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餐如何搭配更科学
要做好一顿早餐,需注重食物多样和营养搭配均衡:谷物提供碳水化合物,奶类、蛋类含有蛋白质,蔬果含有维生素。而根据不同年龄、体质和生活需求,早餐搭配也要有所区别。具体要遵循以下原则。
粗细搭配
现在的孩子饮食越来越精细,过多食用市售面包、蛋糕及其他精制点心等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食物粗细搭配能保证孩子摄入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增强饱腹感。一方面,粗粮中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等;另一方面,细粮中的蛋白质等成分可使早餐营养更加全面均衡。早餐食材搭配粗细得当,能让孩子从早晨就有良好的身体状态和充沛的精力。
荤素搭配
早餐不宜只吃简单的汤粥。首先,孩子可能会较快感到饥饿。简单的汤粥提供的能量消耗较快,因为缺乏蛋白质持续供能,孩子容易在上午学习时精力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效率。其次,蛋白质不足也不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蛋白质对于孩子身体组织的生长和修复至关重要,长期缺乏会影响肌肉、骨骼等的正常发育。第三,蛋白质摄入不足可能会使孩子免疫力下降。蛋白质在维持免疫系统正常功能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摄入不足可能会让孩子容易生病。此外,还可能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和思维能力。当然,也不建议一大早就给孩子吃大鱼大肉,以免孩子消化不良。而长期摄入过多脂肪会导致孩子肥胖,增加成年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荤素搭配的早餐,才是食物多样和营养均衡的早餐。
干稀搭配
面包、馒头等干的食物富含碳水化合物,能为孩子提供能量,让他们精力充沛。而稀的食物,比如牛奶、豆浆、粥(荤素搭配的粥)等,更容易消化吸收。牛奶和豆浆富含蛋白质和钙等营养物质,有助于孩子的骨骼发育和身体成长。荤素搭配的粥可以滋养胃肠,促进孩子肠道蠕动。
早餐干稀搭配能让孩子既有饱腹感,又不会因为饮食过于干燥而出现肠胃不适,还能调节孩子的口感体验,对早餐更有食欲。
早餐中四类食物不能少

宜软不宜硬
质地较软的食物更容易消化和吸收,不会给胃肠带来太大负担。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和学习的关键时期,需要充足的精力和良好的注意力。而质地较硬的食物通常不易消化,会加重胃肠负担,导致大脑供能不足,影响孩子学习。
此外,早上时间往往比较紧张,软的食物可以快速准备,食用相对轻松,不需要花费过多力气咀嚼和吞咽,这样能节省时间和体力。而硬的食物大都需要更多时间去处理,不易咀嚼、吞咽,引起孩子反感,导致孩子吃得过少。
宜少不宜多
早餐的能量摄入应占全天能量摄入的25%~30%,而早晨孩子的胃肠蠕动尚不活跃,需要被“唤醒”才能正常“工作”,因此早餐吃七八分饱即可,以免加重肠道的负担。吃早餐的时间保持在15~20分钟,专心用餐,哪怕是周末,也不要边看手机、电视边吃饭,以免影响消化。
颜色越多越好
不同颜色的食材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多种颜色的食材搭配在一起可以使早餐营养更加全面和均衡,更好地满足孩子身体的各种需求,为他们一天的学习提供充足的能量和营养支持。
红色食材
如樱桃、红心火龙果等。红色食材通常富含维生素C、类黄酮等抗氧化物质。维生素C有助于提高免疫力,让孩子更好地抵御病菌侵袭;类黄酮能保护心血管健康,为孩子的成长发育提供保障。
黄色及橙色食材
如橙子、杧果、胡萝卜等。这类黄色蔬果通常含有丰富的类胡萝卜素,可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对孩子的视力发育非常重要,能缓解眼睛疲劳,预防近视,也有助于维持皮肤健康。
绿色食材
如菠菜、芹菜、猕猴桃等。绿色蔬果富含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胃肠蠕动,预防和缓解便秘等;其含有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能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和神经系统功能,让孩子精力充沛。
紫色及黑色食材
如紫甘蓝、黑豆等。深色食材含有花青素,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能保护大脑细胞,提升孩子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还有助于强健身体。
白色食材
如银耳、百合等。白色食材有润肺、止咳等功效,有助于保持呼吸道的健康,让孩子拥有更好的身体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