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应用手册](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619/53192619/b_53192619.jpg)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金字塔原理标准图:无形思考的可视化呈现
芭芭拉·明托女士在提出金字塔理论时,既用到了文字描述,又用到了逻辑框架模型。一提到金字塔原理,估计大家头脑中第一个出现的就是这样的标准图(见图2-1)。利用这个模型归类的信息,主题一目了然,层次有先有后,关系严格对应,做到了让思维的构建可视化。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994128/31674374703933306/epubprivate/OEBPS/Images/cutq_24_45942_l.jpg?sign=1739000953-ZiSNhZjkkX8M7otXGELJXILlXxgLrQR9-0-5fef7e702220fb5c50d75559cf5ec8ca)
图2-1 金字塔原理标准图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标准图。从整体上看,这个图形形似金字塔,信息量上少下多,各种信息分门别类,自上而下有层级的区别。这就强迫我们的大脑需要有聚焦和提炼的能力,能在繁杂的信息中抓住核心,将其放在塔尖上(G处),也就是总结主题或者中心思想。
接着,我们要用一些要素进一步阐述主题,将它们写在A、B、C处。图形中线条的连接,可以提醒我们在思考时紧紧围绕主题,在不跑题、不偏题的情况下,用同一层级的要素对主题进一步论述,确保主题的准确和完整。
然后,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法,用具体的事件、数据等,不断向下拓展层级,使信息的颗粒度越来越小。
如果将每一个方块内的信息视为一个论点,那么纵向来看,每一个论点都需要多个事实支撑;横向来看,同一层级的事实之间存在先后顺序。我们要将重要的、有价值的、需要被重点关注的部分排列在前面,其他的依次向后排。这样我们便能在有限的时间里面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
当然,在具体应用中,我们可以让标准图有所变化,以适应不同的应用环境。
从图2-1中,我们不难看出来,通过分类的方式把信息拆解为不同的模块,再将模块排序、分列于不同的层级,可以有效地梳理逻辑、重构信息。这一模型为我们接收信息、表达信息、处理问题等提供了结构性框架,帮助我们一目了然地看信息,又快又准地思考。接着,我们具体来看标准图中的各个具体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