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视角:华文学术期刊发展趋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华文学术期刊发展趋势国际研讨会欢迎辞

澳门理工学院院长 李向玉

尊敬的徐婷部长

尊敬的何丝雅代主任

尊敬的王利民教授

尊敬的仲伟民教授

尊敬的陈雨润理事长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专家学者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今天,华文学术期刊发展趋势国际研讨会在这里隆重举行,首先,我谨代表澳门理工学院,代表主办方大会筹备组,向徐婷部长、何丝雅代主任,向各位嘉宾、各位专家学者,以及新闻出版界朋友们的拨冗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澳门,是一座充满诗意的美丽小城,面向南海,毗连珠海,与香港隔海相望,总面积仅有30平方公里,人口60万。然而,澳门却是近代以来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桥梁。正是四个半世纪以来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交融、沉淀,才造就了今日澳门这座独领风骚的历史名城。澳门并非“文化沙漠”。林则徐、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以及传教士利玛窦、汤若望、马礼逊等近代历史名人,都在此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澳门的历史城区,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筑遗产,被列为中国的第31个“世界遗产”项目,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中国的第一所西式大学——圣保禄学院(1594~1762)就诞生在澳门。顺便说一句,本人当年的博士论文《汉学家的摇篮——澳门圣保禄学院研究》,写的就是这一段历史。澳门的历史文化背景,成就了她在东西文化交流中的独特地位。回归15年来,澳门经济社会的繁荣稳定发展,更为澳门的文化教育事业与学术研究事业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正是这一方水土为澳门学术刊物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条件。

澳门理工学院是一所小而美、小而精的高等学府。澳门目前共有10所高等学校,澳门理工学院是其中成立较早的一所多学科、应用型的公立学校。创办20多年来,在中央政府和特区政府的关爱、支持下,理工学院在教学、研究、行政管理等各个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2013年,澳门理工学院经过10年的努力,通过了国际权威学术评鉴机构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局(QAA)的院校评鉴,成为亚洲第一所成功通过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局院校评鉴的高等院校。

学术期刊之于大学,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创办一份高水平的大学学报,乃理工人多年的梦想。《澳门理工学报》还是一份很年轻的学报,创刊迄今只有17年的历史。2011年以来,《澳门理工学报》进行了全新的改版。作为理工学报的创办人及其成长的见证人,本人对这份刊物怀有深厚的感情。我特别要向理工学报的历任编委、编辑同仁为此付出的不懈努力,对各兄弟刊物及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和关爱,表示诚挚的感谢!也趁此机会,向在座各位从事华文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总编、专家学者们表达崇高的敬意!正是你们的专业、无私、执着、奉献,为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华文学术期刊增添了一抹亮丽的彩虹。谢谢你们!

华文学术期刊发展趋势国际研讨会,是澳门理工学院与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联合举办的一次富有创意的学术研讨会,更是国际华文期刊界的一次盛会。非常感谢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为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所付出的多方努力和认真细致的组织工作。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有更多的合作。请转达本人对蒋重跃理事长的敬意。出席本次研讨会的嘉宾既包括中国内地和台港澳地区期刊界、学术界的专家学者,也有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新加坡等国家期刊界的朋友,可谓盛况空前。“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对来自世界各地的期刊界、学术界同行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欢迎,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并祝各位在澳生活愉快,身体健康,吉祥如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