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嫡长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0章 庞统铁链锁船,徐庶回归有望(求追读)

安陆黄氏,和荆州的蔡氏、蒯氏、王氏等豪族一样,选择投附曹操。

这是慕强使然。

更何况,曹操现在挟天子令诸侯,代表皇帝刘协行事,更让荆州地方豪强反抗不能。

有黄氏与黄盖私下来往的确凿证据,黄盖被周瑜鞭笞,也就在情理之中。

“黄盖,黄公覆,干之希望,看来还是要寄以你的身上。”

蒋干大喜过望,将这封密报仔细看过之后,又准备悄悄的塞回到原处。

但随后,他又犹豫起来,决定把这封密报收入怀中,军情紧迫,也不待周瑜醒来,蒋干即匆匆出了大营,乘一小舟,往曹操大营而去。

“蒋子翼,莫要怪我利用你。你来找我,不也是利用?”

周瑜等蒋干离开之后,才慢慢的张开眼睛,眸中早已醉意全无,有的只有凌厉的果决杀意。

苦肉计。

成与不成。

就看蒋干能否取信于曹操。

......

乌林。

曹操大营。

蒋干匆匆返回,将黄盖被周瑜鞭笞,并被怀疑的密报呈上。

曹操叫来校事府主事司马懿,询问江夏郡黄祖、黄射家族的态度,司马懿不久前,刚刚去过江夏郡黄家,对此甚是熟悉。

“丞相,黄家因为黄射之死,对孙权、刘备恨之入骨,诸葛亮的丈人黄承彦,更是被逐出了黄家,黄盖要是被奉为家主,招降大有希望。”

司马懿信誓旦旦保证。

此时的司马懿,还不是传说中的冢虎。

渴望早早立下功劳的他,极希望能通过黄家这条线,策反黄盖。

这样一来,一个黄盖,再加上一个韩综,江东军内部,他就有了两条暗线。

“仲达,你去一趟西城,和黄家好好谈一谈,就说,要能说动黄盖来降,我保黄家子弟在朝中任职.....。”

曹操满意的看向司马懿,交待道。

比起老狐狸贾诩,司马懿虽经年轻,但冲劲十足,有这份干事的心思,曹操觉得,司马懿是一个能培养的干才。

蒋干回转曹营之后不久,庞统也跟着到来,在表明了愿意回归的心意之后,庞统向曹操进献了锁链横船的计策。

按庞统的话来说,大江不比北方的河流,这里风高浪急,北方将士在船上行走,如同飘在半空之中,站立不稳战斗力就会大打折扣。

而数十艘战船,甚至上百艘战船锁在一起之后,抵抗风浪的能力大增,行走于船甲板上,如履平地一般。

庞统这一献策,曹操众谋士,众说纷纭。

“丞相,庞统此计甚妙,于我北人来说,脚下若是不稳,不用交战,就已胆怯矣。”

新任水军都督毛玠喜形于色。

接了蔡瑁、张任之职后,他更换了水军的一众将校,用北方将领代替。

这么一来,忠诚度倒是能保证了,但战斗力又下去了。

这让毛玠很是苦恼。

而蔡瑁、张允这两个降将,嘴上说得好听,背地里尽使绊子,这让毛玠很是苦恼。

“庞统去而复还,又献此计,安不知是为孙权、周瑜张目,丞相,庞统此人,不可信,其所献计策,也不能采纳。”

曹操身边,同样出身荆州的谋士蒯越站了出来反驳。

跟随刘琮投降曹操以来,蒯越一反常态,很是低调,平时曹操问计,也多不发一言。

原因就是担心被人惦记,蒯家被人针对,进而打击报复。

但现在,曹操大军面临重大决择之际,蒯越要是再不表现,地位就有可能不保,这一点,从蔡瑁被撤了水军都督就能知晓。

“元直,你以为,庞士元之计如何?”

曹操微点下头,捋须询问进营之后,一言不发的徐庶。

“禀丞相,庶乃北人,不谙水战,实无法回答。”

徐庶向曹操一躬身,施礼回答。

徐母自缢之后,徐庶打定了主意,不为曹操献一策,但这并不代表,他一句话也不说,而他这一句回答,也是让曹操抓不到把柄。

“元直这是心里还有郁气,无妨,你先下去,等以后心情好了,再来献计也是不迟。”

曹操和颜悦色朝徐庶一挥手,示意其退下。

徐庶献不献计。

其实,曹操并不在乎。

他真正想要的,是徐庶留在自己身边,不能再给刘备出谋划策。

毛玠之后,曹操又询问了其他曹军将领意见,最后还是决定采纳庞统铁链锁船的谏议,这也是没办法,不这么做,曹军将卒在船上根本无法作战。

至于说,万一江东军火攻。

曹军上下一致认为,这不可能。

冬季吹的风,只有西北风,没有东南风。

江东军要是放火,除了烧着自己之外,烧不到曹营这边。

.....

徐庶从曹操中军大帐离开,心中怅然。

他现在身陷囹圄,脱身不得,曹操对他虽然礼遇,但身边安排有监视之人,想去哪里,完全没有自由。

这也是徐庶名头太响,并且帮助刘备打胜了博望坡之战的缘故,要是徐庶没有显露出真正的本事,曹操根本不会重视。

就比如庞统,虽然有卧龙凤雏的雅号,但在曹操看来,充其量也就是荆州众多名士中的一员。

要是真有本事,早被刘表、刘备重用了,而不会等现在还未出仕。

“元直,留步。”

庞统领了刘斗说服徐庶留下的任务,等在徐庶回寝帐的必经之路上。

“士元,你也投奔丞相了?”

徐庶一脸苦涩,他是因为徐母被掳,不得不投降曹操。

而庞统看来也是一样,庞德公被傅巽所骗,到襄阳之后被软禁,庞统要是不来投奔,庞德公怕是会有不测。

“元直,你我同病相怜,志向一致,如今一同入了丞相营中,当同舟共济,相互扶持才是。”

庞统眨了眨眼睛,向徐庶使了个眼色。

当着曹军将校的面,他无法与徐庶明讲,但相互扶持这样的官话,说一说,不会有什么问题。

“士元,有劳了。”

徐庶拱手,两人是知交好友,他自然是能听懂庞统的意思。

或许是有了脱困的希望,徐庶接下来的表现,要比之前积极许多,他不仅主动的与曹纯、毛玠等将领攀谈,而且还接掌了部分军中主薄的职责。

以徐庶的能力,干些辅助工作,自然手到擒来。

曹操得知此事,以为徐庶回心转意,心情一时大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