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造一个强大的内心世界
造一个强大的内心世界
应海燕
有一个学生叫马逸菲,经过观察,她不爱说话,经常不写作业。心情忧郁,自闭。我第一次找她单独谈话时。她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学习没有什么意思。她说话时有些精神异常,有时比较激烈,有时又很平谈。他说,她说从现在的学习情况上看,我考不重高,其实也不一定考不上普通的高中,学习注定毫无意义;所以学习没有用途,故我不学习。我感到她的思想偏激。我问她,你多大了?13岁,以后有什么打算,他说,我没有什么打算,实际上每一个学生都是活一天算一天,我也一样,可能以后学一点自己喜欢的,也可能以后再说。她的这些想法让我难过,但又无奈,我说以后工作需要学历,你至少应读好高中,读高中是要看成绩的,她说,我可以去上职高或是办假证,再说好了。我说,学习是有用的,可能现在社会正在转型你看不到用途,但现在荒废学业,以后你会后悔。第一次谈话结束,没有什么效果。
后来我给他的家长打电话,了解情况。他的妈妈接了我的电话。我想让他的家长到校面谈,她来了,和各科老师说了很多,我把学生的在校表现告诉她,她表示歉意。她说,其实小时候这个孩子不是这样,小学的的她是热爱学习的,学习也很好。个性很好,很阳光,很有思想的,但个性很强,是他们宠坏了她。但是现在越来越不不学习她们家长也知道,她们也没有办法,希望我能宽容她,让她读完初中,经历学习时代的这一过程,她知道这是一种矛盾,但是孩子太小,把他放在学校还是最安全的,至于学习成绩她们也无法在意,她保证会告诫孩子纪律上做到不影响学生上课。并且说她怕孩子,千万不要告诉她她来过学校,说过这些话。我听后无奈,难过。有什么办法。可怜我们的老师,类似这样的孩子还很多,我们想把他们的成绩提高怎么可能,那是多么困难啊。
我第二次找这个学生单独谈话。我说,虽然你对学习没有兴趣,但你应该装作样子,把作业的题目抄了交上即可,这样便于老师去要求别的同学。她不以为然,说她的父母同意她不写作业,她来学校也是迫于无奈。我给他举例说明学习的意义,她置若罔闻。我说过后,她告诉我,这些对他没有用,她的妈妈就是本科生,现在还是在家待业做全职太太,靠爸爸养。她以后也可以那样的,学习没意义的,大学生遍地都是,有什么用。他说老师你是大学生吗?我说,是啊,他问你挣多少钱?我四千多。她有些不在意的说,够花吗?我无语。他说我爸是木工,我不也一样穿名牌吗?我说,但那不是你的。她说那不重要,我活得比你强。让我不必担心她的。我难过而无奈。
经过几天的观察,这个学生确实不违反课堂纪律,我发现她愿意读书,但她不看那些漫画书,也不看网络书,而是看一些名著,教你做人道理的书。第三次我找她单独谈话,我问她你喜欢读书嘛,她笑着说说,还行。我又问,那你为什么就不学习呢?她说,你不看看老师都讲些什么,什么探究呀?这么改正错误,那么评价问题,跟猜谜语一样,死板教条,我不会也不想会,没有任何意义。读书嘛,还行,虽然自己没有那个经历,但是学习一下还是可以的嘛。她还说,她曾写过科幻小说,她后来放弃了。我一听很高兴,终于找到了她的兴奋点,我问她,你都读什么书,她说没有什么可读的,多数都是跟同学借的名著。我说,你既然喜欢读书,那就读吧,最好读后自己也能写写,也让别人受益。她答应了我。此后,我推荐他一个书目给他看,他看了高尔基的《我的大学》、读《我们登上了月球》;这样的学生只能区别对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懂得人生道理,至少会多识字,比辍学一点不读的强。
记得有一天课堂上,我咳嗽的厉害,她递了一张餐巾纸给我,关切的问我,老师你怎么了?要不要紧?七月四号中午学生放假前,我出校门,小雨,她在门口看到我没有拿雨伞,主动把伞给了我,告诉我她正在等爸爸,雨伞你拿走吧,下学期还我好了,我看着她小小的身影,突然感动的要哭。善良不正是一种力量吗?
这个学生告诉我,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周围对世界有自己的看法,家庭成长环境,家庭教育都不以老师的意志为转移。教师只能因材施教,要不拘一格降人才。我们的课程设置及内容要关照学生成长的兴趣和特长。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体制要多元和合理,而一味让学生像制造零件一样去造是不科学的,而上级部门只从考试成绩上去考核教师也是不公正的,一线教师现在的工作压力很大,只知道向教师要成绩而不考虑学生因素和社会因素是不客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