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在神雕修仙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1章 张翁来历 北宋皇陵

“老东西,你以为你是雇主,出了钱,我便不敢杀你?”

房间内,随着质问的声音响起。

许清握着长剑的手臂微微用力,剑锋似乎会随时割破喉管!

张翁的脖子被他扼住,此时根本说不出话来。

有道是:越老越惜命。

他感受着剑锋上的冷意,又不敢剧烈挣扎,只能不断发出‘嗬嗬’的细微吐气声。

一旁的赵素真却猛然起身,放下捣药药杵。

许清只道她要过来救自己的师傅,遂将注意力转移过去三分。

谁知少女只是走到他身边,对师傅的惨状视若无睹,冷淡道:“你让一下。”

许清一怔,随后提着张翁,侧过身。

只见她取过门后的热水壶,倒了一脸盆的水。

又回去桌前,把刚才碾出来的药末倒入水盆中。

那一盆清水便迅速被晕染了颜色,水面泛起了一种诡异的紫青之色。

赵素真又将双手放入盆中,随后一言不发,默默注视着盆中手掌。

‘这是在......练什么类似于铁砂掌之类的,奇门掌功?’许清心中暗道。

但少女这种冷淡的做派,确实给许清整不会了。

你俩不是师徒么?

他想了下,还是把手中的剑放了下来,然后收起八分力道,猛然朝张翁小腹拍出一掌。

玄冥神掌的掌力何其霸道?

许清落掌之处,张翁的身体上迅速蔓延出一个黑绿色的掌印!

若是有人伸手抚摸,就会发现掌印处炙热异常,宛如烙铁。

而掌印周围却是异常冰冷,好似积年不化的玄冰。

“你方才不是好奇,为何那大宋皇城司的密探在对掌时,输给了我么?”

“我现在就让你尝尝这玄冥神掌的滋味!”

许清话音刚落,寒毒发作,就见老人浑身打起了摆子。

只听他牙齿咯咯作响,原本长着褐色老年斑的皮肤上,跟着泛起了一丝青白色。

一股寒气,混着某种粘稠的阴冷。

此刻像条活蛇一样,从张翁小腹处升起,在经脉里不断游走。

这正是玄冥寒毒在侵蚀人体经脉的征兆!

许清冷笑:“感觉如何?”

张翁嘴唇微动,似是想要说话,但脸都被冻的僵住了,口舌发木。

呼吸之间,口鼻处甚至会喷出道道白气!

“冷......好冷......”

这人不通武功,只是个正常的老人。

此刻被寒毒一侵,意识涣散,便剩下了人类最原始的本能,只会抱着膀子不断重复这几个字。

如此折磨了小半柱香,见对方连神智都不太清醒了。

许清这才出手,止住了他体内躁动的寒毒。

“你以为这就完了?”

“这寒毒以后每天夜里都会发作。”

许清目光落在身前。

他看着捂住小腹、佝偻站立的老人,漠然道:“初始,你只会每逢夜晚,觉得周身寒冷难耐。但随着时日增长,便会终日如堕冰窟,寒颤不止,不分昼夜!及至最后,便是浑身血液凝固,经脉冻结,整个人化作一座冰雕!”

他这话里,并无半点夸张。

许清的内力积累虽然可能不如后来的玄冥二老,但他内力经过太极玄清道提炼,内蕴灵性,品质坚韧,难以驱散。

这个特性自然而然的影响到了玄冥寒毒。

所以同样是玄冥神掌。

单论寒毒这方面,许清用出来的玄冥寒毒效果,就要比玄冥二老的强上不止一筹!

张翁咳嗽几声,然后一屁股跌坐在地上:“咳咳咳......想不到,这世上还有这等极致武学,老朽也算是开了眼界了!”

他知道自己今日应该是死不了了。

但以后能活多久,属实难说。

刚才那种滋味......

想必便是十八层地狱里的冰山地狱,也不过如此了。

张翁从怀里颤颤巍巍取出一个小玉瓶,从中倒出一粒药丸服下。

几个大喘气后,才算是勉强捋平了胸腔中躁动的气息,但先前那股寒气仍然驱之不散,潜伏在身体深处。

许清也没打断他的动作,只是说道:“现在开始,我问,你答!”

说完,也不等老叟回应,便自顾自问道:“你本家姓名是什么?从何处来?”

张翁咳嗽几声,体验过那一番寒毒入髓的感觉,这回总算老实了。

他摸索着把桌上油灯抱在怀里取暖,也不怕烧到自己。

听见问题,便老老实实回答道:“老朽姓张,单一个旷字,表字元放,祖上太原人士。”

“你本职是风水师?”

张翁一挺胸,骄傲道:“堪舆风水,观气寻龙,这是祖宗们传下来的吃饭本事,老朽自然是风水师!”

许清眼中精光一闪,又问道:“你先前说,你祖上和宋廷的皇城司有来往?这是怎么牵扯上的?”

“此事......说来话长。”

张翁默然片刻,说道:“小郎君可知靖康之变?”

许清皱眉:“你有话直说便是,这天下间,怕是没人不知道靖康旧事!”

别的不说,就岳飞写下的那首满江红,许清两辈子都没忘!

张翁不敢卖关子,急忙解释道:“一百一十一年前,金军南下,两次围攻东京,最终攻破城池。金人掳走了当时的两位宋帝,并着两位皇后、太子、公主及诸多妃嫔一路北去。”

“从此,世人皆知大宋皇室备受欺凌。徽钦二帝在草原上坦胸牧羊,帝姬妃嫔沦为金国贵族玩物。”

“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其实赵氏先祖,亦是因这一战而不得安生!”

赵氏先祖......

许清眼睛一眯,反应很快:“你的意思是,宋帝的帝陵?”

“不错。”

张翁点头道:“宋室帝陵位于东京城三百里外,背靠洛水,正面嵩山。自太祖皇帝以来,共设有七帝八陵,同葬有二十余位历代皇后。”

他说的这个地方,许清还有点印象。

前世的时候,许清去巩义安慰离婚的女同学。

两人吃完饭,在附近玩了一圈,还专门游览过宋皇陵。

只不过比起北京的明十三陵,大名鼎鼎的秦始皇陵。

宋陵的存在感属实太低,除了当地人,知道的不多。

张翁又道:“宋室帝陵地势低矮,又背水朝山,因此在我们风水相术中,将其称之为龙洼,龙出水。”

“龙洼地形,不同于汉唐皇帝的墓葬风格,其地势低矮,封土不高,所以极易被破坏。”

“因此,在金人第二次围城攻破东京之前,其实几位先帝的陵寝,便已经被金兵毁坏一空!”

“金人士兵掘坟挖骨,将皇陵中的金银玉器劫掠一空,却独留棺椁在外,令先帝遗骨曝尸荒野,其心可诛!”

许清听了只是笑笑,心里委实没啥同情的感觉。

他戏谑道:“金人残暴,能做出此等人神共愤之举,我倒不意外。只是古人云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如今也算是一报还一报了。”

许清说的,自然是蒙古人灭金之后,盗掘金国陵寝一事。

金国的皇帝大概做梦都没想到。

当初自己指使士兵挖了宋国的皇陵。

结果好了,过了一百年出头,自己在大都的坟墓,也被蒙古人给挖了!

张翁笑道:“是啊,所谓天道好轮回,正是这个道理。”

他也只是稍微感叹一下风水轮流转的速度,很快便又继续起刚才的话题。

只听他接着说道:“赵家帝陵被金人掘了个大半,不少器物、棺椁都被金人运走,情况属实惨不忍睹!但问题更大的是,龙出水地势被毁,地宫棺椁被掘开......这等于被铡了龙头!”

“而家祖在当时,乃是黄河两岸有名的风水师。”

“皇城司便暗中找到我家,令家祖为七位先帝另寻藏龙聚气之地,以复兴大宋国运.....”

古人向来迷信风水气运之说。

尤其是皇家,更对此保持着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态度。

自《葬经》问世后,先辈陵寝能否安稳,更是成了家族的后代子孙能否出息的先决条件之一。

对于一向软弱的宋朝皇室来说。

割地是小事!

金人想要哪里,尽管拿去就是!

岁币也是小事!

数额你要是不满意,咱们还可以再商量!

公主和亲?

那问题也不大!

大不了我回去多纳几个妃子,多生几个闺女!

但唯独老祖宗的坟被刨了,这可不能忍!

金人第一次围城之时,当时的宋国皇帝收到了皇陵被掘的消息,被气的大怒。

宋钦宗遂命令皇城司招募奇人义士,一边追回先帝遗体,一边另寻龙气充盈之地,再起皇室陵寝。

张翁的爷爷,就是被招募的人士之一。

张翁回忆道:“为了此事,皇城司内部专门开设了一个新的官署,名曰地官署......”

“同时又将徽宗皇帝手下金石司的事务官,统统征调了过来......”

所谓金石司的事务官,听起来唬人,其实就是官方盗墓贼!

北宋时期,金石文化盛行。

当时不少的文人墨客,都喜欢研究青铜器、甲骨、竹简等东西。

比如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都是这方面的专家。

宋徽宗这人干啥啥不行,但在玩这方面就很有经验。

他尤爱笔墨丹青,平时还喜欢骑马、射箭、蹴鞠,更对奇花异石、金石古董有着浓厚的兴趣。

比如说水浒传里提到过的花石纲......

因此,徽宗手下养有一批官方盗墓贼。

他们专门负责发掘古墓,取其中葬品,供赵佶平日里鉴赏把玩,和臣子装逼。

“这么说来,你们祖上也算是皇城司的密探咯?”许清惊奇道。

张翁苦笑道:“小郎君这么说倒也不算错,只不过谁能想到,金人第一次围攻开封失败后,能在短短一年后卷土重来?”

“这个新成立的地官署,只兴盛了不到两年,从此便失去了与上级的联络,成为无根浮萍......”

许清啧了一声。

皇城司作为宋朝皇帝的亲军,天子鹰犬,绝对是大宋最忠实的班底。

在北宋灭亡之际,皇城司估计死伤惨重。

怕是整个建制,都被金人给打散了。

就算皇城司还有部分力量残余,那估计也都去保护赵构渡江南下,跟着跑去了南宋。

“失去了大宋朝廷的支持,地官署人员走的走,散的散。只剩下大猫小猫两三只,依旧以属官身份自居。”

“追回先帝遗骨,另起皇陵一事,自然也是不了了之。”

张翁缓缓道:“但家祖自认为深受赵氏皇恩,便是官署散了,也不敢懈怠。他老人家一生跋山涉水,总算是把部分宋帝遗骨并着陪葬物,找了一处好地方重新安葬下去。”

许清顿时眼睛一亮。

意思是,这老小子居然传承有一部分北宋皇室的陵寝陪葬品......

这老头身上的货不少啊!

张翁看不到他表情的变化,又继续道:“家祖临终之前,始终不敢忘却宋朝天子恩擢,在榻上面南而死!又令我张氏子孙完成他未竟之事业,务必要寻回当年被金人掳夺走的太祖皇帝遗骨,和永昌陵葬品。”

“但正所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地官署虽然昙花一现,只存在了两年,但依旧被金人走狗所发现。”

“金狗知道了我们的存在,又招揽了不少当年皇城司里投降的骨干,大肆追捕剩下的属官。”

“虽有江湖义士帮助,但家父也死于金狗手中。老朽被金人王爷完颜洪烈麾下幕僚逼的远遁大理,十余年不敢回到中原一步。”

又是一个熟人!

许清不发一言,紧盯张翁。

只见对方面上满是追忆,似有无尽感慨唏嘘,神情实在不像是在撒谎。

换句话说,这么一会儿能编出这么多的内容,还能自圆其说,符合历史逻辑,那也不容易!

张翁深吸口气:“一直到前些年,蒙古人灭了金国,老朽这才放下戒备,大着胆子回到了北方。”

“前些日子,老朽在山东定陶县一带闲逛,无意中观察山川风水,发现了一处绝佳的风水穴。”

“当时我正要细看,结果才一下墓,就偶遇到了当初追杀我们的金国走狗!”

“他们已经投靠了蒙古人,又用火药霹雳炸开了古墓!”

许清闻言,表情一呆,意识到了对方话里的意思。

他摸摸下巴,问道:“你的意识是......你们张家,如今转行当了盗墓贼?”

张翁面色尴尬,连忙掩饰道:“小郎君这话说的......不是转行!最多只是.....只是闲着用来练练手而已!”

许清呵呵一笑,没理会那些细节。

他想起前些天对方拿出的那尊青铜器,以及在茶摊听茶博士所说的‘异宝出世’消息,便直接问道:“你既然下了墓,那墓主人是.....”

张翁深吸一口气,郑重道:“春秋巨富,陶朱公范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