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8章 暗潮涌动
陶晓清?
周朝先转身看到一个二十五六的女子俏生生地站在那儿,眉眼间透着股灵动劲儿,说话时,那轻柔的嗓音带着些吴语的软糯口音。
他清楚陶晓是中广知名主持人。
她的《热门音乐》简直是学生必听节目,尤其是介绍西洋乐的播出时间段。
除了播放歌曲,还有点歌服务。陶晓清经常会说:“这首歌是XX点给XX……”最有意思的是“贺翊新点给江学珠收听这首……”
一个是建中校长,一个是北一女的校长,所以爱情不分年龄段,只看对的人。
周朝先揣测着陶晓清是不是真的是宝岛民歌之母吗?随着一个又一个梦中名人的出现,他越发觉得那不是梦,是穿越?
当然,这时候民歌运动还没有出现,她只是个名气大的主持人。
“我就是,您是热门音乐主持人陶晓清?陶姐?”周朝先脸上带着礼貌性的微笑。
“要是没有其他人姓陶的话,应该是我。”陶晓清嘴角上扬,眼神里透着自信与亲和。
陶晓清突然的出现,让一旁正准备奏乐的学生们瞬间来了精神。他们纷纷放下手中的乐器,站起身来,一个个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七嘴八舌地说道:
“陶小姐,我们非常……”话语间满是对这位知名主持人的敬仰与喜爱。
陶晓清的目光在周朝先身上缓缓流转,细细打量着他。
眼前的年轻人,身形挺拔,面容俊朗,眼神清澈,很难与黑帮份子联系起来。想起父亲曾经说过,越狠辣的人,看起来越文绉绉的。
“你今年多大了?”
“十九,快要二十了。”
陶晓清点点头,心中暗忖,很年轻啊。
虽说比不上邓莉筠这种十四岁出专辑。也不像自己十九岁就成为中广热门节目主持人,但能在这个年纪写出优秀歌曲的,也称得上是天赋异禀了。
“你好,很荣幸与你见面!”
她与周朝先轻轻握手,站在大学生中间,笑着说道:“国际学舍演唱会,你有没有兴趣参加?”
“当然参加!”还没等周朝先开口,一旁的胖子陈良琦眼疾手快,拿着一杯奶茶匆匆跑过来,生怕错过这大好机会,连忙替死党答应了下来。
说起国际学舍,这儿可是经常举办演唱会的热闹地儿,规模虽说比不上大型晚会,但类似地方春晚的歌唱节目。
周朝先见状,一把夺过胖子手中的奶茶,顺势塞给了陶晓清,笑着说道:
“那真是太好了,陶姐,能去参加盛会,是我的荣幸。”
“这个月,中正预备校招生,举办了一场演唱会,我在那做主持人。”
“这样啊,您能给我一次机会,我准去。明天登台表演吗?”周朝先脚不由自主地向前迈了一小步,渴望能快点成名。
“哪有那么快,这个月的中旬正式举行,这才八月初,你有半个月时间准备。”陶晓清笑道。
“哦哦,我是要经常到国际学舍那彩排练习吗?”周朝先问道。
“不用。你这首歌需不需要提前录制伴奏啊?”
陶晓清的目光扫向他身旁那些看似有些松散的大学生,心里明白,要让他们在短时间内配合默契,并且顺利登台演出,难度不小,倒不如提前录制好伴奏,表演那天直接播放就行,既省事又保险。
“嘿,不瞒陶姐,我没钱录制歌曲,也不认识什么唱片公司的朋友。”周朝先纯真的眼神,像一头小鹿……加之俊朗的外表,很是能迷惑他人。
陶晓清思索片刻,笑着说:“这样,你明天到中广找我,在那录制歌曲。不过有一个条件,那就是我能在广播中播放你的歌曲。给你的费用不多,也就几百块。”
“这就很好了,多谢陶姐提携。胖子,再给我一份芒果牛奶冰!”
送走了陶晓清,周朝先站在原地望着中华商场的八栋大楼,能在中广上播出自己的歌曲,绝对能提升知名度,钱不钱的事情倒是好说,一个新人本身就不值钱。
“朝先,你要火了!”
“国际学舍的演唱会……中广热门节目上播……诶呀,啧,什么时候我也能上台呢!”
“你什么时候背着我写的歌啊?”
胖子陈良琦兴奋地跳了起来,双手在空中挥舞着,脸上的肉都跟着抖动,眼睛笑成了一条缝。
周朝先“两世”为人,早就不再是那个懵懂的少年,张嘴就开始跑火车:
“我可是非常有上进心的,哪像你,一天除了吃就是睡。我是哪怕立于深渊,也要触摸光明的人。没事哼哼几句,歌不就有了吗?能有多难?”
坐在一旁摆弄乐器的大学生们傻了,他们想说你吹牛逼都不打草稿,哼哼就能写歌了?
但碍于对方已经写了三首歌,有两把刷子在,也不好意思反驳。
“老大,我们还排练吗?”
“对对对,我们继续排练。”周朝先这才想起来准备了半天,还没有演唱这首歌呢!
“那能给我们免费一杯奶茶吗?”一众学生满怀希冀地望着他,完全就是萌猫三剑客中三只小猫瞪圆眼的样子,萌中暗藏坏心思。
“想的美!一杯三块,第十杯半价!”胖子一口拒绝了,九个人,一杯三块,三九……这不是少赚五十四吗?
“那我们都买第十杯!”
……
小周古早冰奏响不太和谐的歌曲,即使这样依旧引来大批人在这里围观,有小报记者,有外国旅客,亦有本地闲人。
不远处的角落里,马埔帮的张勋路静静地站在那儿,目光紧紧锁定在周朝先身上。
文山帮的周朝先竟然真的在卖奶茶,也没看出他不自在或者失意的神情。
很羡慕这样自由自在的生活。不过退出江湖只会像刘正风与曲洋,落得个惨兮兮下场。
他接到老大的江湖追杀令,准备报复赤虎周朝先,最好挑断对方的手筋脚筋。
张勋路心里却一万个不情愿,他与周朝先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之前管的地盘也从不交叉,实在不想趟这趟浑水。
可江湖身不由己啊!
为了安全起见,张勋路这几日一直在踩点,记录周朝先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离开,都有什么人。
最近也就高志和那个软脚虾在这里,不足为虑。
张勋路刚要喊自己的小弟,就看到有两个警官走了过去,挥手示意其他十来人不要轻举妄动。
而小周古早冰这里,周朝先显然注意到大盖帽们,知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让学生们自己先看看乐谱,他笑着走到两位警官跟前,“二位辛苦了,有什么指示。”
两个警官面无表情,熟练地从口袋里取出小本,其中一个冷淡地说道:“找你两件事,一是你占道经营,影响市容;二是请出示缴税单。”
周朝先哪里有缴税单,他只是一个摊贩。这个时代宝岛的苛捐杂税非常多,像爱国捐、茶水费、保护费……但凡有点实力的都能在这拔点毛。
他也惹不起,搞大了,大盖帽能没收他的设备。
“两位警官真是辛苦了,这么大热的天,还在街上公干。胖子,搞两杯芒果牛奶冰。”周朝先已经从台子上取下两杯奶茶递了过去。
大盖帽们也不拒绝,也没有催促他拿出缴税单。周朝先哪里不知道对方的意思。
他隐秘地从腰包里取出三百块,夹在掌心,递牛奶冰时,顺手就塞了过去。
“二位以后有什么事尽管开口。”
茶水费每月200元,他多给了一百,只是希望大盖帽能够多照顾他们的摊位。
大盖帽笑着点头,一点不拖泥带水,转身就走。
这时,一辆辆黑色轿车,违章停在路边,从上面陆陆续续下来很多人,西装革履,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一看气质就是当官的。
退辅会的主委带队来慰问荣民,在秘书的介绍下,远远就认出了那个年轻人。
他心中暗自诧异,以往都是在中山堂看过表演,大学报告厅看过演出,音乐厅看过交响乐,还从未在大街上看到有中型乐队如此随性表演的。
这场景,倒是新鲜有趣……
这时,主委听到对方低沉地唱着:“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那酒一样的长江水……”
这曲调,这歌词,诶,我,这是能唱的吗?他很有政治敏感性,这一年局势动荡啊,这时候唱这种歌会不会……
4月米国乒乓球队访问内地,7月份米国似乎有大人物秘密去了内地。这一系列举动,令宝岛当局神经紧张……
主委脑中思绪万千,忽然想到也未必不行,谁不想故乡呢?余光中的《乡愁四韵》明明是现代爱国诗。
啪啪啪……歌声结束后,主委带头为周朝先鼓掌,一旁的联合报记者立即抓拍到二人面对面的画面。
“为切实完善荣民退役后的待遇问题,主委到街头调研慰问‘优秀青年’……”
不远处的张勋路看到这一幕,暗自松了一口气,心中竟有些许庆幸,看样子这段时间不能动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