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弱视和感光
很多动物天生就缺乏一双敏锐的眼睛。这些动物中的大部分成员是自然界中的较简单的生物,而另一些则是因为眼睛退化才导致几乎什么都看不见。
鼹鼠是我们熟知的一种动物,它的眼睛很小,藏在皮肤下面,视力非常差。鼹鼠在地下穿梭,凭借着敏锐的嗅觉以及感受泥土的震动来觅食。鼹鼠不喜欢暴露在强光下,就连透气也只是在洞口光线较弱的地方。
感受光线的变化
蚌把身体藏在两瓣紧紧扣在一起的贝壳里。它们附着在岩石上,滤食水中的微小生物。在蚌壳的边缘有很多小小的感光点,能够感受光线的明暗变化,当有捕食者的身影掠过时,它们便快速地合拢贝壳。

眼睛变小圆点
盲蛇的眼睛已经退化了,变成了两个小圆点,不能成像,但有很强的感光能力。

喜欢黑暗
蚯蚓没有眼睛,但它能通过皮肤的感光细胞来感知光亮。当蚯蚓晚上在地表上爬行时,只要用手电光一照,它便迅速钻进泥土中。

眼睛退化
盲鱼的祖先常年生活在没有光线或光线极暗的洞穴暗河中,眼睛因无用武之地而退化,但它的其他感觉器官却特别发达,所以盲鱼的捕食能力也非常强。

感光细胞
草履虫是一种圆筒形的单细胞原生动物,它们并没有真正的眼睛,但拥有感光细胞,能感受到光线的变化。

鼹鼠因为经常生活在地下,所以十分畏惧强光。一旦长时间接触阳光,它的中枢神经就会紊乱,导致各器官运行失调,甚至可能致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