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清:从康熙毕业论文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6章 回京

十四阿哥低声回问道:“钧令里说没说什么事?”

“太子召集了所有阿哥,说是回去商议恭迎万岁回京的事。”

老十四眉头一皱,隐隐觉得有些不对。

皇阿玛前几次南巡,都是先临杭州,后幸金陵,往往都要过了重阳才能回京,今年江宁织造曹寅,没等到大内送的金鸡纳,死了。有不少熙朝老臣要去吊丧,圣驾免不得多要在石头城多盘亘几日……

可现在皇阿玛才巡了四个多月,就要回了吗?

更何况迎驾本是礼部的事儿,太子和皇阿哥们商量个什么劲儿?

可他毕竟久不在京,也不知道紫禁城里如今是个什么光景儿,只得给了林炜一个眼神,示意有要事商量。

林炜心领神会,停了讲课,挥手喊来一名兵士:“陈四海,今天由你带兵回营!”

一名壮汉当即起立喝了一声,组织队伍,整兵返回驻地。

经过了近三个月的训练,这三百人的队伍,军容俨然有点严整了。

兵士一走,刚才还十分热闹的卧虎岭长城马上安静下来,林炜和十四阿哥并肩而行,亲卫们在后头远远地缀着,两个人就这样在望不到尽头的长城上一边欣赏夏日夕阳,一边慢慢踱步。

老十四望着红灿灿的斜阳,盘着手中的湘妃竹扇,开口问道:“林大人,这事儿我有点摸不到头脑。”

“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我不想回去沾染局势,可朝廷已有旨意,凡百细务均由太子处置,我不回去又不成,你说我还能一直躲着吗?”

太子那个准备给诸多大员三等以下评价的奏请折子,到底还是传出了大内,惹起了朝堂上的轩然大波。

这些被贬黜的督抚,有不少当初就是随波逐流保荐的八阿哥,如今太子秋后算账,立刻变成了无头苍蝇乱撞门了,有拜托阿哥的,有求上书房大臣的,就连林炜也收到不少希望他在太子面前美言几句,必有厚报的信件。

面对求助,这些皇阿哥们也反应不一。

老四是直接到康熙那里请了旨,以需要从成都府调三十万担糙米赈济的名头,把李卫给摘了出来,太子也没出头为难。

老八也是学聪明了,知道是自己势力太大招了老皇帝的忌,这次任谁来找他都是一概不见,就连刑部的领部阿哥也给辞了,安心在家临摹张旭的《李青莲序》。

林炜望着远处的层峦叠嶂,波涛如怒,越发觉得太子心胸狭隘,做不成什么大事,便为老十四解释道:“这是太子复立后的必然选择啊!”

“他这次监国,在前朝没了用的顺手的老臣,你说他结党吧,万岁爷忌讳,他若是不结党,又如何和八阿哥对抗呢?”

“没办法,他只能把八阿哥的人都给废了!”

老十四一愣,林炜若是没点明,他之前是真没想到这一层。

他又琢磨了一会儿,追问道:

“林师傅,你说太子他为什么不能用一些正人呢?”

“我看了那个名单。蒋成星一个老名士了,皇阿玛那么赏识,亲自点的榜眼,太子以贪了十两银子的名义,就敢摘了他的顶子!”

“还有卢启友,我没见过这人儿,都听说过他可以比肩死去的于成龙!官儿都做到知府了,还是守着两间破草庐侍奉母亲!太子居然也敢给一个贪的断语?”

“太子以前虽然脾气不好,但还是明事理的,怎么如今连道理也不讲了?”

林炜哈哈一笑,像看小孩一样看着老十四:“十四爷,你有没有想过。”

“正是因为这些人是正人,信奉君子群而不党,他们才不和太子结党的啊!”

“谁的政策对朝廷和天下有利,他们就支持谁!”

“对太子来说,这群人也得敲打敲打!”

老十四这才反应过来,确实是自己想漏了,干笑了几声缓解尴尬。

气氛也跟着放松了一点。

十四阿哥左脚踩在垛口上,顶着夏风,看着天边暮色渐浓,夕阳点燃烟霞,夏风袭来,一块一块互不相接的松木林微微摇动,天地辽阔,他的心情也跟着好了一点。

他似乎想起了什么,叹口气道:

“其实二哥除了爱玩女人,能力还是可以的。”

“我还记得六岁那年,也是这个季节,也是这样热乎乎的风。王师傅在上书房给我们这些皇阿哥讲四书。”

“什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说的是两嘴发干,嘴角直起白沫,二哥听也不听,王师傅在上面讲大课,他在下面给我们上小课,说什么江南曲调无去声,直隶曲调无入声,说的那是头头是道天花乱坠。”

“给王师傅气的,脸拉得这么老长。”

“当时他就说了;‘太子爷,你的诗韵声律研究的再精通,比得过唐后主吗?’”

想起老王剡吹胡子瞪眼睛又无可奈何的模样,林炜哈哈大笑。

十四爷笑眯眯的看着林炜笑完,这才继续道:“当时王师傅气的够呛,说完二哥竟头也不回,直接找皇阿玛告状去了。”

“皇阿玛一来,也不废话,直接就让我们都滚去墙根底下跪着,谁能背明白大学,谁才能离开。”

“我们这群皇阿哥里,只有二哥只看了一遍,就直接到皇阿玛跟前去背了,他不仅能背出来,还能把含义讲得很明白。”

“林大人,你别看八哥那么精明的一个人,论脑子,其实他没二哥好使。”

“二哥这人你说他胆大吧,他其实怕死皇阿玛了,我做的那事他想都不敢想,你说他胆小吧,他能把王师傅气个半死。”

林炜看着老十四望着远处的景色出神,皱眉劝道:“十四爷,你有皇上的谕旨,可以不去的。”

听着老十四的口气,他是想尊太子钧令回京了。

可古北口虽距离京城不远,但也有小半天的路程,京内最近什么情况,两个人一无所知。

如果老皇帝真要回京了,那也得通过礼部,就算不想扰民,要求内务府承办,那沿途的驻跸警戒,也得通过兵部调动各地八旗。

两个人是一点风声都没听到。

现在最好的方法还是先派人去京里打探一下,再做决定。

太子的钧旨太急,像是故意不给老十四留下打探的时间似得,要求明天卯正就要在乾清宫举行廷议。

老十四长叹一声:

“我琢磨了一下,恭迎皇阿玛这茬算是我的台阶,是我回京最好的时机了。”

“更何况太子都拉出皇阿玛了,我还怎么不去?”

“若是不去,只怕祸水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