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氏中医皮肤病性病效方图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真菌性皮肤病

第一节 头癣

概述

头癣是头皮和头发浅部真菌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很强的皮肤病,主要由铁锈色小孢子菌、紫色毛癣菌引起。根据病原菌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为黄黏癣、白癣、黑点癣和脓癣。本病初起头皮毛发根部有小丘疹或小脓疱,形如粟米,破出黄水。逐渐形成硫黄色碟形黄痂,中央凹陷,有毛发贯穿,黄痂落后可见糜烂面;有鼠尿样特殊臭气,自觉瘙痒。慢性病程,多从儿童期开始,持续到成人。

病因病机

中医学称头癣为“肥疮”“癞痢”。此病由脾胃湿热蕴蒸,上攻头皮所致;由于生活、起居不慎,外感湿、热、虫、毒,或相互接触传染,诸邪相合,郁于腠理,淫于皮肤所致。发于上部者,多兼风邪而发。

临床表现

1.典型黄癣 初起时由于癣菌侵入毛囊引起发炎、化脓,在头皮毛根部发生中、小脓疱。不久,脓疱干涸,形成黄色薄痂。有时损害在几个毛囊及其周围同时出现,融合成小片,有轻度炎症的脱屑斑,此时患者常无明显自觉症状,故易被忽略。随后才在初起病损处形成黄色厚痂,呈圆形,从小米粒到黄豆大,中央稍凹,边缘高起,如碟形,其中常有毛发穿过,这种典型的结痂,叫“黄癣痂”,是本病的一个特征。如不及时治疗则黄痂互相融合扩大,严重时波及全头,形成严重的黄癣痂型黄癣。黄癣痂是豆腐渣样的黄色厚痂,富有黏着性,不易脱落,质脆,易破碎,有鼠尿臭味。

2.白癣 常侵犯4~8岁儿童,极少发生在成人。白癣的早期损害有丘疹、水疱、鳞屑,可有痒感。典型损害在头部形成钱币大的母斑,上有鳞屑,可有轻度瘙痒,逐渐扩大,在原发病灶周围有几个卫星样小斑,逐渐融合成片。病发失去光泽,外周绕以白套,不易除去,称“菌鞘”。病发在距离头皮2~4mm处折断,因折断部位较高,称“高位断发”,头发参差不齐,一般无炎症,有时皮损边缘可见针头大丘疹、水疱,排成环状。皮损常位于头顶、前头部或枕部,有时波及上肢等处皮肤,形成体癣。白癣自觉有痒感,呈慢性,但到青春期可自愈。愈后头发可再生,不留瘢痕。

3.黑点癣 此型常散发,常在儿童期发病,但成人也可感染。初起头皮有轻度炎症小结,上有细碎糠秕状白色鳞屑,一些病发刚长出即折断,留下残发在毛囊口,呈黑点状,故称“低位断发”。其病程缓慢,可累月经年不愈。如不及时治疗,少数毛囊可被破坏而形成小瘢痕。皮损常位于枕部或顶部,好发于女孩梳头分缝处,可伴轻度瘙痒,有时也可并发体癣、甲癣。

4.脓癣 近年有增多趋势,是由亲动物性皮肤癣菌(如犬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等)引发的头发严重超敏反应。皮损初起为成群的炎性毛囊丘疹,逐渐融合形成隆起的炎性肿块,质地软,其表面在毛囊口处形成蜂窝状排脓小孔,可挤出脓液。皮损处毛发松动,易拔出。常伴耳后、颈、枕部淋巴结肿大,轻度疼痛和压痛,继续细菌感染后可形成脓肿,亦可引起癣菌疹。由于本型可破坏毛囊,愈后常留有永久性秃发和瘢痕。

治疗经验

(一)中医内治法

1.风湿毒聚证

[症状] 头皮毛发枯黄易落,血痂污秽,瘙痒不止。舌红,苔薄,脉浮或滑。

[治法] 疏风利湿,解毒杀虫。

[方药] 消风散加减:荊芥、防风、苍术、陈皮、黄柏、土茯苓、苦参、蝉蜕、白鲜皮、甘草各10g。

2.湿热毒聚证

[症状] 黄痂粘着,头皮潮红,按之疼痛,糜烂溢脓,伴寒热头痛,口渴咽干。舌红,苔黄或腻,脉滑数。

[治法] 清热解毒,除湿杀虫。

[方药] 五味消毒饮加减: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土茯苓、黄柏、苦参、白鲜皮、甘草各10g。

(二)中医外治法

1.金银花、板蓝根、大青叶、薏苡仁、连翘、薄荷、黄连、黄芩、黄柏各10g,陈醋300mL浸泡2周,外治患处,每日2次。

2.三黄百部外洗方:黄连15g,黄芩15g,黄柏15g,百部45g,苦参45g,明矾15g,川椒15g。每剂加水2000mL,浸泡15分钟后,煮沸5~10分钟,取液待温外洗。每次泡洗30分钟。每剂药可外洗2~3次,10天为1个疗程。

3.牛黄皮炎灵外涂患处,每日2次。

4.土槿皮30g,地榆30g,共研末,用烧酒500mL,浸7天,蘸酒外搽患处,每日数次。

5.川楝子100g,猪板油300g,明矾50g。川楝子焙黄为末,另将猪板油煎油去渣,待稍凉后,入川楝子末,调成糊状备用。涂药前将头发剃光或剪短,先用10%明矾水洗去脓痂,然后将药搽敷,每日1次。连续用药10天为1个疗程,一般用3个疗程。

6.苦参、枯矾各30g,芦荟45g,共研细末,调香油外敷患处,每日2次。

防护措施

1.加强环境卫生监督和普及防治教育。

2.儿童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共用梳子、帽子、围巾等生活用品,学校应该对儿童的头皮情况进行监测,发现头癣患者应及时治疗。

3.对于患儿和无症状携带者的周围环境、同学及伙伴带菌情况进行研究,也有利于防止该病的传播。

4.一旦确诊为带菌者需接受治疗。

5.应高度重视宠物卫生,及时检查并治疗家养动物的癣病,对污染物品进行消毒灭菌,从而切断传播途径,避免交叉感染。

病案与图谱

患者,女,25岁。头部生疮瘙痒半年。瘙痒抓破结痂,皮屑多,伴心烦少寐,饮食、二便如常,舌红,苔薄白,脉细滑。检查:左侧头部耳后有一7cm×10cm大小灰白色鳞屑结痂皮疹,毛发根部有小脓疱,糜烂面有鼠尿样臭气。西医诊断:头癣;中医诊断:癞痢(风湿毒聚证)。治法:清热利湿,解毒杀虫。予以黄连解毒汤合消风散加减:黄连、黄柏、黄芩、荊芥、防风、苍术、土茯苓、苦参、白鲜皮、甘草各10g。7剂,水煎内服。外治法:牛黄皮炎灵外涂患处,每日2次。二诊:治疗1周后,皮肤瘙痒止,皮屑明显减少。停内服中药,继续外用牛黄皮炎灵。经半个月治疗,局部皮肤痂屑落尽,皮癣基本治愈。3个月后长出皮肤毛发。图2-1、图2-2为本案患者治疗前后的图谱。

◆图2-1 头癣治疗前

◆图2-2 头癣治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