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斋异闻抄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3章 桂花糖(一)

城西的宅子价格低得离谱。

刘远山站在朱漆剥落的大门前,望着门楣上歪斜的“静安居“三字,心中掠过一丝异样。这宅子占地不小,三进院落,亭台楼阁一应俱全,却只要了寻常宅子一半的价钱。

“刘公子,这宅子当真划算。“牙人搓着手,眼睛却不敢往门里看,“前任主人急着出手,您若今日定下,价钱还能再商量。“

刘远山摸了摸腰间的钱袋。他刚中举人,正需一处体面宅院接待宾客。这宅子虽有些年头,但稍加修缮,必能焕然一新。

“可有隐情?“刘远山敏锐地察觉到牙人神色有异。

牙人干笑两声:“哪有什么隐情,就是年久失修罢了。您若嫌旧,东城还有几处新宅……“

“不必了,就这里吧。“刘远山打断他,掏出银两。

牙人接过银子时手微微发抖,匆匆写了契约便告辞,临走时竟连惯例的恭喜话都忘了说。刘远山望着他几乎是落荒而逃的背影,眉头微蹙。

当夜,刘远山独自在书房整理书籍。宅子虽大,他却只带了一个老仆张伯,此刻张伯已在前院歇下。烛火摇曳,将他的影子投在斑驳的墙上,忽长忽短。

“嗒、嗒、嗒…….“

刘远山手中的书册突然停住。他分明听见了脚步声,从后院方向传来,像是有人穿着木屐在石板路上行走。

“张伯?“他唤了一声,无人应答。

脚步声停了。刘远山摇摇头,许是野猫踏过瓦片。他继续低头整理,却总觉得有双眼睛在暗处盯着自己。一抬头,书房的雕花窗棂外,似乎有黑影一闪而过。

“谁?“他猛地站起,推开窗户。院中月光如水,空无一人,只有一株老梅树投下张牙舞爪的影子。

刘远山关上窗,自嘲地笑了笑。新居初至,难免疑神疑鬼。他吹灭蜡烛,回房歇息。

半夜,他被一阵细微的歌声惊醒。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是个小女孩的声音,清脆却空洞,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又像就在耳边。刘远山浑身汗毛倒竖,猛地坐起。歌声戛然而止。

他点亮油灯,昏黄的光线填满房间。墙角立着的衣架不知何时倒在地上,他的外袍皱巴巴地堆在一旁,像是被人翻动过。

刘远山披衣起身,推门而出。廊下月光惨白,照得青石板泛着冷光。他循着记忆中歌声的方向走去,穿过一道月亮门,来到后院。

后院中央有一口古井,井台边沿长满青苔。刘远山走近时,井中突然传来“咕咚“一声,像是有什么东西落水。

他心头一紧,探头向井中望去。水面平静如镜,倒映着一轮惨白的月亮。忽然,水中月影扭曲,渐渐浮现出一张女人的脸——苍白如纸,双眼是两个黑洞,嘴角却诡异地向上翘着。

“啊!“刘远山踉跄后退,险些跌倒。再定睛看时,井中只有微微荡漾的水波。

“公子?您怎么了?“张伯提着灯笼匆匆赶来。

刘远山喘着粗气,指向古井:“井里.……井里有……“

张伯往井中照了照:“什么也没有啊。公子怕是梦魇了。“

刘远山摇头,他分明看见了那张脸。正要解释,余光却瞥见回廊尽头有个红色身影一闪而过——是个穿红衣的小女孩,赤着脚,头发披散。

“那里!“他指向回廊。

张伯转头看去,茫然道:“公子,什么也没有啊。“

刘远山揉了揉眼睛,回廊空空如也。难道真是自己眼花了?

次日清晨,刘远山在院中遇见隔壁的张老伯。老人须发皆白,正在自家墙根下晒药草。

“新邻居啊。“张老伯眯着眼打量刘远山,“年轻人,怎么住到这宅子来了?“

刘远山拱手行礼:“老丈知道这宅子的来历?“

张老伯叹了口气,压低声音:“这宅子不干净。二十年前,这里住着一对母子,后来…….“他忽然噤声,警惕地看了看四周,“总之,你晚上若听见什么动静,千万别应声,更别去后院那口井。“

刘远山心头一凛,正要细问,张老伯却摆摆手回屋了,仿佛多说一句都会惹祸上身。

接下来的日子,怪事越来越多。刘远山放在案头的诗文常被翻动,墨汁无端洒满纸张;夜间总有脚步声在走廊徘徊;厨房的碗碟会自己移动位置;更可怕的是,他总在午夜听见那首童谣: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声音一次比一次近,仿佛唱歌的人正一步步逼近他的卧房。

第七日深夜,刘远山被一阵刺骨的寒意惊醒。他睁开眼,看见床帐无风自动,帐外隐约站着一个人影。

“谁?“他厉声喝道,手摸向枕下的匕首。

帐外传来一声轻笑,接着是“嗒、嗒、嗒“的木屐声,渐渐远去。刘远山掀开床帐,只见房门大开,月光将一道细长的影子投在地上——那影子头部异常肿大,像是顶着什么重物。

他追出门去,影子已消失在走廊尽头。夜风袭来,带着一股腐臭味。刘远山循着气味来到后院,眼前的景象让他血液凝固——

古井边,一个身穿白衣的女人正背对着他梳头。她的头发长得不可思议,垂到地上,又蜿蜒入井中。梳子划过头发,发出“沙沙“的响声,每梳一下,就有几缕头发脱落,飘入井中。

“月儿弯弯照九州.……“女人突然开口,声音却是那个小女孩的。

刘远山双腿发软,却无法移开视线。女人缓缓转头,他看见的是一张血肉模糊的脸——没有皮肤,肌肉裸露在外,嘴角却诡异地笑着。

“你终于来看我们了…….“女人说着,向他伸出手。那只手上的皮肉正在剥落,露出森森白骨。

刘远山终于找回自己的声音:“你……你是谁?为何在此作祟?“

女人的头突然以不可能的角度歪向一边:“我是柳娘啊……你不记得了吗?你负心薄幸,害得我们母子好苦啊……“

刘远山猛然想起张老伯的话——二十年前的一对母子。他强自镇定道:“你认错人了,我姓刘,刚搬来不久。“

女人的动作顿住了。她黑洞洞的眼眶“盯“着刘远山,突然发出一声凄厉的尖叫:“不是他!不是他!“她的身体开始扭曲变形,皮肤下有什么东西在蠕动。

井水突然沸腾起来,一个红色的小身影从井中爬出——是那个穿红衣的小女孩,但她的脸肿胀发紫,眼睛凸出,脖子上有一道深深的勒痕。

“娘,我冷……“小女孩抱住女人的腿。

女人跪倒在地,搂住小女孩,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声。那哭声仿佛有实体,震得院中树叶簌簌落下,古井周围的地面裂开细纹。

刘远山鼓起勇气上前一步:“柳娘,若有冤屈,我可代为申诉。但请莫要害无辜之人。“

柳娘抬起头,脸上的血肉模糊渐渐恢复成一张清秀却惨白的脸:“二十年前,我是李家的丫鬟,与少爷私通有了身孕。老爷知道后,命人将我勒死,我的女儿.……“她抚摸着小女孩的头,“被扔进这口井里。我们的魂魄困在此地,无法超生。“

小女孩突然抬头看向刘远山:“叔叔,你能帮我们找到爹爹吗?他说过会来接我们的……“

刘远山心中一痛:“你们…….想要什么?“

柳娘幽幽道:“找到李家后人,取他们一缕头发烧于井边,我们便能入轮回。否则.……“她的脸又变得狰狞,“每逢月圆,就要有人陪我们沉井!“

话音未落,院中阴风大作,柳娘和小女孩的身影渐渐消散。刘远山站在原地,冷汗浸透衣衫。月光下,井台边缘多了一缕长长的黑发,缠绕着他的脚踝,像是一个无声的警告。

晨光熹微时,刘远山发现自己仍站在后院井边,脚踝上的发丝不知何时已消失不见。他浑身僵硬,仿佛刚从冰窟中爬出,连呼吸都带着白气。

“公子!公子!“张伯提着灯笼匆匆赶来,“老奴找您半宿了,您怎么.……“

刘远山摆摆手,声音嘶哑:“备马,我要去拜访张老伯。“

张伯见他面色铁青,不敢多问,连忙去准备。刘远山低头看向井口,水面平静如镜,倒映着他憔悴的面容。忽然,水中他的倒影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不属于他的诡异笑容。

刘远山猛地后退几步,转身大步离去。

张老伯的药材铺子刚开张,见刘远山一大早登门,老人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他将刘远山引入内室,亲手沏了杯安神茶。

“见到她们了?“张老伯开门见山。

刘远山握杯的手微微发抖:“柳娘和她的女儿.……是真的?“

张老伯长叹一声,皱纹里藏着二十年的秘密:“当年李家是城里首富,少爷李明德与丫鬟柳娘私通,生下一个女儿。李老爷嫌丢人,表面上答应让柳娘做妾,暗地里……“他做了个勒脖子的手势,“那孩子才五岁,被活活扔进井里。“

“李明德呢?“

“事发时他在外地经商,回来得知后大病一场,没多久就死了。“张老伯压低声音,“李家从此败落,宅子几经转手,住进去的人不是暴毙就是疯癫。二十年来,没人能住满一个月。“

刘远山想起契约上低廉的价格和牙人仓皇的背影,心中了然:“她们要我找李家后人?“

“每逢月圆,怨气最盛时,她们就要索命。“张老伯从柜底取出一本泛黄的册子,“这是当年李家的账簿,最后一页记着李家旁支的住处。你若真想帮她们,就得快——明日就是月圆之夜。“

刘远山接过账簿,指尖触到纸页时一阵刺痛,仿佛被什么无形之物咬了一口。账簿最后一页赫然用朱砂写着一个地址:青柳巷周宅。

“这是?“

“李明德的表妹嫁到了周家,如今当家的周员外是他外甥。“张老伯突然抓住刘远山的手腕,老人枯瘦的手指如铁钳般有力,“记住,取得头发后立刻回来,路上无论谁叫你,千万别回头!“

正午时分,刘远山站在青柳巷周宅门前。这是一座气派的宅院,朱门铜环,门楣上“积善之家“的匾额金漆闪亮。他整了整衣冠,叩响门环。

“在下刘远山,特来拜会周员外。“

管家将他引入花厅。不多时,一个四十出头、满面红光的中年男子踱步而来,腰间玉佩叮当作响。

“周某与刘公子素未谋面,不知……“周员外笑容可掬,却在看清刘远山面容时突然变色,连退两步,“你、你从何处来?“

刘远山心中一动:“城西静安居。“

周员外脸色瞬间惨白,手中茶盏“啪“地摔碎在地。他强自镇定,挥手屏退左右:“那宅子.……她们找上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