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78,我考上了西工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8章 研发人员嘛,能有啥坏心思

“吴老,我不过就是一个刚刚上大学的愣头青,我能有啥意见,各位老前辈高屋建瓴,高瞻远瞩,我可不敢班门弄斧。”

“秦亮,你就别谦虚了。”吴老说道:“上面一直在强调,要解放思想,咱们这些人干了半辈子的航空发动机,正是因为这样,才容易被过去的经验所影响,咱们需要的,正是你这种初出茅庐不怕虎的年轻人!你放心,随便说,要是有人敢打击报复,你尽管来找我!”

吴老要给自己当后台了!那自然也得抓住机会!

秦亮开口:“那我就简单说说我的想法,如果不对,欢迎各位领导批评指正!长久以来,我们的航空工业,都是先定飞机,再定发动机,这是违反科学规律的,因为发动机的研发时间,远远长于飞机,这就导致飞机出来了,发动机还不成熟,这样会严重耽误研发进度。”

“如果没有飞机型号,那就不可能有发动机的型号,否则岂不是浪费?”李工当下提出了反对意见。吴老当后台又如何?咱们是民主的,得发表自己的意见!

“针对某款飞机,专门研制一款对应的发动机,那才是真正的浪费。”秦亮看向李工,语气平淡:“科学的研发途径,是先研制一款核心机,从第一级压气机开始,一级级的搞预研,一级级的吃透,用五到十年的时间,把核心机给搞成熟,然后,再匹配不同的外涵道,得到不同推力的发动机。”

秦亮看向众人:“比如说,涵道比在0.5以下的,可以用在战斗机上,涵道比在0.5到2左右的,用在轰炸机上,涵道比在2以上的,用在运输机上,这样一款核心机,就能支撑起来我们众多的飞机项目,甚至还能改成舰用的燃气轮机,当然,这得建立在完全吃透核心机的基础上,否则心中没底,根本就没法改。”

“你倒是说得好听,一个核心机匹配多个发动机,外涵道的风扇不一样,需要的动力涡轮就不一样,怎么改?这纯粹就是想当然!”

秦亮无奈摇头:“唉,我们的同志们啊,还是抱着过去的老思路不放,不肯睁开眼看看外面的世界,落后不可怕,落后了还不自知,继续抱着落后的观念,一条路走到黑……”

“秦亮,你既然说得这么言之凿凿,你倒是说说,全世界有哪款航空发动机,用了这种思路?斯贝那种的不算!”李工脸涨红了。

“好,那就先说通用动力公司吧,在六十年代中期,他们按照美国空军合同实施第二代先进涡轮发动机燃气发生器计划,编号为GE9。在1969年竞标成功,正式开发验证机,在1971年,核心机开始首次实验,到了74年3月正式完成,他们这款核心机,就捣鼓了十年的时间。我知道各位前辈都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不过……通用电气用十年才能搞出来一款核心机,我们呢?”

“我们不比美国人差!一切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

“口号很好喊,得落实到行动上啊!李工,你们敢拍着胸脯保证,再用几年时间把涡扇六搞成熟,否则就引咎辞职吗?”

李工不说话了。

“秦亮,你继续说!”吴老的目光中神采奕奕。

“在这款GE9核心机的基础上,通用电气公司进行了系列化发展,比如给战斗机用的F110发动机,给轰炸机用的F118发动机,给民航客机用的CFM56发动机等等,遍地开花,充分说明了核心机研发方式的好处,所以……这位老同志,有关核心机的研发方式,您能接受了吗?”

李工的脸涨红了,他其实没那么多心思,研发人员嘛,能有啥坏心思,不过是想要把其他项目都给搞黄了,让他们自己的项目能一路高歌猛进而已。

他的脑子在飞快地转动着,突然想到了什么。

“按照你的这种说法,从核心机开始研发,得五到十年的时间?”

“嗯,我这还是说早了,或许得十年以上,甚至二十年,但是,绝对比直接攒发动机要快。”

涡扇六是攒出来的,搞了不到二十年,然后黄了,涡扇十是攒出来的,搞了二三十年,终于修成正果,涡扇十五,据说和R-79有很大的关系,但是也是自己一级级的搞出来的,搞了二十来年,终于成熟。

“十年,二十年,那这段时间,我们国内的航空工业就要断代了?没合适的发动机,还怎么造飞机?”李工耻笑。

“所以,涡喷-15的项目,必须要上马啊,在这段时间里,完全可以用涡喷-15来暂时过渡。”

“你就这么不看好我们的涡扇六?”

秦亮摆摆手:“我对垃圾不感兴趣。”

对方一而再再而三的反驳自己,那自己也就不给对方留什么面子了,反正自己这辈子大概率也不会和沈洋那边发生什么关系了。

“你……”

“各位领导,我们今天的会议,不是涡喷-15的上马会议吗?我很好奇,为何一直牵扯在涡扇六上?”秦亮看向主席台:“咱们这会议已经过去一两个小时了,完全就是在浪费时间啊!要不,把支持涡喷-15的留下,那些不相干的,就别耽误他们的工作了?”

莫领导点头:“是啊,今天这场会议,就是确定涡喷-15的上马会议,要不……”

“莫领导,我们410厂在606所的指导下,主要精力都放在研制涡扇六上,我们可没有力量仿制涡喷-15,我们也绝对不会允许测绘仿制项目干扰了我们的自研!”410厂的赵厂长站了起来。

当年,引进斯贝,就是他站起来的,告诉所有人,410厂没工夫!于是斯贝给了430厂,现在,要测绘仿制R-29发动机,410厂照样没精力!看看还有谁能接这个活儿!

当年,全面引进老毛子的技术,在沈洋上马了航空项目,601所负责设计,112厂负责整机生产,410厂负责发动机的生产,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发动机大厂。

之后,在成都那边开工建设飞机厂的时候,又在成都东郊双桥子建造了420厂,接着是长安的430厂,贵州的460厂……

这几个厂,就是国内航空发动机大厂了,不过……要说技术最强的,肯定还是410,背后还有606所。现在,430厂有斯贝项目,420厂和460厂又都是只有生产能力……

“只要上级决定上马涡喷-15项目,我们420厂愿意承担这个测绘仿制任务!”段厂长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