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天降旱罚!军师竟能胜天?
王朗此人,早前是徐州陶谦的从事,被朝廷任命至会稽任太守。
也就是说王朗其实是陶谦的人。
要不是孙策提前五六年完成了江东九郡的实据,给王朗五、六年时间治理会稽,使其打得民心。
六年后孙策意图实据会稽时,将会遭全民抵抗。
现在的王朗尚不成气候,只知君子不立危墙,心知孙策顺遂民心的割据他无力抵抗,这才暂时低头归顺孙策的。
总而言之,此人是有大能耐,且道义一生,是个贤才。
只是屁股只有一半坐在孙策这边,他忠于孙策不假,但他更忠于汉室。
面对贤才,齐磊自然是有好脾气的。
“十日内,若本军师失言,军法欲如何论处,照做便是。”
一声坦荡,让王朗感受到了齐磊的磊落。
但他不信天地崩殂,黄天都不愿赏赐一滴水,他齐磊又如何能做到!
“拭目以待吧!”王朗心高气傲一声:
“若掘地五尺果然出水,景兴愿俯首称僚臣。”
说罢,王朗便安民而去。
孙策广收饥民饥兵,符合王朗毕生所追求的道义。
仅这一点,就足以使王朗不会做出危及孙策的举动,愿剖心辅佐。
“军师啊,话说的这么死,届时若是……”
“我又当如何保你?”
见孙策面露愁容,明摆着也是不信自己的话。
齐磊也不再多言,叫孙策派人将军中会锻造手艺的兵卒都叫来,供他差遣。
连着七八日,齐磊都与一群铁匠混迹于炎热炙人的窑炉周围,捣鼓他设计的井钻和水锤泵。
汉末年间,别说锻铁了,就是锄头也是几家合用。
而齐磊需要的井钻,一共五段,每段一丈长、一尺粗,所需耗费的铜铁,几乎熔尽许昌兵器以外的铁器铜器。
他的举动还引起了一片洪荒,毕竟曹操前脚刚走,许昌兵民满心都是对又遭攻伐的担忧。
他如此浪费铜铁,万一真有大军杀来,恐怕城中兵民,只能拿着勺子、筷子去应战了。
孙策顶了来自幕僚的很大压力,而齐磊一点都不将眼前的困难放在眼里。
当世之人只知洛阳乃汉室旧都,而他这个穿越者知道——
洛阳的铁矿、石灰矿,储量极为丰富。
要不是只有十日时间,齐磊暂时无法去探矿,他早就以矿辟大型锻造坊了。
对赌期限的第十日,因满城兵民皆知齐磊要做什么。
而齐磊此前随口选定之地,正位于东城门附近,因而此地早早就围满了人!
他们好奇此番对赌谁将落败。
但是,他们更期待齐磊真能挖出水来!
许昌的干旱已是突破想象的境地,洛水逼近干涸,每日以大规模人力前去取来的水,只能勉强供应城内兵民解渴。
不缺粮食的当下,却无水烹饪,兵民日复一日的以火烧豆粟为食。
那日齐磊自荆州抵达许昌,吃的那碗难吃的豆粥,已是城内最好的食物了。
吃上一口面条汤,甚至是兵民毕生都难以追求到的幸福!
因为面贵!他们只配吃粟、豆!
齐磊自动无视水泄不通的围观兵民,自顾自的跟铁匠们将造型怪异的井钻组装起来。
他所设计的井钻,其实就是放大版的螺丝钉,而头部铸造成了螺公螺母的样式。
第一段井钻的地步形如尖锐粗桩,而其他四段则两头平滑。
待第一段钻入地底后,以螺母形状的环扣拧上去,再像推磨盘一样以撬棍扭动。
齐磊的设计,完美符合力学设计,但当世之人并不能看懂。
“若是将这些铁桩锯为扁饼,都能当磨盘用了,磨盘磨豆成豆粉,煮豆粉粥多好。”
“且看着吧,若是出不了水,这些铁桩肯定会锯成铁饼当磨盘用。”
“还不如设坛祈雨!定是不恭苍天太久,使苍天震怒,这才不降滴雨,惩戒我等子民!”
周遭议论纷纷,孙策携着一众幕僚,越听周遭的议论,内心越压力山大。
“来十个人合力转动杠杆,使井钻深入地下!”
“再借高架升起井钻,带出孔洞的多余泥土!”
一声令下,十名铁匠立即分为两队,于撬动杠杆两侧站成一排,老驴拉磨般施力!
井钻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旋转深入地下!
一时间,连孙策都看的惊奇了。
要知这年头,挖坑也是难事,而齐磊设计的装置,只需合十人之力,眨眼间就将难挖的干旱硬土,挖出了数百斤来!
组装衔接井钻!再次下挖!
短短不足五分钟,摆在众人面前的,俨然是个六七米深的孔洞了!
一片惊呼响起,惊呼声中,齐磊连番下令,直至孔洞被五节井钻,钻至极深境地!
然而,众人眼巴巴看着的,可不仅仅是在看稀奇。
而是在眼巴巴的等着水涌出来!
结果五节井钻陆续带着泥土拉出孔洞时,众人只看到最深处的泥土确实是湿润的。
但就这点儿只能湿润泥土的水!够干嘛的?
“完了,白等,真的没水。”
“苍天呐!”
四周爆发一阵哀鸿遍野,连铁匠都感觉无地自容了。
“沿着目前孔洞,向前两尺,再挖一处孔洞。”
齐磊无视所有哀嚎,再次下令。
“齐军师!你此前说的可是眼下孔洞,就能挖出水来!”
“此刻改变判断之地,是承认对赌,你输了,可是如此?”
王朗没看到水,心情不是松一口气,而是生气,愤怒!
齐磊的行径,俨然是在愚弄兵民!
“怎么没挖出水?这泥可是湿的,足以说明底下有水,”齐磊淡然道:
“只是没有压力,水无法自下而上的上来而已。”
“另外,向前二尺再挖,是为了使孔洞宽阔至三尺方圆,并非改变选定之地。”
“且看着吧。”
齐磊说罢,下令一众铁匠只以四段井钻开挖。
最后的深处,以人工的形式,将里头的淤泥挖出来!
所有人都在心怀最后的希望,拭目以待!
半个多时辰后,小山般高的淤泥,被从地底下挖堆到一旁!
“下面全是湿润的淤泥!”
突然间,在里头用铲子开挖的铁匠们忽然高亢一声!
人群紧张沸腾间,底下再次传来声响:
“如军师所言,再挖最多三尺!就能见水!”
此言一出,整个许昌上空,爆发沸腾的惊喜呼号!
孙策亦满脸大喜!
洛水枯竭的当下,又有新的水源了!太好了!
有了水,他才有改变许昌干旱至寸草不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