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3章 海盐贸易
柳玉京一看,是刘壮。
其实如果换做普通女生,被强奸未遂肯定是十分恼火的,甚至这辈子都不想再见到那人。
但是柳玉京从小在秦淮河、宫内见识多了,虽然内心厌恶,但还是微笑的说:
“刘壮啊,你以后可不能做这种事情了,如果再有下次,我会亲手...切了你下面。”
“呛......不会的,不会的了。”
刘壮脸部涨红,害怕得地赶紧喝完酒走掉了。
徐煜此时已经喝麻了,连忙吩咐大家早点回去休息。
夜深了,庆功宴结束后,徐煜摇摇晃晃站起身,回到住处,今晚的小插曲让他意识到,随着力量的壮大,人员的增加,内部的管理将变得越来越复杂。
不仅要应对外部的敌人,还要协调内部的关系,这需要他付出更多的智慧和耐心。
他看得出,秦良玉对自己的感情越来越深,但让自己现在娶她,还为时尚早。
而他感觉到,柳玉京对她更多的是感激。
对她而言,真爱啥的早就与她无缘了。
只是,对于徐煜......
第二天,徐煜与众将坐在府上。
“徐大人!”
他转头看去,是上官铭匆匆走来。
“有什么消息吗?”
徐煜立刻问道。
上官铭凑近徐煜,低声道:“刚收到密报,吴三桂已经出兵山海关,并顺利占领了宁远,正准备进军锦州区域。”
徐煜眼睛一亮。
“这是好消息!”
随即把消息告诉李定国、卢象升和秦良玉等。
“太好了!”
卢象升兴奋地拍案而起。
“吴三桂若能牵制住清军主力,我们就有更多喘息的机会!”
李定国则更为冷静。
“吴三桂此人心思难测,我们不能完全相信他。”
徐煜点点头。
“定国说得对。不过,目前这个局势对我们有利。”
他沉思片刻,继续道:“根据目前的形势判断,满清暂时已经无力组织大规模的攻击,我们要趁机壮大自己。”
忽然,赵美海也跑了进来。
“大人,我们的暗探传回消息,多尔衮已经紧急赶往锦州,目前复州只有多铎在守,豪格还在养伤,而葛阳真人则回去奉天府。”
“看来消息不假,不过你告诉赵大海,防线不能松懈。”
徐煜站起身,环视众将:“从明天开始,我们要全力巩固宁海城的防御,同时发展经济,抓紧训练新兵。”
徐煜便开始了一系列的部署。
他首先命令加高加固城墙。
“城墙要再加高三尺,加宽两尺。”徐煜指着城墙说道,“在城墙顶部增设箭楼和炮台,提高防御能力。”
李定国在一旁点头赞同:“这样一来,即使敌人再来,我们也能从容应对。”
同时,下令在宁海城下扩大地下通道网络。
“这些地道要四通八达,连接城内各个重要区域。”
徐煜站在城墙下,向工匠们解释道:“一旦城池被围,我们可以通过地道运送物资,或者派兵从敌军后方突袭。”
卢象升亲自带工匠们立刻开始施工,确保地道的质量和隐蔽性。
几天后,他带着上官铭来到旅顺,视察那里的海盐生产情况。
“目前日产量多少?”
徐煜问道。
“回大人,目前日产量约四十担,相比之前,我们产量已经翻倍了。”
盐场管事回答。
徐煜皱眉。
“还是不够。”
他知道金州区域自己销售的盐一天就得二十来担左右,剩下可卖的,不过一二十担而已。
他走到盐田边,仔细观察后,说道:“现在的盐田的布局还需要调整,现在的蒸发效率太低。”
徐煜站起身,环视四周。
“另外,要增加晒盐的面积,改进收集方法。”
他根据前世的知识,设计了更高效的盐田布局,并改进了晒盐和收集的方法。
“将盐田分成大小不同的区域,海水先进入大区域,随着水分蒸发,盐度升高,再流入小区域。”
徐煜向工人们解释。
“这样可以提高蒸发效率,增加产量。”
工人们按照徐煜的指示改造盐田,效果立竿见影。
仅仅三天后,日产量就提高到了七十担!
“大人真是神人也!”
盐场管事惊叹道。
徐煜微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这只是开始,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产量还会继续提高。”
上官铭在一旁说道:
“现在来看,我们除去自用的,现在可以把日产量的五十担存贮起来,用来贸易,可以赚大把白银呢!”
徐煜点头。
“没错,盐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控制了盐的生产,就等于掌握了一条重要的经济命脉。”
他望向远处的大海,心中已有更大的计划。
“接下来,我们要发展渔业和海上贸易。辽东半岛三面环海,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上官铭眼睛一亮:“大人的意思是……”
“建造船队。”
徐煜斩钉截铁地说:“不仅用于捕鱼,还要用于运输和防御。海上的力量将成为我们对抗清军的重要一环,上官铭,有信心吗?”
上官铭兴奋地点头。
“有信心,我这就去安排人手,准备组建海上舰队!”
之前他们就有镇海号符船和大明战船,后来又陆续建造了八九艘战船,只是能够组成舰队的海军战士还不够。
但在上官铭的带领下,不久之后,海军战士日月训练,终于初步组建了一支十来艘船的海上舰队。
徐煜一日收到上官铭让他前去视察的信后,便赶到龙谷山。
“大人,舰队已经准备好了,请您跟我去码头检阅。”
上官铭兴奋地说道。
徐煜点点头,跟随上官铭来到海边的码头。
远远望去,只见十来艘战船整齐排列在海面上,每艘船上都插满了“徐”字旗帜,在海风中猎猎作响。
阳光照射在船身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显得威武壮观。
“好!真是好,上官兄辛苦了。”
徐煜忍不住赞叹道,这支舰队虽然规模不大,但却是以后他们海上的有生力量。
上官铭带着徐煜登上了最大的一艘战船。
这艘船长约二十余丈,宽约五丈,船身坚固,甲板宽敞,配备了多门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