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42章 唯有会战于野

即便这样,尔朱军仍然要不断收紧那个已经套在这洛阳城中数十万人头上的绞索。

直至洛阳中人终究喘不过气来,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

而到了那时,他就可以凭借自己的威望,使得他们都开城投降,

再让他们献上王子祎和汉王崔远(崔逺),由自己扶持的秦王崔毅登上那个位置。

也可以不至于让秦王的威势太过强大来影响自己之后控制整个朝局。

至于什么大监、太后、公卿百官之类的,能杀就杀,全部来给自己立威好了,

也好让自己的手下出上这一口恶气。

这些天来军心多少有些浮动,也全靠眼前的胜利才能鼓舞着他们继续打起十二分的精气神来。

如果自己不做出这样的安排,带着他们到洛阳城中走一遭,自己又如何成为那个应和了谶纬之人。

如何还能将这大魏朝的天命完全化作己有。

从而让他们尔朱氏化家为国?

就在这样想着的时候,他听到帐外有无数人喊马嘶,甲胄铿锵。

兼有辎重大车路轮碾压已经逐渐干涸的地面,而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

尔朱兆又要率一偏师行动了。

这一次确实再也没有悬念。

事实也是如此,大军出动之下,骑兵聚散离合之间,整个伊水两岸再一次充满了胡尘。

一支又一支的兵马分成无数股,如水银泻地。

一座座坞堡庄园,都在这绝对的力量面前战栗不已。

那些之前还对清河王率领的王师,做出忠诚表态的庄园坞堡主人们,此时却也慑于尔朱大军的淫威。

尤其是当他们听说连虎牢雄关那拥有大几千人兵力的勤王之师,都投降了尔朱大都督之后,更是觉得大势已经基本上没有转圜的余地。

更何况,现在还有了秦王。

由于之前王子祎再一次稳定了洛阳城内的人心,使得那些王子坊内的其他宗室亲王们都没有任何异动,就算有也被京兆公主给化解。

这使得尔朱大都督诱使宗王出城,从而动乱城内人心的计划再一次宣告破产。

于是其人也不再做任何遮掩。

那曾经被他风光下葬了的秦王,又突然好端端地开始再一次出现在世人面前,开始广而接纳各方势力投效。

很快,洛野之人都知道了秦王仍存于世,而其人更是得到了尔朱军大军的相助。

一时间,那些墙头草一样的坞堡豪强们再一次发生了变化,几乎传檄而下,投效之人如过江之鲫。

有了秦王在手,他们就拥有了最大的大义名分。

这一次战斗的性质已经不仅仅只是边帅以下犯上的作乱。

而是魏朝宗室的内斗。

是第一场政变失败逃亡的秦王势力的一种反扑。

这样他们也不用担心自己助乱从逆,从而留下骂名,反倒是可以博取个从龙之功。

于是放下了顾虑的许多豪强势力,都开始纷纷正式前往秦王所在的营帐当中,向崔毅其人宣誓效忠。

不过这样一来,虽然使得尔朱大军声势日隆,兵马日盛。

但是也让有些人有点不满。

因为这样,秦王就从完全依附于他们的存在,就从某种程度上变为了一个合作者的关系。

有不少人则会选择投靠秦王本人,而不是投靠他们的大都督。

无形中可能会削弱大都督所应获得的权威,平白增加日后改天革命的难度。

但那又如何?

大不了,到头来还不过是一个杀字罢了。

这天下人,

本就是皆可杀得!

时间已经比计划中拖得有点久了。

尽管从来都不缺粮草物资,倒不如说囤积得还有点多了。

但是顿兵于坚城之下,肯定是要早一日结束,才能早一日让人安心。

当尔朱军正式拥立了秦王的消息传出之后。

一时间整个洛阳城内,人心也分成了两种不同的状态。

对于那些曾追随过秦王的人来说,他们或许也有动摇。

但目前还是暂且站到了现今的新天子,和拥立了其人的清河王这一边。

而那些还没有明确表示过效忠的观望势力,则在暗地里留了一分的心眼,

准备一有不对,就立刻纠集家中的势力,开门去迎纳这座城邑的新主。

而当尔朱兆率领万余兵马完全掌控了伊水南方。

大军已经来到了洛阳城脚下。

远在那些四通市的人们都能够看见这支兵马所扬起的滚滚烟尘。

在使得伊水流域的豪强全部效忠于秦王之后,他们的声势日盛。

而这些兵锋所带来的压力也大半都落在了清河王的肩上。

所有人都在观望着这暂时成为外城权力核心的清河王府,想要知道其人会做出何种行动来挽天倾。

面对这样的局面,羊盏建议再一次发骑兵夜袭。

这一次可以集结出更多的骑兵乃至千余骑,然后通过夜袭再一次故伎重施打垮这支军队的前锋。

但是荀思却以参军的身份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其人认为,有些事情已经难以避免。

敌人的势已经累积到了极限,已经不再是依靠一两次突袭能够挽回的。

因为敌方无论是在兵力、军备甚至是将领上都已经做到了极点,这样的夜袭实在是胜负难料。

毕竟挨了这么多次打,别人一定会把一切防御措施都做到极致。

是十分难下手的。

更何况听说他们的主帅尔朱兆虽然心性烈如火,但是却深谙用兵之道。

而他们的大将慕容绍宗、斛律金无一不是天下屈指的名将。

贺洛浑此人则又十分谙熟智谋。

这样的军队如果贸然再以故技重施,依靠骑兵通过夜袭作战,难能有什么胜算。

而这样的尝试如果遭到失败。

哪怕仅是一次不大不小的失利,都会对人心造成骤然打击。

因为现在的局势已经明朗,尔朱军一方是不怕输的,他们输得起;

而清河王这一方却不能输上哪怕一次。

输上一次,那被他以威名所聚拢起来的人心都会尽散。

正因为如此,才要毕其功于一役。

把所有的城内力量全部投入到一场战役之上,和敌人主力进行决战。

将所有的胜败都归于此役。

见他如此解释,羊盏略一思索,便也认同了。

崔祎其实也是如此想的,只不过他需要统一众人的意见,于是便让他们先各自阐述。

作为文武之首的二人都已经同意,其他在他权力核心圈子的人也都并没有什么异议,而是纷纷默许了这个有点残酷的事实。

这个残酷的事实就是,因为之前他们城内忙于内斗,使得整个中枢处于一种脑死亡的状态,丢失了全部的黄河渡口和关隘。

而敌人也通过这个契机,将所能积蓄的势能聚集到了极点。

而崔祎所能够不断出城积累的优势根本就没多少。

就等于双方各执黑子白子对弈,他所能够落下的子已经被限定到了棋盘的一小部分范围,

所能做的其实就是只能毕其功于一役。

来一场决定性的、堂堂正正列阵于野的战役,已经容不得任何的花哨可言。

于是坐在主座上的崔祎微微点头,同时在心中盘算组织这样一场会战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