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5章 (求追读)人间何处不是道?解锁新灵材
长街上,狐妖看着对面含笑的书生,口中不由喃喃重复了一句:
“那家人恶毒,又怎能怪狐?”
狐妖抬眼去看对面书生,那青年尚且戴着一个白脸面具,面具没有五官,唯有两眼处挖空,露出了青年朗星般的双目。
不知怎么,虽瞧不清对方五官,狐妖却不由自主感觉到对面之人一定极是风采神隽。
令狐妖不由自主便生出一种莫名的激动,似有热血从心底沸腾,要叫他冲破世俗种种迷障,去看到大千世界,星月朗阔。
狐妖下意识想学习对方的笑容,更想学习对方的神采。
“我……”狐妖脸上露出笑,尖尖的嘴角自两边向上咧开。
他又觉得不对,连忙就伸手放到脸颊两边搓了搓,揉动了略微有些僵硬的五官,使笑容弧度更加柔和自然一些。
狐妖这才拱起手,带着笑,向陈叙弯腰深深施了一礼。
“我、我……小狐,小狐多谢先生教我!”
狐妖喜悦,激动,恨不能当场抓耳挠腮,却又扭扭捏捏要丈量着自己笑容的弧度,尽力学出优雅。
他虽是人形,也通人言,甚至有些地方比某些人还更懂礼知事些,但此时此刻陈叙却又分明像是在他的身上看到了一只皮毛未褪的狐狸。
狐狸人立而起,尖尖的下颔,斜飞的眼线,耳边簪着一朵芙蓉花。
他穿书生袍,戴书生巾,像人,却又保留着动物的天性未褪。
真是有些滑稽,可竟然又有些野性的可爱。
陈叙看到这里心下不由微微松了一口气,狐妖可教,自然是比打生打死要好上许多倍。
“相逢即是有缘,你我闲谈论道而已,又何必言谢?”
狐狸却又是一怔,小心反问:“我们……是在论道吗?这便是论道?”
“人间何处不是道?你知恩图报是道,信守承诺是道,此刻长街烟火也是道。”陈叙说,“又不是一定要松花煮酒,春水煎茶才叫道。
或是道门真人,儒家高士,焚香调琴,阳春白雪……
他们是道,我们难道便不是道了么?”
狐妖“啊”一声,眼睛亮了,砰砰跳动的心脏越发激动。
他喜不自胜,却又不知该说些什么好,一时扶一扶鬓边的簪花,一时又摸一摸头上的帽子,手还忍不住想要去搓自己的脸。
“我、我必要报答你一些什么。”狐妖苦恼,“可是我先前答应过林家小儿,明日还要躲在棺材中问你是不是杀人凶手。
他人虽死了,我曾答应的事情却务必要履行。这、这又该如何是好?”
陈叙说:“你只管履行的你的承诺,到时候问便是,至于何时问,怎样问,我又会有什么反应,那却与你的承诺不相干了。胡道友以为,可是如此?”
狐妖的眼睛不由得又是一亮。
陈叙最后笑说:“胡道友在人间修行,想要成道,还请务必知晓一事。
世间之人有完全者,亦有残缺者。所谓残缺者,虽为人形,其性却恶。此等人行事叵测,毫无底限。虽为人,却又非人,实乃蠹虫而已。
胡道友可千万莫要去学那蠹虫,被这浊世迷花了眼,丢失底限。
今日相逢,你我互称一声道友。他朝若是有缘再见,希望你我还能再称一声道友。”
说罢了,他将自己的面具摘下。
狐妖怔怔看着他,脑海中翻滚着他的话,脸上又不由自主学他神态,一时间腰背挺直了些,脸上略微僵硬夸张的神情又显得柔和自然了许多。
狐妖宽袖端方,将双手交叠至身前,此番郑重行礼道:“自当如此,不敢偏离。”
陈叙回礼道:“在下陈叙,见过胡道友。”
狐妖结巴了一下,忙说:“在下、在下胡溪,见过陈道友。”
一人一妖相对行礼,互相告辞。
直到狐妖告辞离去,陈叙忽闻耳畔人声嘈杂,只这一刹那,红尘中的所有喧嚣便又都回来了。
而长街之上只见行人往来,夜市熙攘,又哪里还有狐妖的影子?
灯火下一相逢,简直便如志怪小说中的幻梦一场。
但陈叙知晓这一切绝非是梦,因为狐妖临去前也赠送了他三根狐毛。
如今狐毛还在手中呢,真真切切,神异瑰丽。
【狐妖灵须,煅炙后碾成粉末,搭配辅材可调和成玄狐回春散,功能止血生肌,治愈外伤,对修行者亦有一定功效。】
【与狐妖结缘,获得新品种灵材,奖励烟火值+300。】
陈叙顿时惊喜,烟火值+300,他回去就可以解锁控火术二级,或是呼风之术了!
正喜悦间,陈叙就要将手中三根狐毛收入烟火厨房,忽然听到身后传来惊喜一声:“这里这里,妖气便在前方,快,阿倔我们快走!”
转头一看,映入眼帘的便是好生显眼的一人一驴。
只见一蓝衫道袍的小道士一手举着个罗盘,另一手拉着头灰驴,正费力向前拖拽。
人往前走,驴往后退。
小道士先喜后急再怒:“妖气就在前面啊,蠢驴你再跟我倔等下妖气就又跑了。哎呀快走……”
驴不走,驴咴咴叫,驴退得更厉害了。
“阿倔!”小道士先是怒喝,后又哭丧脸,“祖宗啊,我叫你祖宗行不行?我下回再不骑你了,咱们快走吧。”
小道士服软了,驴便不再往退了。
驴终于肯乖乖往前走,小道士正欣喜间,忽然低头一看手中罗盘。
咦,罗盘指针又不对了。
“啊!”长街上,小道士发出了杀驴般的惨叫,“妖气又不见了?啊啊啊,蠢驴、倔驴,小爷要跟你拼了!”
“咴咴咴——”
长街这头,陈叙悄无声息将手中三根狐毛收入了烟火厨房。狐毛一被收走,所谓妖气自然也就没了。
他把玩着手上的两个面具,与小道士擦身而过。
小道士牵着驴,忽然回头“咦”一声,热情地奔到陈叙面前打了个稽首说:“这位善信,小道清虚道宫第七十二代弟子,道号玄一,此番南下历练,为体察世情,降妖捉鬼而来。
我观善信气韵不凡,想来见识定然远超常人,想请问善信在这左近可有见着妖?”
陈叙看向玄一小道士,奇怪反问道:“夜市中熙熙攘攘尽是人,道长为何就认定我能识妖?在下不过是凡间俗人而已,怎就当得道长一句气韵不凡?”
玄一小道士被反问懵了,不由挠了下脑袋,结结巴巴说:“难、难道不是吗?不对呀,我一见你我就觉得你定与常人不同,我的感觉不会错才是……”
陈叙急着回去修炼,立时一本正经忽悠他道:“感觉之说虚无缥缈,又怎会定然无错?
道长莫要被自己的错觉骗了,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