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庶子无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6章 杀鸡儆猴

“把王嬷嬷撵出去?”贾迎春连忙摇头,道,“她可是我的奶妈子,撵出去老太太和太太会有意见。”

贾琮缓缓道:“理由我都替你想好了,如今二姐姐年龄也大了,不再需要奶妈子,有教引嬷嬷帮衬就好,或者说王嬷嬷已经年老,应该放出去才是,免得外头说咱们家欺压老人。”

贾迎春摇头道:“可老太太不一定同意。”

贾琮道:“不必和老太太说,直接告诉琏二嫂子一声就好。”

贾迎春低头沉默。

贾琮又道:“如今趁大太太不管事,赶紧把那个王嬷嬷撵出去,等日后大太太解了禁足,再把她撵出去就难办了。”

迎春也知道王嬷嬷是王善保的母亲,也是邢夫人的人,现在正好是王熙凤管事,邢夫人被禁足的时候。把王嬷嬷撵出去确实会更加方便。

迎春仍低头思索。

贾琮提醒她,道:“虽然这一次有平儿出面,但以后终归还是由二姐姐处置的,没了这个王嬷嬷,下回还会有李嬷嬷、张嬷嬷。”

迎春道:“三弟弟的意思是,要我杀鸡儆猴?”

贾琮点头,迎春又开始低头不说话。

贾琮也不再劝,他深知迎春的性格便是如此。

贾琮从迎春处回到自己的院子,发现原本对自己有些冷淡的晴雯变得热情了一些。

贾琮不知道晴雯的态度为何会发生变化,到夜间枕月才悄悄告诉贾琮,说晴雯对贾琮替迎春出头的事很是欣赏。

原来晴雯素来就看不惯那些奶妈子,倚仗着自己奶过哥儿姐儿就横行霸道。

因此看见贾琮替迎春处理王嬷嬷,晴雯心中是很痛快。

贾琮笑道:“我不过是看着二姐姐与我同个父亲的面子上,若二姐姐真的下定决心把王嬷嬷撵出去,这才是最好的事情。”

枕月点头,替贾琮拉下床帘,一夜无话。

第二日。

在贾琮上学堂的时候,他从迎春那里得到了好消息,原来这迎春思量一夜后,在早上向贾母请安时,将把王嬷嬷偷东西的事情告诉了贾母。

虽然贾府向来有敬老的传统,年事已高的奴才地位比那些年轻小姐公子还高,但王嬷嬷偷东西确实是突破了底线。

因此贾母没任何犹豫就把王嬷嬷撵了出去,一旁的王熙凤还不忘记暗戳戳告诉贾母这王嬷嬷是邢夫人的人。

贾母听了,果然对邢夫人更加不喜。

在送走贾迎春上学堂后,宁国府的尤氏也来了。

这尤氏自从因贾珍被关在玄真观后,脸上的气色竟比往日好了许多,这宁国府没有贾珍带头淫乱,尤氏是省心了许多。

眼下的尤氏却也无法空闲,贾蓉婚事将近,虽然不是她的亲生儿子,但尤氏也不能随便操办。

更何况这婚事关系到宁国府嫡长孙,贾蓉身为贾珍唯一的儿子,这婚事肯定要大操大办。

只是尤氏到底是小户出身,又第一次办理如此大事,心里自然没底。因此才来贾母处请教帮忙。

贾母道:“蓉哥儿的婚事确实是要大办,如今贾珍和他老子在玄真观,外头的事情你确实不好出面料理,我叫琏儿去帮忙便是。”

贾母对于贾琏办事还是很放心的,和只会与小老婆们喝酒的贾赦,以及不懂俗事的贾政,贾琏在这方面比他们可靠多了。

尤氏道:“外头的事情有琏儿帮忙是好,只是里面的事情我也是六神无主的。”

旁边的王熙凤听了,早已跃跃欲试,她素日最喜揽事办,好卖弄才干。

虽然王熙凤当家妥当,也因未办过婚丧大事,恐人还不服,巴不得遇见这事。

于是王熙凤给了尤氏一个眼神,这尤氏会意,道:“我看着凤丫头平日里料理事务也有条不紊的,她来帮我一二也是好的。”

贾母还未发话,王夫人便道:“她一个小孩子家,何曾料理过这样大的事情,倘若料理不清,反倒让人笑话。”

尤氏道:“凤丫头是办事办老的,而且即使不看在我的面子上,也看在蓉哥儿是凤丫头的亲侄儿上。”

王夫人见尤氏说得情真意切,悄悄对王熙凤道:“你能么?”

王熙凤道:“可有什么不能的,外头有贾琏照看着,里头还有珍大嫂子,若我一时有什么不懂的,来问太太便是。”

王夫人听了,点头同意。又讨贾母的示下,贾母也点了头。

这尤氏见贾母和王夫人都点头同意,自然是喜不自胜,道:“既然如此,凤丫头今日就和我一起回东府,我即刻命人清扫出一处院子来给她住。”

王熙凤摇摇头,道:“不必如此,如今这西府的事情也需要我料理,你只管先回去,我思量了一下就过去。”

贾母对王熙凤道:“你是个有能力的,如果事情忙不过来,可以先暂时放着西府这边的事情,交给你珠大嫂子,等蓉哥儿的婚事结束了再过来。”

王熙凤笑道:“老太太还是小瞧了我。”

众人又闲聊一回,聊到了贾琮。

贾母道:“今早迎丫头来找我,说是要把王嬷嬷撵出去。我想着迎丫头怎么突然转了性子,定是背后有人挑唆。”

王夫人只是慢悠悠喝茶,不说话。

王熙凤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贾母说的是贾琮,昨儿平儿回来时就把事情告诉了她。

她也只是道:“那个老妈子偷了东西,即使没人挑唆,也该赶出去。”

贾母道:“也是,迎丫头能做出这样的事情也是好的,平日里我见迎丫头不言不语的,比不得其他几个伶俐,还怕被奴才们欺负,如今我看迎丫头也是越来越好了,能料理奴才们。”

王熙凤忙道:“可不是!还不是因为有老祖宗,迎丫头才敢撵那老妈子出去。”

众人又聊了一回,方散去。

且说尤氏才往东府来,忽瞧见自己的丫鬟银蝶过来汇报,说是尤老娘已经带着两个小女儿来。

原来因尤氏这几日不能回家,便接了她的继母来宁国府,而这继母膝下却有两个未出嫁的女儿,是与前夫所生,与尤氏并无血缘关系。

只听说这两个女儿一个唤尤二姐,另一个唤尤三姐,二人最是生得极其标致。

其中尤三姐虽年岁不大,却已自有一种万人不及的风情体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