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兴汉大业从益州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7章 张松献计

临江县城郊外,秋风凛冽的军营里,弥漫着一股萧索与躁动交织的气息。

“哎哟喂,这鬼天气,真是愈发冻人喽!”

“都怪那刘焉老匹夫,吃饱了撑的,非要兴师动众来讨伐咱们主公,害得咱们跟着遭这罪!”

“得嘞,少骂几句吧。这一仗要是打赢,往后啊,我们说不定就能过上舒坦日子,不用再受行军赶路的苦喽!”

此时,军营里突然响起了集合的号角声,尖锐而急促的声音,瞬间穿透了营地的每一个角落。

原本还在抱怨、闲聊的东州士卒们,顿时炸开了锅,纷纷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

他们眼下都清楚,刘焉率领的四万大军,此刻正气势汹汹地兵临自家主公所管辖的各个州县,战火是一触即发的局面。

这五千东州兵,原本是沈稻从刘焉那里借来的,可大部分却在与沈稻朝夕相处、并肩作战的日子里,早已在心底将沈稻当成了自己的主公。

这其中缘由,说来也并不复杂。

沈稻在巴郡推行了一系列利民政策,其中一项便是将土地分给这些东州士卒。

对于这些漂泊无依、四处征战的士兵来说,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能在这片土地上安身立命,简直就是天大的恩赐!

从那以后,他们便死心塌地地追随沈稻,甘愿为他出生入死。

如今听到集合的号令,一众东州士卒不敢有丝毫怠慢,迅速整理好衣甲,拿起兵器。

张松紧紧跟随在沈稻身后,目光在营地中扫视着。

只见一道道士卒的身影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脚步匆匆却又秩序井然。

不一会儿,中军营帐前那片空旷的场地上,已经密密麻麻地站满了人,一列列队伍整齐排列,东州兵个个精神抖擞,严阵以待。

张松看这眼前的东州兵大喜啊,眼前这可是自家主公刘焉手下的兵马,在沈稻手里竟被养得如此强壮,令行禁止。

往昔在刘焉麾下时,这些东州兵虽是作战勇猛,可却是如脱缰野马,只认刘焉一人号令,对世家子弟都多有轻慢,更遑论其他将领。

可如今,在沈稻的统御下,他们宛如被驯服的野狼,纪律严明,士气高昂,这前后变化,着实令张松惊叹不已!

“往日在我主帐下,这些东州兵虽然悍勇,却也难以让人驾驭。如今在沈亭侯手中,竟已是脱胎换骨,现有此强兵,何愁临江县一地的黑山贼不破!”

沈稻微微一笑:“先生过奖了,在下也不过只是以严明军纪束其行而已。”

张松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拱手说道:“今日观亭侯治军之能、谋略之深,下官方才真正明白,为何那王安手握三万兵马,却败于亭侯之手。此番一战,已然是必胜之局!”

大帐之内,炉火熊熊,驱散了秋日的寒意,显得格外舒爽。

沈稻将身上厚重的铠甲卸下,只着一件素色单衣,神色间尽是轻松惬意。

踱步至案前,缓缓坐下,看向张松与郑度二人,嘴角噙着一抹笑意,开口问道:“二位先生皆是我益州智囊,今日我有一问,还望二位不吝赐教。”

“不知二位先生以为,何为中原之地?”

张松向来思维敏捷,听到问题,想也不想便脱口而出:“回沈亭侯,这中原之地,北至淮河之畔,南临黄河之滨,东起黄海浩渺,西达潼关险隘。此四方之地,土地肥沃,盛产谷物,乃天下粮仓!

且路网纵横,水运通达,四通八达,实乃兵家必争之枢纽。得中原者,可掌控天下局势,进可攻,退可守,实乃天下之要冲也!”

张松微微扬起下巴,神色间满是对自己见解的自信。

沈稻微微颔首,脸上笑意未减,却并未言语,只是将目光缓缓转向一旁的郑度,等着对方的回答。

郑度神色淡然道:“主公,依在下之见,中原之地,不过是一片充斥着无尽杀戮的蛮荒之所罢了。千百年来,各方势力为争此地,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白骨露于野,千里无兽鸣,所谓的繁华与要冲,不过是用无数人的鲜血与生命堆砌而成,何来有值得称道之处?”

沈稻点了点头,“二位所说皆是在理,不过,此刻黑山贼却如毒瘤般侵害在我益州的中原,我虽派人多次围剿,却总因贼匪狡黠,打得过便搏杀一番,打不过便遁入山林,无功而返。”

张松缓步上前,拱手作揖,朗声道:“沈亭侯,依我之见,此番当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沈稻抬眼,目光中满是探寻:“此言何意?还请先生细细道来。”

张松微微颔首,神色从容:“主公,黑山贼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盗匪之流。他们盘踞山林,为的不过是求财保命。

这般野派势力,若用常规攻城拔寨之法,即便能一时取胜,也难彻底根除。”

”若想真正平定黑山之乱,需从他们内心入手。这些贼匪,家中或有老小,或为生活所迫才落草为寇。沈亭侯若能许以生路,再辅以威慑,必能使其心生畏惧,不战而降。”

沈稻眼前微微一亮,身子不自觉地前倾,好奇地凑近张松:“哦?军师计从何出?快说来听听!”

张松见沈稻兴致正浓,便附耳过去,将一整套攻心为上的计策娓娓道来。

从如何散布招安告示,到如何安排探子混入贼匪内部策反,再到如何展示军事实力以震慑贼心,条理清晰,环环相扣。

沈稻越听越觉精妙,忍不住抚掌大笑:“哈哈,此计甚妙,不费一兵一卒,却能直击贼匪要害。此事就按先生所说的办!”

沈稻心中,对有谋略、有智慧之人向来尊重有加。

如今张松肯献上如此良策,他也自当是全力支持,决心一试。

张松强压下心头那如春草般疯长的念头,面上却难掩激动之色,再度向沈稻深深一揖,声音微微颤抖道:“亭侯如此信任下官,下官定当竭尽全力,让那黑山贼乖乖放下兵刃,还临江县一个太平!”

沈稻赶忙起身,双手扶起张松:“先生言重了,有先生相助,实乃我之幸事,亦是这临江县百姓之福!”

张松心中一暖,只觉一股豪情自心底涌起!

想在刘焉这老家伙帐下谋事,所言之谋,对方皆是不甚理会!

“亭侯放心,下官这就去安排人手,依计行事。先命人连夜赶制招安告示,务必在三日之内,将告示贴满黑山贼盘踞的各个山林要道。

至于展示军威之事,下官以为,可命东州兵在黑山贼出入频繁之地,进行大规模的操练,刀枪剑戟,声势浩大,让那黑山贼知晓我军之强盛,不敢轻举妄动!”

沈稻连连点头,心说刘焉这老家伙,这是给自己派来个会干活的人才啊!

“先生思虑周全,此番就依先生所言。此事全权交由先生负责,所需人马、物资,先生尽管开口,我必全力支持!”

张松领命而去,脚步匆匆,仿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

郑度在旁不言语,他知道,张松这家伙这是上了沈稻的道了。

加入为沈稻谋事也只是个时间上的问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