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当文豪从写历史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7章 茅盾文学奖获得主

不过此时顾子舟的手却恨不得将这一整张报刊捏碎,倒不是因为文章的内容写的不好,而是因为作品名字旁边上面写了顾清两个字!

尽管顾子舟之前看《西安的荔枝》看的已经很入迷,但是这一回在看到他的新作品的时候却是看都不想看了。

不是因为质量不好,顾子舟在看到这顾清两个字的时候眼神就很想移开,再看到上面没有剧情文字枯燥无味更是确定了这种想法。

结果却又瞟到了不远处顾清和朱琳发生那一幕暧昧举动,心里面的那一种嫉妒心,简直快要把他这一个人给活生生的撑爆!

光天化日之下,一对革命伴侣搞这些有没有在乎他一个单身人士的感受啊,况且我顾子舟也很不错,好吗!

顾子舟又把注意力转移到了眼前的报刊上面,心里头的嫉妒心越来越多,实在忍不住就将心中的怒火通过嘴巴讲了出来。

“怎么哪都能遇到这家伙,空闲下来想要看个报纸都不清醒,这还精彩阅读,精彩个大头鬼呀!这分明一点都不好看。”

“同志你看什么报刊看的这么气愤,《燕京文艺》他们的报刊质量不是一直都很不错吗?还是精彩阅读。”

“应该是出了名的老作者了,为什么会质量很差呢,而且看你这个书封,最近出版里的在我印象的都还行吧。”

顾子舟抬头看向了他,说话的是一个三十岁的身穿深色夹克的青年男子,一整个身材看起来有一点微胖。

这个青年说的话其实很对,尽管他欣赏不来这篇文章,但是《燕京文艺》是不可能随便刊登的,不过说都说了只能打肿脸充胖子。

顾子舟把稿子递了过去,纸的上面《南明史》的部分说道:“你看看哪有人写文写的这么干巴巴的!这能称得上是文学?”

要是顾子舟知道这个青年的身份的话,他也许就不会这么做了,他这段瞎点评是一定会被骂的狗血淋头的。

青年摘下了眼镜笑着开口道:“同志你看了不少文吧,看文看的久了看到有的时候没有那么如意的文,发泄一下其实也是很正常的。”

青年随后去就往稿子上面瞄了一眼,很快就捕捉了不少对有关键点,尤其是《南明史》这三个字就已经抓住了这个青年的眼球。

这个叫顾清的作家很懂他,就连写的题材也跟他一模一样,不过作品质量好不好,还是得继续看下去。

青年现在的脸上还是挂着一种笑容,但是在他翻了两三页以后面色就突然变得沉重了起来,他强行忍住阅读的欲望把期刊合上。

这种写历史的感觉!水平绝对不差!而且就后面那些史料引用都有好几行了,这作家绝对是在认真写!

“同志你是不是认识这个作家?能不能带我回去见一见他,或者跟我说一下他的联系方式也行!”

“就在那。”顾子舟指了指顾顾清所在的方向看着青年这一副面孔顿时有一些不好的感觉,只有两种情况觉得这本书太好看他顾小舟又做小丑了。

还有另一种顾子舟比较期待的可能,那就是这个青年觉得这本书的内容不合他心意,想要去找作者理论理论。前者没明显损失,后者可就有好戏看了。

顾清坐在候车厅的前头正享受着呢,突然后面有人拍了拍肩膀下着身体一颤抖,一回头看到的是一个青年。

顾清第一眼没有认出来者的身份,这段时间顾清见过的人实在太多了,最有印象的还是沈从文的那一张脸。

再多看了一眼才察觉到这一个人的身份——熊政。

这个人顾清也读过他的作品,《张居正》这本作品曾经获得过茅盾文学奖。

而且不仅在历史有重大建树,涉及的东西很广。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散文,历史札记,诗集,还曾在作家协会里面担任过专业作家。

不过这位手上拿着一本《燕京文艺》的书籍是要干啥?难不成是要来砸场子,这样的话他可不一定能虚。

“同志你好,有什么事吗?”

熊找政把手里面那一本《燕京文艺》的期刊拿出来,指着书封上面顾清写的推荐语问道:“顾清?这个人是你吗!”

“是,怎么了!”

熊政察觉到了顾清的表情,误以为是说话语气出了问题连忙从口袋里面拿出一根好烟面带歉意的说道:

“没什么事就是我刚才看你写的稿子,觉得好想跟你过来交流一下,你现在方便吗,要是不方便的话就算了。”

顾清点了点头:“方便,不过我待会就要就要和剧组的人一起去坐火车去西安了,他们应该很快就过来了,可能没法聊太久。”

熊政见旁边已经堆满了人就回自己的位置取来了包裹,然后把它放在地上当作椅子,同时期刊翻开到《南明史》的那一页。

“你是怎么能从图书馆里面找到这么多资料的!里面的不少资料应该都是孤本了,而且还能把这些史料分析的这么通俗?”

《南明史》的原版是文言文再加一些白话文结合在一起的,顾清考虑到绝大部分人的阅读水平可能没有那么强。

就花了点心思在保证历史的情况下将这些文言文保留,但是下方都会有一句白话文作为注释,而且对于人物的描写侧重点更强。

顾清在接过香烟的时候,下意识的想要拿着抽,但是想着他要戒烟,只能强忍着这种欲望把香烟收了起来。

“我有一个朋友他在松州县图书馆担任管理员的位置,这些资料是通过他手阅读到的,不过后面我就跟这个朋友没什么联系了。”

“至于通俗性自然是通过人物本身的性格,再加上一些有趣的点衬托出来的,这才能让历史变得有趣生动起来。”

熊政点了点头,这本书有一点奇特的地方就在于他既有拥有学者层次的考究,又能够让每一个人都能读懂书,体会到文字和历史的趣味性。

熊政放到嘴前想要说的话又憋了回去,他想要说的话很多,但是不知道说什么比较合适,想了半天以后才问道:

“你对张居正这个人有什么看法,有人说张居正这个人不顾民生安危,只顾着利用自己手里面准摄政王的权利推行军事这方面东西。”

“也有人说张居正是大明朝最后一根稻草才能让大明朝这一艘破船延续到了崇祯年间。”