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60:随身一个小卖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5章 种植,建造

李学政有自己的打算,三步两步齐步走。

至少,自己的时空小卖店这个金手指要充分发挥,这才是第一步。

就凭这个,李学政就可以傲视群村。

这样都搞不出来饭吃,还算什么金手指?

“大家不要在下面开小会。既然你们选我当这个村长,那丑话说在前头,后头才好说话嘛......”

“第一,建立奖惩制度……”

这话一说出来,村民们瞬间又炸锅了。

怎么着,你李学政一个娃娃,才当了几天村长,就想耍威风了?

当然,村民里也有表示认可的,大都是一些村里的青壮年。

这些人本来就有不满。

现在上水村让张永贵搞得,闲的闲死,累的累死,结果呢,大家都一样的报酬,拉不出差距。

李学政道:“没规矩就不成方圆,我就是让大家骂死,也要让大家骂这一年,来年,你们爱选谁选谁。”

“这个奖惩制度,要具体到每一个人,每天的劳动按标准计,没达标准的扣分,超过的奖励。”

“从今天起,咱们上水村,没有平均分配!只有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学政伢子!这样合适吗?咱们村那些做不动的残疾人怎么办?老人孩子怎么办?你这是想让我们饿死啊!”

“这个我已经想好了,家里有老人孩子的,可以在出劳动力的前提下,村里会给你们多考虑一些,如果是孤寡老人或者独身残疾人,则纳入村部,由村部供养,全村见证。”

“当然,如果有假冒残疾人钻空子,村部也会给予扣工分的惩戒。”

“下面是具体劳动分配,不分屯子,大家可以加入自己喜欢的生产队。”

“现分为打猎队、采集队、种植队、手工队、作坊队等,大家自己去找自己喜欢的队。”

“所有劳动所得,先由自己小队分,按‘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原则进行分配,没有‘平均分配’我再说一次!”

“如采集队所得,可以变卖,在各小队之间流通,暂时不对外。”

“变卖所得,是你们自己的。可以挂个集体的名。”

这就不是私人财产吗?顿时,有人就又议论开了。

有的村民觉得李学政这一步迈得太大了,这是要犯错误的!

李学政也想过这个问题。

所以,这种相互流通才要控制在上水村内部,这样对外还可以讲是大家的集体财产,只是怎么分,我们自己说了算而已。

这并不算犯错,是说得过去的。

当然,各种小队并不是一个队,比如采集队,就可以再分出很多个采集小队,甚至还能以家庭为单位组成小队。

李学政道:“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的山上有很多可以采集的东西,比如紫金菇,就是我们东北的土特产嘛。”

“你们也可以采集各种野菜,各种树木卖给手工队。”

“山里很多吃的,只是大家现在懒了,觉得采下来也得分给大家,所以干脆等人别人劳动,这就是‘三个和尚没水喝’,现在我们就是要打破这个规矩!”

“谁采的就是谁的。”

“第二件重要的事!”

“我打算组织村民们,种植和建造。”

李学政咳嗽了一声,这才是重点。

“这个村会堂,我打算给它拆掉,打造一个村作坊,大家有意见吗?”

拆会堂?

所有人都震惊了,这是搞哪一曲?

这动作确实太大,当初建这个会堂,村里可是出了血的,乡里也给予了不少帮助。

“学政伢子,你想干什么?这个会堂可是大家的心血,就这么让你拆了,大家以后上哪里开会?”

“就是啊!这也太不靠谱了吧?”

“李学政,你这是要犯错误的,这种事不能答应。”

李学政大声道:“管你答不答应,我是村长!这事不商量了,出了问题,我来负责!明天就拆,不是拆屋子,是拆这台子,拆这些椅子!”

“我的想法就是,集结村里的木匠,全部来这里做工。”

“我同意!”

一男子大吼一声,手举得老高,因为他就是上水村以前最有名气的木匠,林建国。

这年头,早就没人请木匠了,他都闲得蛋疼。

现在,李学政给他一个场所,给他事做,他能不举双手支持吗?

“所有木匠明天在村部集合,该拆台子拆台子,该锯椅子锯椅子,我来告诉你们要做什么木工!”

“所有做出来的工艺品,全部交由我李学政来销售,犯错误,是我李学政一个人犯错误,和你们没关系!”

这下大家又再次鸦雀无声。

先前吵闹,是因为不知道李学政要搞什么名堂。

谁能想到他是打算把这些木头进行重新加工,做成工艺品销售的。

能卖,就意味着有收入。

村里有了收入,福泽的还不是他们这些村民么?

“李学政,不是……学政村长,你能卖吗?现在谁买?”

“这个就不劳你们费心了,你先把东西做出来就成。”

开玩笑,有时空小卖部,还怕卖不掉?

只要能符合回收站回收要求,就不怕卖不掉,李学政咧着嘴巴笑道。

“村长,你真的能卖?”

“只要村里能卖,我就是付出这条命,我也能做出东西来。”

李学夏旁边叫道:“谁说不能卖?我家有亲戚在城里,还是当干部的,只要有货,拿出去就是钱!”

“那是那是,听说你媳妇胡赛花的大哥就是吃国家粮的,肯定有门路!”

“那就搞!你村长都不怕,我们怕什么?反正最后出了什么事,你担着就成!”

让李学政猜对了,这些村民果然都是想吃,但不想承担后果的主。

“我家伢子也没事做,正好,拜建国做师傅算了,也能学一门手艺是不?”

“我家伢子也正好学个手艺!天天在家里猫冬,还不如到村部多做点活,至少每天都能有事做!”

李学政道:“在做出木工之前,每人每天十工分,做出东西后,卖了钱,小队分。”

有人大声道:“那还上什么山,采集个鬼啊,我也要做木匠!”

“你倒是想,你会吗?”旁边有人讥讽。

“我学不行吗?”

“临时抱佛脚,迟了!”

李学政道:“我知道,大家都觉得当村木匠好,想临时学手艺,但种植也不差啊!”

“咱村里都会种菜吧?不搞木工的,可以先去温室大棚大棚种菜嘛!”

“什么温室大棚大棚!俺咋没听过?”

这一下,有些村民懵了。

种了这么多年地,他还是第一次听说温室大棚大棚这个概念的。

“温室大棚,就是用塑料布罩着一块地,这地就是温室大棚,然后在里面生一些烟火,防虫还加温,非常简单!”

“这样做,有一个好处就是以后不管春夏秋冬,我们都可以种植自己想吃的蔬菜水果,不用受季节的制约。”

“学政伢子,那这样是不是咱们以后冬天也能吃黄瓜茄子了?”

“这太逆天了吧!学政伢子,你是从哪里学到的?”

确实逆天,谁也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

按常理,这些反季菜都是要等明年开春才能准备。

李学政道:“具体要怎么搞,我二哥会告诉你们。总之一条,所有人,有手有脚的,都得给我下坑,谁偷懒别怪我这个村长心狠手辣,到时可不讲情面。”

“啊!”

也有人议论,这就是学校学来的?还可以这样吗?读书就懂得多。

“看来李学政是真的要学大寨了,响应上面号召要搞大生产了。”

有人笑有人不语,也有人怀疑。

李学政知道会有人怀疑,毕竟这都是新鲜事。

他们是打死不会这么去想的。

总的来说,现在这个社会的人还没开化,思想没放开,整天就瞪着自己碗里,和那个工分。

具体上,很多事需要说明白,生产队很多分工,具体怎么交换得来的财物,还是个大工程。

甚至李学政都没想好,怎么内部流通起来。

总之,先流通起来,先转动起来,先得活起来,不要死气沉沉的。

这是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