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比武招亲策议风云会
在长安城中一座幽静庭院内,李白、魏征与薛昭围坐于书房之中,几案上茶香袅袅,却无人有心品茗,皆面色凝重,深知此次比武招亲新规则下需全方位考量,不容有失。
魏征目光先落于李白与薛昭身上,神色凝重而郑重地问道:“二位,此际形势严峻,吾等皆身负重责。先且不论其他,不知你二人于这比武招亲之事,心中有何意向?是志在必得留于大唐,还是已有其他筹谋?”
李白率先回应,目光坚定而深邃:“新规则既已张榜公示,天下瞩目,我自是心向留于大唐,以毕生才学襄助文成公主,于文斗之中尽显大唐风华,力促唐蕃交好。然前行之路,恰似布满荆棘,诸多变数亟待绸缪。”
薛昭微微颔首,声若洪钟:“我亦渴盼留唐,然江湖势力叵测,如那黑龙帮之流,恐妄图暗中操控,使麾下喽啰混入赛事。故需在比试场地周遭严密布防,遣派忠勇之士往复巡查,详查参赛者身份来历,绝不让奸佞之徒有隙可乘。”
魏征轻抚长须,缓缓而言:“二位所言甚是。参赛者身份甄别,自报名之始便不可轻忽。需详录其出身籍贯、师从渊源,再遣精干之人暗中查访核实。若遇蹊跷之人,诸如无门无派却武艺超绝或身世朦胧者,万不可使其轻易入围。再者,若有参赛者延误行程,迟滞一二日者,可依路程远近与情由酌定。若因路途迢遥、不可抗力所致,且能出示可信凭证,可许其入赛,然当于比试成绩中酌情扣分,以儆效尤;若无故逾期或缘由牵强,便当取消其参赛资格,如此方能维护比试之公正严明。”
李白接话道:“魏公此策周全。若有异国之人前来应赛,亦需审慎处之。当先令其出示本国官凭文书,详明来意,再委精于译事之人悉心核验,确证身份无虞且无不良居心。比试之中,可着重考量其对唐蕃文化交流之灼见,若有独到之思、有益之策,亦不可漠然视之。”
薛昭继而道:“至于组队之事,你我志在跻身决赛前四。我自当倾尽全力,于武斗环节奋勇争先;李兄则凭满腹经纶,定能于文斗之中独占鳌头。唯虑太平公主与文成公主遴选之人或起冲突,彼时当如何化解?”
魏征双眉紧蹙,沉思有顷:“此诚为难事。若逢此境,唯有仰仗公主们圣裁。我等所能为者,便是于先前比试尽显己长,使公主明悉吾辈之能。待组队既成,无论胜负,于复赛落选者中择取补充之人时,亦当权衡其专长是否契合所需。”
李白目光灼灼,若有所思:“为防不虞,可预先留意复赛中颇具潜力之人。彼辈纵或落败,若有一技之长,诸如谙熟吐蕃言语习俗,或精于岐黄之术、用兵之道者,皆可为后续人选之备。”
薛昭铁拳紧握,慨然道:“江湖宵小若敢寻衅滋事,我必以雷霆手段制之。可安插诸多便衣高手隐于观者之间,稍有异动,立施援手;同时,与城中守军预作沟通,遇有大乱,即刻调兵靖难,保比试安然无虞。”
魏征颌首称是:“此般筹谋,可保比试大体无差。然尚有诸多琐细之处,诸如评判准则之精详厘定,文斗之中吐蕃诸事评判侧重,武斗之际安全防护之措置等,皆需逐一议定。我等且先拟就初案,再思忖是否呈递陛下圣裁。”
此时,李白话锋一转,神色凝重:“君等且思,我等三人皆盼留唐,然两位公主,必有一位需往吐蕃和亲。若事与愿违,被公主选中却于比试落败,和亲之路便在眼前。此非仅关乎个人意愿,更涉大唐与吐蕃邦交之大局。和亲之举,意义深远,若我等前往,当如何作为?”
薛昭微微一怔,随后毅然道:“李兄所言极是。若真至那般境地,我等亦不能推诿。于吐蕃之地,当力促文化交融,传大唐之礼仪、技艺,展我大国风范。或可兴办学堂,教化民众;或助其改进农桑,发展商贸,使吐蕃百姓知大唐之善,感大唐之恩。”
魏征沉声道:“赴吐蕃和亲,不仅要带去大唐的文化与技术,更要深入了解吐蕃国情,参与其国之治理,为两国和平稳定奠定根基。然此皆为后话,当下仍需全力应对比武招亲之事,增加胜算。”
李白又道:“我等三人之力,恐有不逮。是否需广纳贤才,共襄盛举?如寻些擅长谋略之士,助我们谋划比试策略;或觅得精于情报之人,探查江湖帮派与他国使者之动向,以便提前应对。”
薛昭眼睛一亮:“此计甚好。我曾在军中结识几位能人,有的智谋过人,有的擅长打探消息,可邀他们前来相助。”
魏征思索后道:“招募帮手虽可,但需谨慎行事,以防混入别有用心之人。且此事若张扬,恐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与猜忌。至于我等所拟方案,呈于陛下与否,各有利弊。呈之,可借陛下之力,使诸事顺遂,然亦可能受陛下与朝臣之左右;不呈,则全凭我等自行操持,虽自由却风险倍增。”
众人皆陷入沉思,权衡再三。良久,魏征打破寂静:“此事重大,关乎国运,我等当谨慎抉择。且先将诸般考量与决议笔录成册,呈于陛下,再听圣意裁决。”言罢,唤来侍从,取来文房四宝。
李白铺纸研磨,魏征挥毫泼墨,将众人所议一一记录,从参赛者身份核查之法,到比试环节细则;从应对江湖势力之策,到若赴吐蕃和亲之规划;从是否招募帮手之议,再到方案呈递与否之思,皆详尽书于纸上,洋洋洒洒,蔚为大观。待书写完毕,魏征将书卷小心收起,置于几案之上,沉声道:“此文案且暂存于此,我等可再行思量,若有未尽事宜,下次相聚再作补遗。”
此时,李白心中疑窦丛生,终是按捺不住,望向魏征问道:“魏公,您于诸多事务皆仿若洞若观火,筹谋深远,远超常人之智。李某心中实有疑惑,您为何能知晓如此之多?”
魏征微微一顿,继而神色平静,仿若诉说寻常之事:“李兄有所不知,我乃未来神转世,能预测千年,可看到未来一百个世纪的变迁。世间诸事,于我而言,犹如掌上观纹。”
李白与薛昭听闻,不禁面露惊色,互相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震撼与难以置信。
魏征见状,微微一笑,续道:“二位不必惊疑。正因我有此能,才更欲在这大唐盛世,为国家、为万民,谋一安稳长久之路。你二人若有任何关于未来之事想要问询,尽可随时来问我,我定知无不言。”
三人遂起身,各自怀着凝重与期许,暂别书房,只待下一次相聚,继续为这比武招亲之事殚精竭虑,力求在命运与国运的交织中寻得最佳路径,不负大唐之盛誉与万民之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