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富春山居图
最近一段时间,李天佑都在关注着真题跋假画的事情。
没有太多时间陪陈方圆,就更别说熊孩子葛皓皓了。
小家伙挨完一顿打,这会儿正老老实实的在干家务拖地。
所谓一物降一物,陈方圆治他,那是效果好的出奇。
“所以你最近都在忙啥?”
陈方圆也很好奇的问着李天佑。
李天佑才把假画的大概情况,给几人简单说了一遍。
王佑檬在一旁都听呆了。
“这字画还有这种造假的手段啊?也太牛了。”
李天佑笑笑,这才哪到哪啊。
好歹人家一口一个师父叫着,下午又干了一下午活,李天佑不好意思再让人家累着。
招呼几人休息,吃点水果。
自己也掏掏肚子里的存货,给他们讲点关于题跋的一些趣事,就当听故事了。
“关于题跋造假,那最有名的,便是【富春山居图】了。”
王佑檬啃着一个大桃子,一脸呆萌的问:“是那个电影大烂片吗?”
“哎~不是一回事,是真正的国宝【富春山居图】。”李天佑一脸的无奈。
没办法,明明是国宝,硬生生被黑心商人,打上了烂片的刻板印象。
既然王佑檬这小丫头,要入这个行业,那么李天佑也应该给她科普一下,文化圈子2011年的这件大事。
说起富春山居图,其实可以追述到元代时期说起,
1347年,元朝四家之首的著名画家黄公望,来到富春江,被眼前风景所折服。
跟他同路的,有位得道高僧,叫无用禅师。
无用禅师就建议他把眼前美景记录下来。
耗时许久,黄公望才创作下来这幅富春山居图。
当时的黄公望,已经名满天下了。
无用禅师也是害怕别人的巧取豪夺,就要求黄公望在卷末写明,是赠予自己的明确归属。
所以这幅画,第一个收藏主人,就是无用禅师。
之后经历了一百多年,并没有什么波澜。
一直到了明代。
又被明代四大家之一的沈周,得到了这幅巨作。
从这个时候开始,这幅画的命运就不是很好了。
沈周对于这幅画,十分痴迷,他在这幅画上,做了很多的题跋。
但是在后来一次看守失误中,画被他朋友的儿子偷走变卖了。
从此流落江湖。
之后的富春山居图,几经变卖,一直到了明末,被大画家董继昌买下来收藏,这才获得了片刻的安稳。
董继昌也跟沈周一样,在画上留下了很多的题跋,并把这画当做人间至宝一样悉心爱护。
到了董继昌的晚年,画被他子女高价卖给了宜兴的收藏家吴洪裕。
这吴洪裕是个死心眼,他一生都特别痴迷这幅富春山居图。
在临死前做出了一个糊涂决定,将《富春山居图》焚烧殉葬。
幸运的是,吴洪裕的侄子及时抢救了这幅画,但画已经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
从此这截小段呢,被称之为【剩山图】。
大段保留了主题部分,有题跋赠送给无用禅师,所以被称之为【无用师卷】。
(剩山图)
(无用师卷,画作篇幅太长,图片只能展示十分之一不到)
这两半的画经历了很多磨难,一直到后来,这部【无用师卷】落到了中华台北故宫博物院。
【胜山图】就一直收藏在浙江省博物馆。
一直到了2011年6月,在台北将这两幅画合在了一起。
用意,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画都能合璧在一起,更何况是海峡两岸的关系呢。
所以这在当时的文化界,算是一大盛举。
王佑檬擦擦手,眼睛里全是求知欲。
“所以这么大一件文化盛事,就有投资的人,想投钱拍一部电影?”
李天佑点点头。
电影确实是烂片。
它完全就是借了个名字罢了,用现在流行的词形容,电影取这个名字就是蹭这件事的流量。
但是电影内容跟画,是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换个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换个梵高的向日葵,都不影响电影拍摄。
反正就是一部烂片罢了。
当年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冲着这部国宝画作去的电影院。
从电影院出来就是一片骂声。
一直到了现在,人们一旦提起富春山居图,首先想到的就是这部烂片,却忘了,这幅国宝级的绘画作品,实在是令人唏嘘。
“那师父,这画跟你前面说的什么题跋,什么造假的又有啥关系?”
小丫头还记得造假的事,积极的问着李天佑。
“当然有关系啊。你觉得在古代,造假工艺达到什么层面才算最高级别?”
“骗过很多人?”
“不仅仅能骗过很多人,它甚至还能骗过权力的最高象征--皇帝!”
当年富春山居图,一分为二。
到了乾隆时期,乾隆皇帝对这幅画早有耳闻,一心想要得到这件宝贝。
以重金向天下征召此画。
在乾隆十年的时候,富春山居图中的【无用师卷】征召入宫。
但是这幅画,不是真迹,而是一副作伪之物。
“假画?”王佑檬眼睛睁的大大的。“这是有多大的胆子?欺君不怕杀头?”
李天佑笑了一下,说:“所以从侧面证明了,作假之人的高明之处。”
送入皇宫的假画,后世称为【子明卷】。
是明末一位文人临摹的无用师卷。
后人为牟利,将原作者题款挖掉,移花接木了黄公望的题款,并且拼接了董其昌、邹之麟等人的题跋。
(黄公望题款,后世人题跋)
这一切都成功地将乾隆皇帝蒙骗了。
这里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次,假画真题跋的手法展示。
乾隆拿到了子明卷后,反复鉴赏,对比了皇家收藏的黄公望之前的笔迹,以及邹之麟等人的印章。
乾隆欣喜万分的断言,这是真迹。
从此之后,这位皇帝,跟着魔一样。
这幅画经常在宫中展阅,皇帝外出学游,也都随身携带。
每次观赏之时,都要在上面写上两笔,做个题跋。
时间不长,富春山居图这长卷的空白处,留下了满满当当的,几十处乾隆的诗文。
就连画中,山间的缝隙,他都没放过。
(子明卷,部分区域)
(子明卷,部分区域,乾隆题跋)
(有一说一,乾隆真够无聊的,但凡看过子明卷的,都会很烦他的大量诗文题跋,已经极其影响画作的观感了。)
就在这位皇帝得意之际,一年后,又一副富春山居图入宫了。
乾隆一看,就心虚了。
新进宫的这幅富春山居图,无论是笔锋还是题跋,比自己收藏那副,高明了不是一点点。
但是作为皇帝,金口玉言,改口就不太可能了。
这个时候只能咬牙坚持说,第一幅是真迹。
但是第二副画作实在是太优秀了,那就被皇家继续收藏吧。
而且既然已经认定了第一幅是真品,乾隆也不好意思,再在第二副真迹上做诗文写题跋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才让富春山居图的真迹,逃脱了乾隆54次的题跋。
说起来,也算是造假行业,为数不多的一次积累功德了。
所以,自古以来,利用真题跋造假的案例,还是有不少的。
王佑檬小小的内心,也是被这些知识一点点填满。
果然老馆长说的有道理,别看师父年轻,但他知道的知识,足够自己学习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