相比自己可以更快地听到那个结果。
行政部门那边虽然不知道怎么回事,但在公司天天上班,对同为华星联员工的工程师们的状态非常清楚,明显感觉到今天可能要有大事要发生。
即便因为这些工程师能得到巨额奖励羡慕嫉妒恨,但是现在同样薪水颇丰的他们,也发自内心希望自己猜想的那个可能今天能够实现。
坐在办公室里悠然自得的欧阳琛和高经赋自然也不例外,二人对视一眼,继续自己的躺平大业。
梁孟松五十多岁,但他的手很稳。
氧化、光刻、刻蚀、薄膜沉积、互连,每个环节一丝不苟。
其实正常生产一片晶圆的时间周期在至少十周左右,有些情况下,甚至可能达到三个月之久。
但是现在是实验室,不需要像在生产车间一样考虑流水效率。
梁孟松这时只需要测试工艺可行性,甚至完全不需要考虑生产设备成本。
这样实验室操作下来,正常会是在几十分钟到几小时之间不等的时间内完成,也要看具体操作人的技术。
原本有年轻人可以做这件事,但是才来华星联不久的梁孟松直接拒绝了,坚持亲自操作。
只因这一刻,对任何一个芯片从业者来说,都是梦中才会出现的时刻。
旁边方迟手持摄像机,嘴里小声述说着参数变化,这些记录都会在以后规模化生产中起到重要作用。
“方迟,接手测试和封装。”
仅仅才过去半小时,梁孟松从实验室设备上起身,护目镜后甚至能看到水汽。
方迟也不客套,将手中摄像机交给梁孟松,开始封装和测试操作。
一样是不长时间过去,方迟缓缓站直身体,长出一口气,对着梁孟松手里的摄像机轻声记录记录:“测试人方迟,最终良率86.3%,符合先进制程要求,实验成功!”
说到后面,他语速越来越快,再难掩盖被成就感和喜悦充满的感觉。
这里说的所谓芯片良率,就是一个晶圆生产出来后,晶圆上面符合要求、能进行商用的芯片比例,一般成熟制程要求95以上,甚至极成熟工艺下,达到99都不为过。
但是现在华星联正在研发的走在前沿的先进制程,初期在实验室里,一般只要有50-70的良率,就可以宣布自己研发成功,之后再根据实验参数调整优化就可以。
而只要优化到85-95,就代表成本可控,可以进行商业化规模生产!
这也就是梁孟松方迟他们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在做的事。
“嗷!”谷晨峰嗷唠一声,一崩而起,对着实验室窗外紧张等待的工程师在头顶比了一个大圆。
紧接着右手打起手势:
八!
六!
三!
这消息如同一个巨浪,速度不快,但足以裹挟起沿途的一切。
欢呼声从车间实验室响起,慢慢传递到办公区。
所有华星联为此付出过心血的工程师回忆起这恍如隔世的一年多。
有感性的员工甚至忍不住摘下眼镜擦起了眼睛。
如果不是华星联陷在这个先进制程的泥潭里走不出来吗,谁又愿意去宝极电处理数据,永远当一个不受待见的外人呢?
行政办公室同样传出沸腾欢呼声,只是氛围略微些许不同,他们感受不到这个制程技术推进的艰难,不会那么激动,但不妨碍他们一个个昂首挺胸,他们的想法很简单:
怎么样,我当初没走,我就知道公司能解决这点小问题。
总裁办公室助理隔间的互相看不顺眼的一老一少也猛地从椅子上跳起,想要欢呼,又怕打扰到正在谈事的何栖远。
二人第一次达成默契,用力捧着对方胳膊在隔间地毯上无声地转圈跳跃。
正在总裁办公室跟窦敏交代事情的何栖远自然也能听到外边楼道里的欢呼声和。
眼睛一亮,心中立刻明了发生了什么。
·····
从实验室开始,欢呼声逐渐从超级迷弟谷晨峰的嘴里带头开始,变成简单的三个字。
“梁孟松!”
“梁孟松!”
“梁孟松!”
而一路到办公室,所有欢呼的人兴奋之下,都开始跟着呐喊。
即便梁孟松一直用力压手,大声说着不是自己的功劳,实验室里也没人去听,就算实验室几个人里有人听到,也都当他是谦虚,更何况外边欢呼的人更是根本不可能听得到。
只有捏着实验结果的方尺,隔着护目镜怒瞪着自己这个不靠谱的小老弟。
·····
就在这时,已经聚集宝岛头顶酝酿了半个多月的厚重云层,终于发出了非人类能够制造的咆哮声。
天地的轰鸣仿佛是在庆贺新王的凯旋,也似乎是为旧王的逝去发出哀鸣。
此刻何秋然留给何栖远的华星联,在电闪雷鸣中,矗立宝岛一角,岿然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