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章 废太子
“皇上!”
“丑牌了。”
“该就寝啦!”不知不觉,两人已聊了快一个时辰,李德全提醒道。
康熙这才注意到夜已深了,帐外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想到明天还要在蒙古王公面前宣布改天换地的大事,他便吩咐李德全亲送林炜回帐,他自己也在小太监的服侍下睡了。
老皇帝躺在龙床上,听着窗外呜呜的风声,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张廷玉力主废太子的事要从长计议,经过了和林炜的一席谈话,他已下定决心,明儿一到热河行宫就废掉太子。
林炜这个归国传教士,很出乎他的意料。
以前政务繁忙,没空看钦天监上的折子,今夜一谈,与普通儒生有很大不同。
他隐隐觉得,林炜信的那个什么马哲教,对治国理政大有裨益。
那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简单明了,却正中要害,而且仔细想想极为有理,唐朝的牛李党争,王安石变法引起的新旧党争,根本原因皆是两种“经济基础”之间的相互倾轧。
能感觉出来,马哲教和号称王道的“儒家”与号称霸道的“法家”,都不太一样。
儒家号称以宽仁恭爱治天下,可却过于理想化了,你总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和孔夫子一样结果,结果就是从阿哥到大臣,都欺上瞒下,满嘴的仁义道德,满肚子的男盗女娼。
韩非的法家又过于冰冷,对于民力压榨过狠,战时偶尔实行也就罢了,若是长久治之,民心必然思变。
至于那句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更是如此了。
他自幼遍读古今各类帝王之学,无论是《管子》《韩非》,还是《商君书》《长短经》,洋洋洒洒几十万言,解决的无非是一个问题。
上位者到底应该如何做,才能治理好这个国家?
可这些学说,要么玩弄权术,要么内容过于空洞,都不具有可操作性,他只能摸索着前进。
几十年的经验,完全没有林炜的一句:“万事万物都是在矛盾中循序渐进发展的,但矛盾也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只要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就会跟着解决。”来得简单实在,容易理解。
老皇帝看着金帐上的垂饰愣愣出神,思绪不由得飘到了什么才是现在大清的主要矛盾上了。
他年少时乾纲独断,励精图治,功绩倒也成了一些,年纪大了不免有些松弛倦怠,吏治也跟着败坏上了,现在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大清朝明面上看着像个清明盛世,可盛世底下全是数不清的窟窿眼儿!
国库空虚,自己多次想丈量土地却始终推行不下去,可下头的豪绅却富可敌国,听说光是刘八女的庄子,就得走三天才能走出来!
一边是受黄灾的百姓死的绝户,四阿哥和老十三治水时于心不忍,买了几人回府里当长随,可那些盐商地主们却趁机扒皮,买地的买地,贩人的贩人,想尽一切法子讨好京里的主子;
百官们一面对自己说天下大治,村村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就连命案都没有多少,已大有贞观之治之象,可又搞出来草菅人命,花钱顶罪的丑事!
这就是自己的康熙盛世,里头的隐忧让人不寒而栗!
康熙翻来覆去的琢磨着,到底什么才是现在大清的主要矛盾?
按照林炜说的,是不是只要解决了这个主要矛盾,什么吏治败坏,税基萎缩的次要矛盾,是不是也能跟着解决了?
那自己年少时在太皇太后面前,亲口许下的“儿臣要与历朝历代圣明的皇帝比一比,为咱们满人争气!”的诺言,是不是也有机会实现?
各种事情与回忆叠加在一起,搞得老皇帝思绪飘零,时而激动,时而烦乱。
又过了半炷香的时间,李德全终于回来了。
“李德全。”
“哎,皇上。”
“奴才万死!奴才不应该给您吵醒喽!”李德全跪下谢罪。
康熙坐起身,将辫子甩到身后,叹道:“发生了这种事,朕怎么能睡得着?”
“你去把张廷玉和图里琛给朕叫来!”
李德全虽然心疼康熙不分昼夜的操劳国事,却不敢怠慢,连忙唤来小太监,让他们分别去找内阁大学士张廷玉和御前侍卫图里琛。
他自己则为金帐重新点上龙凤火烛,为康熙缓缓揉起了脑袋。
过了没到一盏茶的时间,图里琛和张廷玉就同时赶到了康熙金帐。
康熙躺在龙床上,任由李德全给他按摩:“图里琛。”
“奴才在。”
“你亲自去一趟澳门和林炜老家,把林炜的身世查明回奏!”
图里琛闻言一愣。
半夜三更喊我过来就是为了查林炜的身世?
就在他解手甩锅被抓包的时候,图里琛便知道今夜必有大事发生,所以他和衣而眠,也敢没睡瓷实了。
可老爷子突然喊他过来,一不问太子是否悔过,二不安排大阿哥的处罚,反而让他查一个归国传教士的身世?
真是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毕竟混迹官场多年,图里琛知道此时不是多嘴的时候,“嗻”了一声后,躬身退出了康熙金帐。
面对内阁大学士张廷玉,康熙从龙床上站了起来,示意李德全给他拿一杯茶。
“衡臣啊!”
“回皇上,微臣在。”张廷玉躬身抱拳道。
“朕这么着急找你,是有两件差事,安排你做。”
“一,你即刻拟旨,废除胤礽的太子之位!”
“啊!”
“皇上,臣以为,此事宜从长计议!”
张廷玉心中一惊。
他自认自己把康熙的心思摸得很透,刚才那句:“微臣以为,就算太子有那个心机,他也没那个胆量。”,再加上那张伪造的调兵手谕,已经让康熙动了回北京再废太子的心思。
只要回了北京,皇上见了孝诚仁皇后和太皇太后的牌位,一切就都好说了!
可为什么,康熙一见完林炜,态度马上变了?
居然连短短几天都不能等,马上就要废了太子?
大清朝的中枢都不在北京,这么匆忙废掉太子,万一出了什么事怎么办?
“朕意已决!不用再说了!”康熙果断打断了张廷玉。
张廷玉见康熙如此果决,只得应了下来。
“第二件差事,钦天监监副林炜,他的‘马哲教’,很对朕的胃口。”
“你找机会,看看他的脾气秉性。”
“要是没什么问题,朕想给他换个位置。”
张廷玉心中一动,不露声色道:“微臣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