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易传》
一般认为《易传》成书于战国中后期,是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根据孔子讲解“易经”的内容和基本精神记录、编纂而成。尽管宋代欧阳修对孔子和《周易》的关系有所怀疑,但大部分学者还是认为《易传》基本上反映了孔子的易学思想,就像《论语》不是孔子亲自创作,但却是了解孔子思想最主要的著作一样。
(一)孔子和《易传》
从孔子的生平来看,他早年接触比较多的首先是“礼经”和“诗经”,成年后开始涉猎《尚书》和《乐》,这个阶段他因为经常伴随鲁国三大家族为首的季氏家族做事、出访,开始初步接触《易》,但并不深入。
三十岁的时候孔子开始开办私学、设帐收徒,在自得其乐的生活中对经典的认识逐渐开始深化和升华。从五十二岁做中都宰一直到五十六岁离任大司寇的四年间,孔子忙于政务,恐怕没有很多时间潜心研究学问,但残酷的现实和看问题的高度足以使孔子对经典里的思想体悟得更加透彻。到了五十六岁开始周游列国的十四年间,孔子才开始真正和学生一起研究、交流《易》。孔子六十九岁(一说七十岁)回到鲁国,在学生的帮助下又开始编订《春秋》。
尽管孔子说自己是“述而不作”,但他终生的勤奋、丰厚的阅历和如椽的巨笔,在整理、传承、编订的这些经典里深深打上了自己的印记,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所以谈中国传统文化是不可能脱离孔子的。
孔子周游列国时始终把《易》带在身边,“居则在席,行则在囊”就是说孔子在睡觉的时候把《易》放在枕头边,走路的时候放在随身的袋子里。据说此时的孔子读《易》达到韦编三绝的程度。从《论语》对孔子的勤学好问的描述来看,这应该是历史事实。孔子的睿智和勤奋,使《易》学思想得以升华,也被发扬光大,从而完成了易学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哲学性转换。
从汉武帝时期开始立“五经博士”,出于对孔子的推崇,《经》和《传》逐渐合并,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到隋唐时期开始正式科举考试,《周易》被列为经类的首部,有“王者之书”的美誉。
无论是阅读《周易》还是《论语》,我们基本都会获得这样的感受:“听天命,尽人事。”先天的东西我们只能坦然接受和面对,但后天却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先天和后天也是一对阴阳关系。后天的勤奋是我们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增长智慧、完成人生升华的最基本的要件。
这样的观点对目前中医学专业学生的启示是:大学期间勤奋学习中医几年,只会对这个专业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勤奋十几年,我们才会有小成;辛勤耕耘三十年,我们一定会有大成;奋斗六十年,才会成就“泰斗”。
我们都知道中医是用来治病的,但是当中医学自身发展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给治疗中医学自身的“病”开个正确的“药方”呢?孔子的言传身教已经给出了答案:勤奋、坚持、体悟。或者说,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所包含的方法论体系具备普适性,这是孔子能担得起“大成至圣先师”之名的一个根本原因。
《易传》就是孔子传承易学的最重要代表之作。
(二)《易传》内容
《易传》包括《彖传》上下两篇、《象传》上下两篇、《文言传》一篇、《系辞传》上下两篇、《说卦传》一篇、《序卦传》一篇和《杂卦传》一篇,共七种十篇,也被称为“十翼”。“翼”就是羽翼,有辅助解释《易》的意思。从《易传》的思想内容来看,既有后世所称的儒家思想,也有道家倾向。如果说儒家是阳、道家为阴的话,那么《易传》本身就是儒阳道阴、思想合流的一个产物,这应以阴阳符号为基础的易文化的理性延伸。当然,把先秦各派分为儒、墨、名、法、道、阴阳各家是两汉时期开始的区别方法,后世又进行了继承和延续甚至某种程度的放大。据《史记》记载,孔子曾经拜访过老子,在听完老子的教导后,当着学生的面称赞老子“其犹龙也”。这说明孔子对老子的思想有着相当的认同,不然孔子也不会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和“志于道”。
尽管各派的研究方法和学术路径会有不同,但就像《易传·系辞》中所说的“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就目前的中、西医学的关系而言,虽然目的都是治病救人,但应和而不同”,没必要非得一方向另一方趋同不可。只有这样,才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和谐状态。
对于《易传》七种十篇,下面分而论之。
1.《彖传》
《彖传》分为上、下两篇,每卦一小节,共计六十四小节。《易传·系辞上》说:“彖者,言乎象者也。”彖,是断的意思,也就是说《彖传》是按照卦象的组合来阐述这个卦,分别解释六十四卦卦名、卦辞和卦义,但基本没涉及爻辞。《彖传》解释卦的方式是:从训诂、卦象的角度解释卦名的意义;从八经卦的角度解释卦象的意义;从卦象、爻象、义理的角度解释卦辞的意义等等。
以“泰卦”彖辞为例:
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也就是说,泰卦这种时空下基本上是比较好的环境,但这里的“好”并非百分之百的万事大吉,而是指趋势越来越好。在这种时空下,天气下降,地气上升非常通达。治理国家中则是君臣上下一心一意、同心同德。此时的君子,外表温文尔雅,内心饱和坚定。
2.《象传》
《象传》也随着经文分为上下两篇,共450个小节。其中解释卦象的称为“大象”,大象辞共计66条,除了六十四卦每一卦一条大象辞以外,还包括乾卦和坤卦的“用九”和“用六”。解释爻象的称为“小象”,六十四卦里每卦六个爻都有小象辞,共计384条。大象和小象共计450条。
“大象辞”都含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用每一卦的上下卦所象征的事物来解释卦象。如乾卦,上下卦都是乾,乾为天,天的性质是刚健,所以乾卦大象辞是“天行健”。第二层含义是“以天道来推知人事”,指出这一卦的现实意义。如乾卦“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从自然的卦象中得到启示来指导人事,指君子要效法乾卦之象,始终自我奋发图强。解释爻象的称为“小象”。小象主要是通过爻的性质、爻位以及各爻之间关系来分析爻所表征的吉凶利弊。如乾卦九二爻小象辞:“见龙在田,德施普也。”因初、二两爻代表“地道”,九二爻已到地面,表明圣人已在世上出现,广施道德,泽被苍生,无有遗漏等。
3.《文言传》
《文言传》的“文”通“纹理”的“纹”,有修饰的含义,是对乾、坤两卦的卦辞和爻辞更进一步的解释。其中解释乾卦的称为《乾文言》,解释坤卦的称为《坤文言》。《文言传》以孔子问答的形式,发挥这两卦卦辞、爻辞的微言大义,讲解其蕴含的关于天地之德、阴阳之理、君臣之义、为人处世、修齐治平、修心养性等方面的道理。清代张英《易经衷论》曾经这样评价《文言传》:“盖圣人举乾坤两卦,示人以读《易》之法,应如何扩充体会耳。”
首先,以《乾文言》中阐释九五爻为例: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是对“大人”的格局、境界和胸怀的阐述,同时包含了“本天道立人道”“人道法天道”的内在逻辑。
这种思想是成就中医学“上工”的必然要求,否则只能在“中工”甚至“下工”的层次徘徊。因为中医学的经典只是点明了中医从业者可分为“上工”“中工”和“下工”,但如何从“下工”升华为“上工”,中医学经典并未明示,儒家思想则提供了具有普适性的方法论体系。
再如《坤文言》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这种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里就是质量互变规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对于注重“防患于未然”的易学和中医学来说,防微杜渐必然是极重要的一环。我们都知道《周易》有“预测功能”,但是通过算卦推知吉凶最终还是流于“小道”,《坤文言》里的这句话也可以视为“预测”,这才是我们学习易学真正应该掌握的人生大道。
4.《系辞传》
“系”,是“系属”的意思,就是系在《易》的后面进行阐释。《系辞传》分为上下两篇,通论《易》的大义、原理、功用、起源,并保留了迄今为止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筮法,也就是“大衍筮法”。并选释了十九条爻辞,从对爻辞的解释中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到孔子对《易》思想的升华。
一般来说,《系辞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十二章,下篇九章。朱熹的《周易本义》把上下两篇各分为十二章也是一说。《系辞传》两篇反映了先秦时期我国哲学思想发展的状况,是研究中国哲学和易学史的必读篇目。它主要发掘、申说经文要领,诠释卦爻辞的基本义理。文中对《易》做了全面的辨析与阐发,既抒发《易》理的精微,又展示读《易》的要例。它揭示了《易》的奥秘,发掘了《易》的思想内涵,使一部卜筮之书升华为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中国哲学的很多命题就来自于《系辞传》,下面列举几例。
(1)一阴一阳之谓道。
(2)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3)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4)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5)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6)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7)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8)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9)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10)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这些命题涉及中国哲学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治国、修身的基本要义,初学者宜仔细研究。
5.《说卦传》
《说卦传》比较系统又简明扼要地对八经卦的形成和性质、卦象和卦义进行了阐释,同时介绍了先天八卦向后天八卦的转换。这种解释一般被看作春秋以来占卜中取象或者取义说的总结。
如《说卦传》第一小节:“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叁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大体意思是,古代圣人制作《易》,用揲蓍生数的方式展现神明之意,用奇偶之数表征天地阴阳,用阴阳爻组成的卦代表一个时空,而阴阳爻无非就是天地、刚柔、雄雌等世间一切相对待之物,然后以“道”为核心使万物各得其宜。由此,万事万物之理、之性乃至于命得以朗显。
《说卦传》的部分内容见表1-5。
表1-5 《说卦传》的部分内容
总体来说,《说卦传》首先说明圣人制卦的原因和原理,接着阐述八卦的两种方位,然后集中说明八卦取象及相互的关联,强调八种基本物象及象征意义,并广引众多象例。其中八卦的性质以及八卦所代表的基本事物是分析《周易》卦象与筮占应用的基础。对于八卦象征事物的阐述,其主要的原则和方法是类比。
6.《序卦传》
《序卦传》分析《周易》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揭示各卦之间的相承相因关系,揭示事物相因、相反的两种发展规律。当然这里是说的通行本卦序,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本《易》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与通行本不同。
唐代经学家孔颖达曾经把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的特点总结为“二二相偶,非覆即变”,即六十四卦分为三十二对,每一对的关系要么是变卦,如乾坤两卦,把乾卦六个阳爻的性质全变,就得到后面的坤卦,这是“变”;要么是覆卦,“覆”是指把前面的卦象完全颠倒过来就得到下面一卦。
《序卦传》里值得注意的是这样一个句式:“物不可以终……”就是每一卦代表一种时空,无论这个卦反映的情况如何,这种情况不会一直持续下去,一定会被另外一种情况所取代。这说明每一卦所代表的一个时空都不是永恒的,通权达变、随时变易是易学里突出的人生智慧,如《序卦传》说:“震者动也,物不可以终动,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渐。”
总之,《序卦传》表征六十四卦代表的宇宙大时空是循环的、开放的一个大系统,类似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
7.《杂卦传》
《杂卦传》取名于“杂”,晋代韩康伯的解释是“杂糅众卦,错综其义,或以同相类,或以异相明也”。在《杂卦传》中,《序卦传》所揭示的卦序被打乱,《易》六十四卦重新编为三十二对,风格和特质相反或者相近的卦两两对举,基本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或简单一句话概括各卦卦义,旨在阐发事物发展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变化规律。比如“乾刚坤柔,比乐师忧。临观之义,或与或求”的大体意思是,乾卦刚健而坤卦柔顺,亲比有欢乐,兴师动众则有忧患。亲临百姓体察民情会得到赞誉,百姓有所求则竭尽全力等等。
总之,《易传》对《易》进行了全面的提升,彻底完成了从“天命神学”到“天人之学”的转变,开启了易学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