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霸业从守卫徐州开始](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85/53464085/b_53464085.jpg)
第7章 战后修整谋长远,新患突生再迎难
击退曹操后,徐州城一片狼藉,残垣断壁在斜阳下影影绰绰,像是在诉说着战争的残酷。冷风呜咽,裹挟着硝烟与血腥的气息,弥漫在每一寸空气里。陶应伫立在城墙上,望着城外焦黑的土地和凌乱的营帐,心中满是沉重。这场胜利虽解了燃眉之急,却也让徐州元气大伤,百废待兴。
战后的徐州,粮食愈发紧缺,百姓们面黄肌瘦,眼神中满是对未来的迷茫。陶应深知,当务之急是恢复生产,解决民生问题。他立刻召集陈群、糜竹等一干能臣,在议事厅中商讨对策。厅内气氛凝重,众人眉头紧锁,都在为徐州的未来忧心忡忡。
“如今粮食匮乏,百姓生活艰难,我们必须尽快想办法恢复农耕。”陶应率先打破沉默,目光坚定地看向众人。
陈群微微颔首,思索片刻后说道:“主公,可将之前开垦荒地的计划持续推进,组织百姓大规模种植粮食作物。同时,修缮水利设施,保证农田灌溉,提高粮食产量。”
糜竹接着补充:“我糜家愿出资购置耕牛和种子,助力徐州恢复生产。但商业贸易也需尽快恢复,如此才能盘活徐州经济,为后续发展提供支撑。”
陶应点头表示赞同:“糜先生慷慨解囊,实乃徐州之福。陈群,你负责组织百姓农耕,务必保证农事顺利进行;糜竹,商业贸易一事就劳你费心,尽快让徐州的集市热闹起来。”
众人领命而去,徐州大地迅速掀起了一股恢复生产的热潮。田野间,百姓们在寒风中辛勤劳作,翻耕土地、播种育苗;集市上,商人们陆续开张,各类货物琳琅满目,吆喝声此起彼伏,为这座饱经战火的城市带来了一丝生机。
然而,就在徐州逐渐走向正轨时,新的麻烦接踵而至。一日,暗影司密探神色慌张地前来禀报:“主公,大事不好!江东孙策突然染病,病情危急,江东局势恐生变故。”
陶应闻言,脸色骤变。孙策是徐州的重要盟友,他若有不测,不仅联盟岌岌可危,还可能引发江东内部的权力争斗,甚至危及徐州的安全。
“可曾查明病因?”陶应急切问道。
“回主公,暂未查明。只知江东上下一片慌乱,张昭、周瑜等正四处寻医问药。”密探如实答道。
陶应陷入沉思,片刻后,他果断下令:“立刻召集城中所有名医,挑选珍贵药材,由陈到率领精锐护送,火速前往江东支援。同时,我亲自修书一封,表达徐州的关切与支持。”
陈到领命后,即刻带领队伍出发,一路快马加鞭,向着江东疾驰而去。而陶应这边,也在密切关注着江东的局势,他深知,这一变故可能会打破现有的平衡,让徐州再次陷入危机之中。
与此同时,在淮南的袁术营帐内,袁术听闻孙策病重的消息,顿时大喜过望。
“哈哈,天助我也!孙策一病,江东自顾不暇,陶应失去一臂,正是我攻打徐州的好时机!”袁术兴奋地在营帐中来回踱步,脸上洋溢着贪婪的笑容。
谋士闫象却忧心忡忡地劝道:“主公,此事还需谨慎。陶应诡计多端,徐州虽历经战火,但根基仍在,贸然进攻,恐难取胜。”
袁术却不以为然:“怕他作甚!如今不趁机拿下徐州,更待何时?传令下去,全军准备,三日后出兵徐州!”
陶应很快得知了袁术的动向,他神色冷峻,心中暗忖:“袁术果然不肯放过这个机会,看来徐州又要面临一场大战。”他迅速召集徐庶、徐盛等人商议对策。
徐庶眉头紧皱,分析道:“主公,袁术来势汹汹,我们兵力虽历经损耗,但凭借徐州坚固的城防和百姓的支持,尚可一战。只是江东局势不明,我们不能将全部兵力用于对抗袁术,需留有余力,以防不测。”
陶应点头表示认可:“元直所言极是。徐盛,加强徐州城防,招募城中青壮补充兵力;我与元直再谋划破敌之策,定要让袁术有来无回!”
徐州城再次被战争的阴云笼罩,陶应望着城中忙碌的百姓,心中暗暗发誓:“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我都要守护好徐州,守护好这一方百姓!”在这乱世之中,徐州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一切都充满了未知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